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人物记10大明蓟辽督师

千秋人物记(10)---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

本文约字

阅读需要

36分钟

明朝亡国亡的太刚烈,清朝取天下取的太轻巧。而横亘于明清之间,有一个人,怎么也绕不过去,他就是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

袁崇焕像

一个故纸堆里长大的读书种子,家在远的不能再远的广东东莞,竟万里投笔从戎,在女真铁骑肆虐的辽东大地,建立不朽功勋。努尔哈赤(后金建立者,天命汗)在他戍守的宁远城(今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县)下含恨而终,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在他驻守的宁锦一线(今辽宁葫芦岛、锦州一带)不得寸进。

而他的命,被大明皇帝一纸诏书取了:通敌卖国,凌迟处死,兄弟妻子徙三千里。

而他的家,抄出来的财富,不过和大明中产之家相抵。高中进士,手握数十万军队,形同一方“诸侯”,命运和名声和他开了太大的玩笑。

愚忠吗?性格过于刚正不阿吗?这三千里故国已无可言语。

山花烂漫风烟昨,可叹一生只是歌;

幻化坟头多少字,如梦似幻任婆娑。

愿晨钟暮鼓醒我世人,要知道,这脚下一方土地上有太多英雄泪和英雄血。

常思常念华夏故土,莫失莫忘家国天下。

①孰非颠簸少年郎

明万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公元年6月6日),袁崇焕在广东东莞水南袁屋坪(今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出生。父亲袁子鹏,母亲叶氏。家业是袁崇焕的祖父和父亲远赴广西梧州府(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平南之间,从事木材、药材生意,一点点积攒下来的。

梧州城里有店铺,东莞县内有田地。后来,袁崇焕父亲举家落籍广西梧州府(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

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衣食无忧。袁崇焕个子不高,但斗起狠来不要命,周围人都怕他。

金鳞原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武侠剧《风云》台词)

14岁,袁崇焕高中秀才,在十里八乡扬名久久。

赴省城桂阳三次,颠簸如初,落寞如常,23岁的袁崇焕终于高中举人。报喜的门子,围在袁家宅邸,门楣光耀于异乡,袁家凭着一个举人在广西梧州藤县深深扎下了根,家业兴旺,枝叶开散。

而广东东莞有他另一个家。

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天举行,也称“秋闱”,在省城考试。会试,每三年一次,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也称“春闱”,在北京贡院,由礼部主办,皇帝特派高官主考。

袁崇焕赴京三次,连考三场,三场尽皆落第,九年时光匆匆而逝。从广西而来,由京城而归,这条路他来来回回走了六趟。

一步而迈三千里,不抵东海誓不归。

颠簸习惯了,心波澜不起一点。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年),落第了三次的袁崇焕,第四次拿着官府发给的路费,从广西踌躇满志出发,住驿站,乘驿马,昂首挺胸来到京城。

三千里地一朝至,城池巍峨还如初。

农历二月初九,礼部主持的会试开始了,贡院的门徐徐打开,一个个举子提着考篮入场,有笔墨,有三天吃食,多间考棚(明张居正任首辅时扩建,并把木质考栅改为砖墙瓦顶的房屋)满满当当。

南京江南贡院照片(北京贡院已改为中国社科院驻地)

天冰冷的到处是冰,皓首穷经的人顾不得,没有大毅力绝走不到这一步。

连考三天,连入厕都在逼仄的考棚解决。不到三平方米的地方,袁崇焕白天答题的板子拆下来,裹着朝廷发给的被子,任凭风呼呼吹来,一盆炭火,一支蜡烛,他憧憬着关于保家卫国的无限未来。

南京江南贡院考棚

农历二月十五日,会试结束。发榜那日,袁崇焕榜上有名,那一天,他是大明新科贡士,周围羡慕的目光很多,36岁的袁崇焕压下激动,装作波澜不惊,坦然受之。

这个人与常人好不一样,面容好硬,笑容好冷。

农历三月初一日殿试,袁崇焕往紫禁城去的路上,花开的有些早,有些多。承天门(清顺治帝改为“天安门”)遥遥在望,柿子树一棵接一棵,皇家也垂怜这天下苍生,民以食为天,秋天一树一树火红柿子可以甜腻肠胃。

