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白,美食,饮茶

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zz/zzzl/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古代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饮酒起舞,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

魏晋之时,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唐代初年,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

■拜月

拜月由祭月而来,源于古代先民对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神化,中秋祭月是向月神表达敬意。

中国的祭月仪式起源于周代,周代以后,对日月的随意性跪拜演变为固定时间场所和程序化的祭祀制度,并成为皇权的象征。

拜月,也称祭月、礼月和供月,是一种礼拜月亮的信仰风俗。作为中秋节俗的拜月活动大体形成于唐代,但秋夕礼月则是古之有之。

秋夕礼月即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民间以月为月神,称月神、月姑、月亮姑娘。

道教尊称月神为“太阴星君”,其圣号全称为“月府结磷皇君妙果素月天尊”,其宫阙为垣下、素曜大宫。

农历八月十五为太阴圣诞。是月夜月升时,道教宫观要设坛祭月。

■玩月

说到庆祝中秋节,古代真的不比我们现在的活动少。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南宋时期,玩月热闹得更近乎疯狂。

吴自牧是这么描述的:

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

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观潮

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武林旧事》中的一段文字则更具体地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礴气势: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吃月饼

民间说法是始于唐初。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位经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

唐高祖李渊(一说唐太宗李世民)心情大好,对着月亮脱口而出:『应将胡饼邀蟾蜍』。胡饼是圆形,代表圆满;蟾蜍则指月亮。李渊将胡饼分食群臣,此后就有了中秋吃胡饼之俗。

到李隆基(唐玄宗)当皇帝时,杨贵妃将胡饼易名为『月饼』。

显然,这种说法并不靠谱,唐代连真正意义上的『中秋节』都没有,何来月饼?

但唐代在八月十五有吃饼习惯是可能的。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曾记述,八月十五这天,『寺家设閪饨、饼食等。』

■送月饼

中秋送月饼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据说缘于『走月”活动。所谓“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

早在元末,甚至更早时间,『走月』活动就已出现。笔者苏北老家有一则『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元末朱元璋起义时,相约『杀鞑子(蒙古人)』,推翻元政权。

当然,还有另外一说,送月饼『杀鞑子』,是吴王张士诚想出的主意。

到了清代,中秋“送月饼”更为流行,并影响到现代人的节日消费行为。

中秋佳节乃中国传统节日,从古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重视,节日文化精髓在传承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演变。月圆人团圆,明月寄相思,温情不减,情感寄月。

中秋最大的意义,被家所承载,

团聚,就是最大的幸福,

身体走得再远,灵魂也要回家。

在那个地方,总有人在为你祈福,

时刻翘首以盼,期待你平安归来。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如果你来得及回家,

放下你的手机,推掉一些聚会,

陪父母聊聊天散散步,

就算只是给他们做一顿饭,

他们也会惊喜不已。

如果你依然在外拼搏,

无论你过得好,过得差,

无论你有多忙,

别忘了给家里去个电话,

中秋到了,让心团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也许,你们是医生护士,

是警察,是军人,

是铁路、航空工作者…

你们为了我们的团圆,

放弃了自己回家的机会。

谢谢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温和的月光,皎洁的蓝夜,

明月是沉在心底的念想。

希望有一个温暖的人儿,

陪你赏今夕月,

陪你到下一个天亮。

此时此刻,

无论是阖家团圆,

还是留在另一座城市继续加班打拼。

愿你,中秋平安、快乐。

中秋美食中秋节所涵盖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赏月、吃月饼、照月得子、摸秋等各地习俗都会举行。而对于吃货们来说,光有月饼?这哪够啊!还有芋头、藕饼等着各位吃货们去享用。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中秋的各类药膳美食。芋头

芋头的美味相信很多人都爱不释手,芋头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中医认为芋头味甘辛、平,性滑,生则有毒,入肠胃经,能补脾宽胃。据研究表明,芋头中的芋头多糖具有降压降脂、缓解衰老、增强人体免疫等作用。在云南当地还有用芋头和泥鳅一起煮食,不仅味道鲜美,还有驱寒、防癌的功效。

藕性味甘、性凉,主要补给部位为中焦,具有益气力、养神的作用。可散瘀血、凉血止血、清热生津。熟用时微温,具有益血生肌、止泻、补益脾胃的功效。藕在块茎类食物中具有较高的含铁量,适用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莲藕具有较低的含糖量,且食物纤维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适用于糖尿病、便秘及肝病患者。

