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点看法,先声明,“中西医结合”是个大题目,现在说好与坏还太早,留给几百年后的后人评论吧。只是觉得在一个历史的大环境下,中医自然应该“待时而动”,但“藏器于身”还是必要的。
下面这些话本在其他论坛上发过,现在转过来,只是个人看法而已,每人经历不同,对相同事的看法也不同,是很正常的事。
如今每言中医,多半都会与“传统”二字分不开,仿佛不是百年前的东西就不配称为“中医”,现代的中医反而不够原汁原味。这种误解同认为中医医生都是“白胡子老头”的笑话没什么区别。大呼要“原中医”的人不少,却很少有人为现代中医作出的贡献而鼓掌。中医内部也是如此,医生的眼睛都高高地看着岐黄仲景,治病不顺手,则推在“大环境”“体制”或“西医误人”的头上。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中医若欲求发展,先要在自己身上找出毛病。中医会有今天的境遇,并不全是因为别人不识货,中医自身修养、见识的局限与固步自封是主要的原因。
“传统医学”这个词,本是英文“TraditionalMedicine”的译语,在英文原意中不无贬义。所以在国外的中医多自称“OrientalMedicine”,即“东方医学”,这个词组的含义包括了韩国东医和日本汉方医学。因此,只在某些必要的场合下,为表示自己所学出自中国,才自称“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在美国有一种独特的本土医疗方法——chiropractic,译作“整脊医学”,是19世纪美国的一位西医所发明,其原理是通过调整脊柱及椎间盘的位置,间接影响脊髓,并达到治疗与脊髓神经相关联的脏腑之目的。这种医疗手段是美国人民少有的“国粹”,虽然“整脊医学”的理论如中医一样,不能完全被现代科学所解释,前些年美国的西医也并不以“整脊”为医学,医疗保险更不给付其治疗费用,但整脊医生们并不曾自诩为“传统医学”而大肆抨击“环境”与“体制”。
相反,在十数年间,“整脊医学”学者对其学说作出系统详尽的论述与解释,并对传统疗法进行改进,大量采用电脑扫描成像、自动治疗压力针及新型治疗床等先进的检测治疗手段,近年来鉴于整脊对某些疾病的特殊疗效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病人的信赖和推崇,西医不但不得不承认“整脊医学”的合理与合法,医疗保险也开始给付其治疗费用,在美国已隐然成为了可与正统对抗医学并驾齐驱的第二大医疗体系。
反过来看中医,几千年的历史与实践,早已证明它的实用性,甚至可以说它的理论已超越了现代科学所能了解的范围,难道仅仅因为在我们一代或几代人的手中不能将它用现代人了解的“科学”或“语言”系统来解释它,便要大唱反调,闭门复古吗?
中医的治疗方法古今都有发展,一定要束之以“传统”,似乎不妥。今天,中医的很多治疗方法不但不“传统”,甚至可以说很“先进”。以针灸而论,脉冲电疗与磁堤针在临床的应用已是极为广泛,华佗扁鹊两位老人家捻针的速度恐怕也比不上电针仪,当然针灸手法并非仪器所能替代,这也是中医在理论上不能以西医理论为准,而绝对需要有自己特色的重要原因。但中医的有些“传统”不改进,永远也不可能被现代医学理论和人们所接受。当我们可以用激光来刺激耳穴达到治疗效果的时候,再用灯芯火或艾绒来灼烧耳角,无疑是在哗众取宠。
清代赵学敏著有《串雅》及《外编》,详述了所谓的“江湖医术”,偏方、奇方;当代麻仲学博士也编著过两本书,对历代中医的“传统”诊治疾病的方法皆有收录介绍,一为《中国医学诊断法大全》,二为《中国医学治疗法大全》,中医有些看似神秘的方法理论,现在已不能单从“传统”或“土”的角度来理解,明白其中道理,解释通了就是科学;只知道有效果,有价值,却不明白其中道理,也不去探寻,只冠之以“经典”之名,就是迷信。不论中医西医,都起自人们对健康的企盼,不断的发展进步(或改进)是必然的。