万历皇帝高高坐在龙椅,奉天殿(清顺治帝改名太和殿,后乾隆皇帝把殿试地点改为保和殿)里气氛肃穆。文武官员分列两旁,大红大红朝服迸射出大明王朝无限风光。

袁崇焕打量着这间民间传说中玄之又玄的金銮殿,雕梁画栋,气派非常,这是大明帝国炫耀四方的脸面。

他位置太靠后,看不清皇帝的样子,但他知道,他的命运已经改变,他的一生将自这里展翅高飞。

胸有壮志已凌云,济世救民当悬壶。

殿外广场上,笔墨纸砚都已备好。皇帝拿出了考题,贡士们纷纷入座。

方块汉字跃然纸上,是那么优美和富有旋律,那么别致和富有诗意。

殿试只是一道点上金身的过程,不黜退一人,而之后,人人皆是天子门生。

万历己未科进士状元出现了,不是袁崇焕,名叫庄际昌,所有进士名字都刻在了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上。

而四百年后,这煌煌众进士中,人们只记住了袁崇焕,包括史书。

②唯有一死可报国

皇家赐宴,新科进士意气风发。而十一万大明军队正在辽东大地征讨不臣。

万历四十七年农历二月,大明辽东经略杨镐在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誓师出征,大军兵分四路,兵锋直指叛军核心据点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

冰天雪地里委蛇行军,辽东经略想到了平叛之战旷日持久,却想不到接战之后,竟在三五日间便已结束。

三月初一,大明殿试当日,西路军总兵杜松兵败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主将总兵杜松、保定总兵王宣、原任总兵赵梦麟阵亡,六万精锐明军全军覆没。那一天,辽东大地大雾浓的看不到人的影子。雾散后,是遍地尸骸,着火红色明军甲袍的尸体最多。

血水化作了冰,为一地大明将士壮行。

尽做孤魂辽东土,徘徊无去恨依依。

农历三月初二,大明北路军战败,副将麻岩等战死,总兵马林仅率数人逃归。

农历三月初四,大明东路军战败,总兵刘铤战死。

农历三月初五,大明南路军不战而逃。

南路军总兵李如柏带回来了2万5千名溃兵,未损一人,未接一战,已故伯父辽东总兵官李成梁为辽东李家打下来的赫赫威名一坠千丈。

命有了,名没了,大军胆破了。

九万大明军人,或横尸荒野,或落难被俘,无一人不是战至身疲力竭,包括海西女真叶赫部一万名叶赫军人,包括从朝鲜翻山越岭而来的一万三千名朝鲜军人,此一刻他们的旗帜都是大明。

日月兮且佑魂归去,天不假我以年;

山河兮蛮夷窃据,拔剑四顾茫然;

魂兮魂兮我不能归去,修我戈矛兮与子同仇再战江山。

明军三路合围示意图

而他们还是败了。大明从此由盛而衰,一衰再衰,再未出现转机。

京城的气氛一下子变了。

明军主帅杨镐引咎辞职,后被拘押,崇祯二年(年)被处决。

北路军总兵马林3个月后主动寻死,匹马独身战死在开原(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对敌前线,南路军总兵李如柏日日夜夜活在自责之中,怪行军太慢,怪接敌太迟,一年半后自杀以明志。

这就是大明军人,惟身死以报国。而在大清修的《明史》里他们皆是贪生怕死、卑鄙误国之辈。有不惜性命,大群大群军人战死在沙场之上的误国吗?

后金损失惨重,本就不多的建州女真族人死伤近十分之一,努尔哈赤展开了疯狂报复。

后金军席卷辽东大地,攻城拔寨,如入无物,一群群汉人被报复性杀死。

史载:辽东汉人被杀者十之五六,三百万汉人躺在血泊之中,活下来的,皆成为了旗人奴才,妻女被他们侮辱,男人为他们耕田。

袁崇焕在一张张从辽东带回朝廷的血书中,悲愤异常。他开始







































白癜风早期症状
夏季白癜风防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ss/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