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由于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应从敛阴护阳出发,虽然南方的冬季不是那么冷,但冬季养生保健也不容忽视。
冬季养生的方式有很多,人们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食补”。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冬季膳食原则: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冬季进补,其实不是每个人都需大补的,一些体质比较虚弱的,比如说长者或体质不好的年轻人,经常容易患病的,冬季食补是正当时。
食补还讲究体质,简单的来说,可以分阴阳、寒热。现代人阳虚的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阳虚就是寒、冷,主要表现在面色上不红润、偏黄白,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四肢发凉,另外就是精神不好,冬季的时候容易疲倦。阴虚与阳虚正好相反,是阳气弱的虚热状态。阴虚的人主要表现为体态比较消瘦,手心不凉,但比较燥,大便偏干,容易便秘。阳虚比较适合牛、羊肉适当进补。但牛、羊肉中含有大量的嘌呤,人们通常连汤都一齐喝,更容易诱发痛风、尿酸过高等,这样的“进补”反而适得其反。
所以秋冬进补最适合、最安全莫过于泡脚了,如果在温热的水里对症加点中草药,能达到更佳的养生效果。
中医对脚部的保健非常重视。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12条经脉,其中有6条起于足部,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