阐述与解释中医,使其普及于大众,是习中医者之责任,即使自己明白了其中意义,但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用你的方法去了解它,用各种不同方法来表达中医的精髓是必要的,比如你同一个未受过教育,没有一点医学常识的人不但讲不通西医的科学,也同样讲不通中医的阴阳五行,但你无法要求他们先去接受教育,唯一的办法是你用他们能理解话语去解释给他们听,中国文化是要人“反躬自省”的。中医理论即使万古常新,也须“随物而鉴形”,方能为人所接受。
现在中医论坛上有些人说要“原中医”,抵制中西结合,认为学中医一定要跟师学徒。跟师学徒式的学习中医固然有很多好处,医院校的系统学习绝不能丢。就象背诵经典当然是必要的,可现代初学中医的人就读经典,未必是好事,现代人与古人在文字训诂方面的基础不一样。未学格律要作旧体诗,做出来的会是四不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道理不假,但自古江湖术士为养家糊口《内经》《伤寒》皆倒背如流,却也不见得能治好什么病。
医学院校的目的是多让一些病人得到相对水平的医治机会,而不是培养一代中医大师,能不能成为“明医”要看自己的机遇、造化与学问,怨天尤人,光是指责医学制度是没有用的。现在的“中西医结合”确有误区,然对医药知识的普及不能说没有功绩,中医院校的教材是众多得到大部分人承认的专家集体努力的结果,否定教材的作用是狭隘的表现。中医教材中会有许多不足,因为中医学自古便有许多可以争论的地方。当意见不能统一,便要选一个最容易被接受的理论作为通说,认为此说不对,可以有一家之言。
例如针灸学中穴位归经的问题:印堂穴和十七椎下在不在督脉上?是奇穴还是经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界有不同意见,而对传统的“三百六十一经穴”看法基本一致,所以教材就用“三百六十一经穴”。医院校教材与制度的人,医院校实实在在的学过几年?教材有从头至尾仔细读过吗?批评中西医结合的人,中医学好了吗?对西医又有多少了解?都没有的话,先老老实实的回去重新来过吧。
去年在一中医论坛见一贴,询问“三焦”为何物?大部分回贴中述及传统理论,有一贴则言三焦为“膜”,于是便有自命为传统中医正宗传人者跳出大骂其放狗屁,指其为谬论,有违中医医理。
暂且不论三焦为“膜”正确与否,已先可以肯定那位自命为传统中医的朋友,对中医的了解远不如他自己想象的那么深,至少是见识不足。三焦为“腠膜”或“筋膜”之说不但古已有之,今世发扬其说者也不乏其人,五百名医中陈潮祖老先生便是其一。可知发贴者并非胡说,反倒是自命为传统中医者显得不学无术了。
从疗效讲,中医自古上工十全其九,其实如今不论中医西医能十全六、七已是不得了了,绝对称得上“明医”,若有人说能“十全”,那么这个人不是疯子,就是骗子,还有第三种可能是这个人根本没有上过临床,所谓“十全”是理论上的“十全”。“五百名医”之一的任继学先生曾说:“哪个医生都有短命鬼,都有屈死鬼跟着”,这才是实话,才是宗师的风范。
本文摘自新华网安徽频道
文源:中医思维十
精彩文章回顾
生命真是从物质进化而来的吗?
白岩松:有时公道并不在人心
最大的“神通”是“道通”,“道通”为什么这么牛?
禅宗的精神与人文意义
大唐普照禅师《修心诀》,明心见性
一篇文章读懂《中庸》及其现代意义
林显宗:亲子心灵对话
听庄子10句话,在天地间完成一番逍遥游
?女子逆运
认知疗法的治疗技术
肿瘤的来源与去路-对于癌症您不可不知的事儿
中医诊治的灵魂和奥秘
古代10大著名中医及其治病之道,你知道吗?
