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小知识
——饮食篇
秋者阴气始下
故万物收
秋燥易伤肺
食应滋阴润肺
秋季养生须知
霜降过后,天气逐渐转冷,开始由秋季过渡到冬季。正如《管子》中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就是说秋天阳气逐渐收敛隐藏,阴气逐渐生长起来,气候由热转寒,开始干燥,为燥邪盛行之时,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秋属金,其气燥,通于肺,人体受外界影响,在夏季所耗的阴津尚未复原之际,又受秋燥耗伤,人体偏于津亏体燥,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中医称之为“秋燥”。秋燥易伤肺,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瓜果类食物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秋季养生,一宜两不宜
一宜
秋季贵在养阴润肺,《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季节养“阴”,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秋气内应肺,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所以说,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润肺,日常膳食以润燥、护阴、养肺为准则。
两不宜
1.不宜吃油腻和重口味食物
秋季比较干燥,应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秋燥”,引起体内不适。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不利于润燥,有可能会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复发或加重,也应少食用。
2.不宜过食螃蟹
俗话说“秋风起,闸蟹肥”。秋天正是蟹肉最肥美、最滋补的时候。大闸蟹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蟹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素有“上席百味淡”的美称。然而,螃蟹并非人人适宜。有过敏史的人忌吃蟹,胆囊炎和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间不宜吃螃蟹,患有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忌食蟹黄,脾胃虚寒者尤应注意避免吃过多。
秋季多食“一白一果”
根据秋季的特点,多吃“一白一果”,能滋阴润燥,赶走秋燥引起的诸多不适。
一白:莲藕
莲藕脆嫩多汁,有滋阴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功效,还有助于补充水分、缓解便秘。
适合人群:口干咽燥、肺热咳嗽等人群
一果:梨
梨为“百果之宗”,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炎、解毒之功”,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是秋天最适合吃的水果。
适合人群:长期吸烟人群;有呼吸道不适症状,如咽干、咽喉不适、咳嗽、咳吐黄痰人群。
秋季养生药膳
玉参老鸭汤
鸭肉性寒凉,味甘、咸,主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与玉竹、沙参同用可补肺润燥、养阴生津。
适宜人群:适用于秋天气候干燥,咳喘不已、阴虚发热、口干咽痒、肠燥便秘,以及糖尿病、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患者。
银耳枇杷百合羹
银耳、枇杷、百合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适量食用可清心安神。
适宜人群:燥热伤肺、咳嗽、心烦口渴、失眠等人群。
责编
李阳
编审
左世龙
编辑
黄尹洁
文字
王梦宇
图片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