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走进围庵小学校园的花语楼,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走廊上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经典诗词,丰富多彩,鲜艳夺目,犹如一扇扇“经典视窗”。它以“诗”“礼”为重点,成为围庵小学“回味经典,滋润心灵”的特色德育阵地。
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传承经典之美、诵读文化之韵”走进校园,走廊就有了学生学习经典的一扇扇清新自然、色彩斑斓的知识之窗。《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便成为学生念在嘴上、挂在心上的经典。
校园文化如何布局?如何创出特色?在反复思考之后,学校决定以市级课题《基于情感体验的小学古诗朗读教学研究》为突破口,积极推广古诗吟诵,最后敲定了不同题材的20首诗,如送别诗、边塞诗、思乡诗、田园诗、爱国诗、励志诗等等。
在我们的等待与期盼中,这些色彩鲜艳的经典诗词犹如可爱的“燕子”,在学校教学楼走廊“安家落户”。每次看到它们,我们的心里总是掠过一阵欣喜。我们的学生总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抬头看看悬挂在上空的“远古文句”,他们在品赏古色古香字画的同时还能得到心灵上的愉悦净化。
恰逢课间活动,我随意叫了两名同学问道:“你们喜欢吗?”“喜欢!”学生开心地回答。一个学生开始津津有味地吟诵起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子不学,断机杼’这句我还知道它的意思!”另一个同学饶有兴趣地解释起来……
走廊“突变”以后,学生“耳目一新”,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徒有四壁,而是多了一抹靓丽绚烂。老师们一边欣赏一边笑意盈盈地说:“我们校园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了!”
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经典,我们还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中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的内容放在古诗画框的另一面,让孩子不管从正面、反面看都是一幅画,都是一扇色彩斑斓的阅读之窗。它就这样高高悬挂在头顶“润物无声”,滋润孩子的心田。
“传承经典之美、诵读文化之韵”,探索的路上书香四溢,我们会一直努力前行……
校园走廊文化,极具传播力和渗透力的校园墙上媒体“和”第二课堂“。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