今天和大家强调一个重要的数字:,这是高尿酸血症(HUA)的诊断标准。
大家可能对“高尿酸血症”有些陌生,但是你知道吗?在我国,它已经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患病率是20年前的十多倍。更重要的是,这个疾病,早就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难逃魔掌。
请大家重视和了解这个疾病,牢记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μmol/L。高于此数值就应积极干预,预防可能由第四高带来的痛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就我从医的这些年的经验来看,10多年前那会儿,可是很少能看见尿酸高的病人,不过也许有一些但没到肾内科就诊。我记得有一个老爷爷让我印象深刻,慢性肾功能衰竭,痛风性肾病,双肾大量结石。长期吃各种降尿酸的药物,每周行体外碎石治疗。为了可以报销碎石的费用(那时体外碎石治疗很贵)经常住院。有一次他拿了一个小药瓶给我看,一瓶底的细小石头。他说:“这些石头比金子都贵!”原来,这些都是他长时间反复碎石治疗后排出来的石头。治疗中间还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肾绞痛和血尿。
现在,经常看见体检报告里“尿酸”这个指标,很多人都是高于正常的。越来越多的病人知道,这个指标升高需要看内分泌科和肾内科。
单纯的血尿酸升高叫高尿酸血症,合并关节疼痛的叫痛风,痛风的急性发作期是非常非常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整个关节呈破溃、牙膏状骨质破坏的病人。真是状态恐怖,病人很是痛苦。还有痛风可以引起痛风性肾病,会造成终末期肾衰,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尿毒症。
痛风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
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因尿酸的排泄出现问题,更容易出现血尿酸的增高。男性μmol/L,女性μmol/L,超过此范围即为血尿酸增高。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适当碱化尿液、适当的药物治疗。
1、健康饮食:已有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人群,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含嘌呤较高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海鲜、肉汤、鲜豆、坚果、香菇、紫菜、红肉(猪牛羊肉)等,同时还有一些食物虽然嘌呤含量不高,但是会影响尿酸代谢,也会导致血尿酸升高,比如啤酒、蜂蜜、甜食等,也需加以限制。
2、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min以上。肥胖者应减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合并疾病者必要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
3、当尿pH值处于6.2~6.9之间时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有利于尿酸从尿液排出。因此,尿pH值6.0以下时,需碱化尿液,碱化尿液过程中要检测尿pH值。常用使用碳酸氢钠口服或者静点。
4、用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一些常用药物
别嘌呤醇适应证:①慢性原发性或继发性痛风的治疗,控制急性痛风发作时,须同时应用秋水仙碱或其他消炎药。②用于治疗伴有或不伴有痛风症状的尿酸性肾病。③用于反复发作性尿酸结石患者。1)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初始剂量每次50mg,每日2~3次。2)肾功能下降时,如Ccr60ml/min,别嘌呤醇应减量,Ccr15ml/min禁用。
注意事项:别嘌醇偶有发生严重的“别嘌呤醇超敏反应综合征”。
苯溴马隆适应证: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及痛风结节肿等。长期使用对肾脏没有显著影响,可用于Ccr20ml/min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对于Ccr60ml/min的成人无需减量,每日50~mg。不良反应较为少见。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以增加尿量(治疗初期饮水量不得少于~m1),以促进尿酸排泄。避免排泄尿酸过多而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在开始用药的前2周可酌情给予碳酸氢钠或枸橼酸合剂,使患者尿液的pH控制在6.2~6.9间。定期测量尿液的酸碱度。
非布司他此药为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清尿酸浓度。
适应证: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用法:1)非布司他片的口服推荐剂量为40mg-80mg,每日1次。2)给药时,无需考虑食物和抗酸剂的影响。3)轻、中度肾功能不全(Clcr30~89ml/min)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常见药物不良有肝功能异常、恶心、关节痛、皮疹。本品禁用于正在接受硫唑嘌呤、巯嘌呤治疗的患者。
血尿酸的控制目标要长期控制至μmol/L,以维持在尿酸单钠的饱和点之下,而且有证据显示血尿酸μmol/L将防止痛风反复发作。
Amy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