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ldquo讲究人rdquo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闷、最潮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三伏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段,在这个时段保健养生,往往起到数倍于平日的效果,甚至很多平日难以调理的疾病也能因此而痊愈。

医院石学敏院士专家团队推出“三伏灸”独家处方,分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骨关节疾病四种配方。医院三伏灸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穴位进行先灸后贴,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大自然阳气最强、阴气最弱的时候,使用三伏贴配合针灸疗法进行冬病夏治,既有利于药性的快速渗透,又可祛湿驱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年三伏灸是什么时候?

初伏灸:.7.11

中伏灸:.7.21

加强灸:.7.31

末伏灸:.8.10

三伏养生保健灸哪里?

:大椎穴、肺俞穴、风门穴

:大椎穴、肝胆俞、脾胃俞

:关元穴、气海穴、血海穴

:肾俞穴、腰阳关、大肠俞穴

三伏灸饮食运动需注意

1.饮食

①忌烟、酒。

②忌辛辣之品,如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新鲜桂圆、荔枝等,以防燥热内盛,暗耗津精。

③忌寒凉之品,如海鲜、鸭肉、鹅肉,苦瓜、西瓜等,以免引起过敏、脾胃虚弱或减弱调理效果。

④忌肥甘滋腻之品,以防人体内外湿热,引起不适。

2.运动

三伏灸调理期间不宜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三伏灸这些细节不能忽略

1.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一般情况是洗好澡后再灸;或者灸结束3小时后再洗澡。

2.不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3.保持心情平静,努力做到忘掉疾病、烦恼,这样才有利于使艾灸达到更好的疗效。

这些人群和部位不宜进行三伏灸

·孕妇,有严重心血管疾患伴有心功能不全者;

·严重贫血症患者,精神病患者;

·有明显出血性疾病者;

·有内脏出血倾向、出现大量咳血或便血者;

·患重症以及急性传染性疾病者;

·出现高热神昏、高血压危象的患者;

·正处于肺结核晚期、哮喘发病期、抽风期的患者;

·严重阴虚火旺者;

·处于过饥过饱、大汗淋漓、醉酒、身体极度疲劳甚至衰竭的状态的人群;

·皮肤过敏严重者的患处。

一年1次三伏灸,这样做效果会更好

1.最佳时间:每伏第一日,每日上午11-下午1时,其次是上午10-11时。

2.循序渐进:量由小而大,时间由短渐长。因此初伏日之日开始行灸,,伏日结束后,再加以巩固。

3.连续巩固:虽伏日第一天为最佳,但把握好整个三伏,期间根据自身体质适当持续施灸更好。

4.三伏贴的时间一般以2-4小时为宜,如果出现贴敷部位痒或较剧烈的疼痛和烧烁感应该及时去掉。

医院中医科

我院中医科由石学敏院士团队首席专家李军教授主持工作,秉承著名中医针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现代针灸学奠基人石学敏教授的学术思想、研究成果、中药制剂和协定处方,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临床预防和医疗工作。

科室特色

医院中医科以针灸科、中医肾病科、中医推拿科、中医肿瘤科、中医老年病科、中医消化科、中医皮肤科、中医眼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小针刀等为重点学科,发挥中药、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传统医学的优势,将石学敏院士的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和临床技能发扬光大,有序传承,推广应用,普济众生。

门诊服务内容

1.中药针灸治疗脑病,以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治疗脑病为技术主线,包括:脑卒中,即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脑外伤恢复期、脑瘤术后恢复期、小儿脑瘫、帕金森氏病、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及各种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等。

2.中药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包括:退行性脊柱关节病、急慢性组织损伤、退行性膝关节病、臂丛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

3.中药针灸治疗精神类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围经期综合征、梅核气等。

4.中药针灸治疗妇科疾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多囊卵巢、子宫肌瘤、盆腔及妇科慢性炎症等。

5.中药针灸治疗不孕不育症。

6.中医肾病科,擅长治疗各种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泌尿结石、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LgA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男科、妇科、内科等疑难杂症。

7.中医老年病科,擅长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等。

8.中医儿科,擅长治疗包括小儿咳嗽、哮喘、肺炎、厌食、腹痛、腹泻等呼吸道及消化道系统疾病的治疗。

中医科开诊时间周一至周日08:00-17:00(以预约时间为准)

医院多渠道预约方式

电话预约

您可拨打医院热线电话--(08:00-17:00)进行电话预约,接通后会有专职客服人员为您提供电话预约挂号以及咨询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dftf/1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