月饼与茶

中秋佳节,一家人共赏明月,聚在一起品茗和吃月饼,是中华民族绵亘千年的传统习俗。一轮婵娟悬空,一壶清茗香气,不仅是绝美的意境享受,也是中秋养生的应有之义。

泡杯绿茶消食解腻

中秋聚餐,无论是家宴上的各种美味佳肴,还是富含糖分和油脂的月饼,都会让人们觉得分外油腻,也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可能带来便秘、口干舌燥、口舌生疮等后果,尤其是对于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更是隐患重重。

此时,不妨泡杯绿茶,既能够消食、去腻,还可以起到养生的功效。绿茶的抗氧化能力很强,还具有提神清心、解毒醒酒、降火明目等众多功效。

除了消食去腻之外,绿茶所含的咖啡碱等有益成分,还可以刺激胃液分泌,有助于鱼肉、月饼等食物的消化,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肠道内的微生物结构,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促进有益细菌增殖,从而有效增强肠道的免疫能力。

常饮红茶可暖肠胃

中秋赏月,天气微寒,在酒饱饭足之余,夜晚的寒气侵入体内,免疫能力较低的人群很可能会出现伤寒、感冒等症状。这时,适合饮用几杯红茶,温暖肠胃,暖暖身子。

红茶的营养价值丰富,能够提神醒脑、消炎杀菌、强健骨骼、舒张血管,保健效果极佳。作为属于全发酵茶的红茶,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减小,能够滋养和温暖肠胃,非常适合在寒气稍重的中秋时节饮用。饮茶者还可以加入牛奶、姜、芝麻等添加物,不仅可以温暖肠胃,还可以增加营养,可谓是一举两得。普洱茶、花茶、黑茶等具有暖胃暖身效果的温性茶,都是中秋佳节的首选茶叶。

秋饮乌龙最为适宜

“春夏饮龙井,秋冬饮乌龙”,中秋佳节,秋干气燥,很多人会出现皮肤、咽喉干燥等症状,饮一杯半发酵的乌龙茶,可以生热暖胃,清肺解郁。

乌龙茶以其降脂减肥的功效备受人们的喜爱,还具有改善皮肤过敏、美容保健的作用。乌龙茶还能够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的吸收,加速脂肪的燃烧,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因而,非常适合在中秋的家宴上饮用,既可以增加饱腹感,又能够去除油腻。

饮山楂茶行气降脂山楂茶作为较为常见的养生茶疗,具有促进消化、降脂去油、活血化痰等多种功效,能够有效缓解中秋宴会给肠胃等消化器官带来的压力。

除了众所周知的促进消化功能之外,山楂茶还可以美容养颜、扩张血管、增强心脑血管循环,长时间饮用可以达到降低血脂和软化血管的作用。山楂茶添加其他材料还具有更好的养生功效:配以决明子能够降低血压;配以何首乌可以减缓衰老;配以枸杞子还能补肝益肾、预防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需要提醒的是,山楂茶不可与人参等补药同时服用,消化功能较弱、胃酸分泌过多、患有牙病的人群应当少喝山楂茶。

除了上述的茶叶之外,大麦茶可以增加胃酸,帮助消化,强健脾胃;蜂蜜柚子茶能够促进肠胃运行,清热去火,消食解腻;陈皮茶可以温和地促进胃部消化液分泌,调节身体机能,都是中秋时节可以经常饮用的茶类。

中秋品茶有六禁忌

禁忌一:千万不要空腹就喝茶

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粘膜炎。若发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缓解。

禁忌二:中秋吃饭前后不要大量喝茶

中秋节,很多人都习惯吃饭后马上就喝茶赏月。但饭前后20分钟左右不宜饮茶,若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而且因为茶中含有草酸,草酸会与食物中的铁质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影响人体对铁和蛋白质的吸收。

禁忌三:睡前不能饮茶

中秋节时,也要注意睡前2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失眠,尤其是新采的绿茶,饮用后,神经极易兴奋,造成失眠。

禁忌四:尿酸过高者限制饮用

尿酸过高如痛风者,饮茶应有所限制,茶叶中所含的鞣酸竞争性地从尿酸排出,从而影响尿酸排泄,所以,痛风病特别不宜饮浓茶。

禁忌五:儿童要不喝浓茶

因为茶叶浓度大时,茶多酚的含量太多,易与食物中的铁发生作用,不利于铁的吸收,易引起儿童的缺铁性贫血。儿童可以适量喝一些淡茶。

禁忌六:有孕在身不喝茶

中秋节虽然喝茶是习俗,但是要注意了,如果有身孕在身,就要尽量避免喝茶,尤其是不宜喝浓茶。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孕妇应少饮或不饮茶。

妙华鬘禅茶素食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dftf/13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