朱清时:中医草药科学原理之谜
李济仁:调和气血养生茶
中医去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十大除湿最快最好的中成药
单一味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疗效颇佳,未见复发
万两黄金不卖道、法不轻传的真正原因
日本岁老人的长寿方法
梁冬首次揭秘:长寿的终极方法!
为什么香港人均寿命全球最高?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人的性欲与寿命
我的血管壁光滑如9岁,就因每周吃三次这道菜I94岁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
父母90多岁无脑血管病!顶尖医生是这样给父母保健的
青筋其实不是筋,而是受阻的血管
倪海厦:我把他从鬼门关前一把抓回来
??血管最怕过冬!一道家常菜,净血液,软血管,今天就吃!
植物性饮食疗法,是预防与逆转心血管疾病的绝佳良药
维生素E不能减少脑卒中和冠心病?-权威心血管专家胡大一
名中医自制“心血管”茶喝了40年,老年病都消了!(附配方)
每天一勺,软血管、降压、抗衰老…好处多到你绝对想不到
倪海厦:心血管疾病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这个秘方,救了无数心脏病、血管硬化、三高的人,不到五块钱
黑斑、白斑、血痣不用怕,通血管,排瘀血~
5岁宝宝血管像80岁老人,知道原因后爸爸长跪不起
治腰椎管狭窄症秘方-通脉活血汤
罗大伦"万病方":软血管,护心脏,解痛风…历代名医都说好!
静脉曲张,血栓,糖尿病足,脉管炎-四味健步汤(黄煌)
实践证明,中医是对的
国医大师邓铁涛:活到百岁的智慧|秋季养生篇
熊继柏:讲一个不能轻视的小病-感冒
秋天应该怎么过?
徐文兵
深度报道:支架-后患无穷
从乡间小径蹚出的经方家
王三虎
一位医生的医患情怀:穹顶之下感动之上
陆广莘: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人的最高境界:控制欲望
郝万山:健康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欲望杂念
儿童的生理特点-闲聊中医儿科知识-罗大伦-涉及小儿感冒,发烧,吐泻,尿床,咳嗽等
血压高点真没事!国医大师直言相告,必须得看
陆广莘
民间的中医伤科,绝不亚于西医的外科(伤科细解)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体质差、老生病,你反思了吗?
30年前西方发现中国人乳腺癌发病率极低,百般研究得出结论
董洪涛
学习中医好榜样(自学自救的科学家李宁先)
不生气就不会生病,不作死就不会死:名医亲历的真实医案
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可惜现代人都颠倒了
这三个获奖美国人花了万,证实了中医这四个字
有一种情怀叫作:当一名中医大夫
李兵
中医养生应从哪方面入手?
胡维勤(荐)
为什么外国人喝冰水没事,我们吃冷饮就难受?真相是...
中医智慧: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养生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则(收藏)
先能治病,再谈养生
[养生健身站桩]形意拳三体式
“未病先防”养生要点
中药泡脚方(受益一生)
生活处处有中医,养生保健靠自己!
名著红楼梦中的养生文化
己亥年(年)五运六气预测及养生建议
梁冬:这样养生最靠谱
瓶中酒是好,胃中酒是毒(内带解酒配方)
潘德孚:西方医学为什么不讲养生?
调身延寿的圆运动养生功
彭子益
楼宇烈:中医养生要诀
这些中药养在家里,美观又养生(中药种植)
金世元教授:无药养生,健康一生
刘力红谈养生: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岁还出诊的老中医杨友鹤养生秘诀就这5句话
冬季养生:室内“高温”有弊端,享受舒适须护阴
岁邵逸夫的养生之道-三式气功延寿
寝不横尸,卧不覆首,眠不北向: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百病由心生,养心可以治病
0年来被养生专家忽悠的中国人啊,非常现实[视频]
有一种养生是这样的
各个年龄段的养生要点
你懂得养生,儿女将是受益人;你不懂得养生,儿女将是受害人...
现代人养生防病、生病早愈的普适秘方
养生与内功修炼:逆腹式呼吸法
养生就是养阳气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