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便和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需手法辅助排便。我国老年人有便秘症状者高达15%-20%,女姓多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
[病因和发病机制]
便秘持续12周为慢性便秘,病因列出便秘的常见原因,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便秘。
1.功能性疾病
2.动力性疾病肠道神经/肌肉病变、先天性巨结肠
3.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
4.肠道肿瘤结直肠癌
5.肠外疾病前列腺癌子宫肌瘤
6.系统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进、糖尿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淀粉样变性;脊髓损伤、帕金森病
7.药物因素吗啡类精神类、通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等
1.结肠肛门疾病
①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
②肠腔狭窄.如类症性肠病、外伤后期及肠吻合术后的狭窄.肿瘤及其转移所致肠狭窄;
③出口性梗阻,如盆底失弛缓症、直肠内折叠会司下降、直肠前突等;
④肛管及肛周疾病如肛裂痔等;
⑤其他:如肠易激综合征。
2.肠外疾病
①神经与精神疾病,如脑便死脑姜缩、截健、抑郁症、厌食症等;
②内分泌与代常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铝中毒维生素B,缺乏;
③盆腔疾病,如子官内膜异位症前列腺燕等;
④药源性疾病,如刺激性泻药(酚酞、大黄、番泻叶)长期大量服用叮引起继发性便秘,麻醉药(吗啡类)抗胆碱药、钙通道阻滞剂抗抑郁药等可引起肠应激下降;
⑤肌病,如皮肌炎、硬皮病等。
3.不良生活习惯
①食量过少、食物精细、食物热量过高、蔬菜水果少、饮水少,对肠道划激不足;
②运动少、久坐、卧床,使肠动力减弱;
③由不良的排便习惯引起。
4.社会与心理因素
①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心情长期处于压抑状态,都可使自主神经紊乱,引起肠蠕动抑制或亢进;
②生活规律改变,如外出旅游、住院、突发事件影响,都可导致排便规律改变。
慢性便秘按照病理生理机制分为:慢传输型、排便障碍型(排便不协调)、混合型。
[临床表现]
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长,排出粪便干结如羊粪且数量少,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的感觉,可有下腹胀痛,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头晕烦躁焦虑、失眼等症状。部分病人可因用力排坚硬粪块而伴肛门疼痛肛裂痔疮和肛乳头炎。常可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位触及条索状物。病人可能存在腹痛和(或)腹胀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便秘诊断旨在寻找病因,在排除器质性便秘的基础上诊断功能性便秘。对于伴有便血、粪便隐血试验用性、发热、贫血和乏力消瘦腹痛腹部包块、血CEA升高者有结直肠腺瘤史及结直肠肿湘家族史的病人,应进行充分检查,除外器质性便秘。
1.内镜结肠镜可直接观察结直肠熟膜是否存在病变,对于体重下降、直肠出血或贫血的便秘,病人应做结肠镜检查。
2.胃肠道X线胃肠钢剂造影检查对了解胃肠运动功能有参考价值。正常情况下银列在12-18小时内可达结肠脾区,24~72小时内应全部从结肠排出,便秘时可有排空延迟。钡剂滞肠造影检查能发现结肠扩张、乙状结肠冗长和肠腔狭窄等病变有助于便秘的病因诊断。
3.结肠传输试验利用不透X线的标志物,口服后定时拍摄腹平片,追踪观察标志物在结肠内运行的时间部位,判断结肠内容物运行的速度及受阻部位的一种诊断方法,有助于评估便秘是慢传输型还是出口梗阻型。此外,还可采用核素法测定结肠通过时间,即采用-一种含有放射性核素小丸的缓释胶囊进行结肠闪烁扫描,此方法能使受检者所受射线照射较少,但所需设备较为昂贵。
4.排粪造影在模拟排便过程中,通过钡剂灌肠,了解肛门、直肠、盆底在排便时动静态变化,用于出口性梗阻便秘的诊断,如直肠前突、盆底失弛缓症等。
5.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利用压力测定装置置人直肠内,令肛门收缩和放松,检查肛门内外括约肌、盆底、直肠功能及协调情况,对分辨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类型提供帮助。
6.肛门肌电图检查利用电生理技术检查盆底肌中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的功物,能帮助明响便秘是否为肌源性。可用于盆底痉挛综合征、、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直肠脱垂和会阴下降综合征等的诊断和治疗,是盆底异常的一种常规检查技术。
[治疗]
根据不同类型的便秘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器质性便秘
针对病因治疗,可临时选用泻药,缓解便秘症状。
(二)功能性便秘
1.病人教育增加膳食纤维和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增加体能运动,避免滥用得药等。膳食纤维的补充是功能性便秘首选的治疗方法。因膳食纤维本身不被吸收,纤维素具有亲水性.能吸收肠腔水分,增加粪便容量.刺激结肠蠕动增强排便能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麦麸.蔬菜水果等。其次,可以适当予以心理干预,在仔细排除引起便秘的病理性因素后,对病人作出充分解释,消除病人疑虑,使其树立治疗信心,增强病人治疗依从性。对于在应激或情绪障碍情况下加重便秘的病人,可行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可酌情选用促胃肠动力药、泻药及盐水灌肠治疗。
(1)泻药:通过刺激肠道分泌和减少吸收、增加肠腔内渗透压和流体静力压而发挥导泻作用。一般分为刺激性泻剂(如大黄、番泻叶、酚酞蓖麻油),盐性泻剂(如硫酸镁),渗透性泻剂(如甘露醇、乳果糖),膨胀性泻剂(如麸皮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琼脂等),润滑性泻剂(如液体石蜡、甘油)。急性便秘可选择盐类泻剂刺激性泻剂及润滑性泻剂,但用药时间不超过1周。慢性便秘以膨胀性泻利为宜,不宜长期服用刺激性泻剂。对粪便嵌塞者,可予以盐水或肥皂水灌肠。
(2)促动力药:常用药物有莫沙必利和伊托必利,通过刺激肠肌间神经元,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运转,对慢传输型便秘有效,可长期间歇使用。
(3)调节肠道菌群:部分便秘病人,其结肠菌群会消化更多的纤维,使粪便量减少。微生态制剂可防止有害菌的定植和人侵,补充有效菌群发酵糖产生大量有机酸,使肠腔内的pH下降调节肠道正常蠕动,改变肠道微生态,对缓解便秘和腹胀有一定作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双歧三联活菌、乳酸菌素片、酪酸菌片等。
3.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测压和肌电设备使病人直观地感知其接便的盆底肌的力能状态,“意会“在排便时如何放松盆底肌,同时增加服内压实现排便的疗法。对部分有直物.肛门盐底肌功能紊乱的便秘有效。
4.清洁灌肠对于粪便嵌塞可采用栓剂(甘油栓)或清洁灌肠。
(王敏)
叶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