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究竟是不是病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

痛风及高尿酸的科普

刀割样痛!痛!痛!疼痛剧烈无法行走

以上图片毫不夸张的表现了痛风的痛。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其患病率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逐渐上升。

痛风的分类

一、原发性痛风

原发性痛风与遗传因素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原发性痛风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二、继发性痛风

主要因肾脏病、血液病等疾病,或药物、高嘌呤食物等引起的。1、酶及代谢缺陷:肌源性高尿酸血症。2、细胞过量破坏:溶血、烧伤、外伤、化疗、放疗、过量运动。3、细胞增殖: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4、饮食因素:高嘌呤饮食,如豆类、海鲜、牛羊肉、过量饮酒等。5、肾清除减少:肾衰竭、酮症酸中毒、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药物、毒素。6、细胞外液量减少:脱水、尿崩症。

痛风的症状

一、急性关节炎急性关节炎是痛风的首发症状,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 起病急骤,典型者多于午夜起病,剧痛而惊醒,最易受累部位是跖趾关节,依次为踝、跟、膝、腕、指、肘等关节。90%为单一,偶尔双侧或多关节同时或先后受累,呈红肿热痛,可有关节腔积液,也可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

二、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石是由尿酸单钠细针状结晶沉淀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异物样反应,引起轻度慢性炎症反应。痛风石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可累及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关节内及附近与耳轮。

三、痛风性肾病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渗尿,进而发生高血压、氮质血症等肾功能不全表现。痛风患者17%~25%死于尿毒症,但很少是痛风单独引起,常与高龄、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结石或感染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四、尿酸性尿路结石结石在高尿酸血症期即可出现,在高尿酸血症中占40%,占痛风患者的25%。

五、痛风与代谢综合征

痛风的诊断

1、结合家族史、代谢综合征临床表现、中老年男性,有发病诱因,突然半夜关节炎发作或尿酸结石出现,血尿酸水平增高(部分患者处于正常值),可考虑诊断痛风。

2、有条件作关节腔穿刺、痛风石活检、X线检查、关节腔镜检查等可辅助诊断。

3、疑难诊断者可用秋水仙碱诊断性治疗,如果治疗迅速显效,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

痛风的治疗

治疗原则为早期、迅速、有效止痛,彻底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防止转成慢性关节炎。应卧床休息,置受累关节于最舒适位置,抬高患肢。

一、急性期治疗

1、秋水仙碱 2、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消炎痛))一次25-50mg,一日3次;双氯芬酸、布洛芬、酮洛芬、阿明洛芬、阿西美辛、尼美舒利、舒林酸、萘普生、美洛昔康、吡罗昔康等非甾体抗炎药均可酌情选用,症状控制后减量。应注意非甾体抗炎药也有较多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肾脏等副作用。 3、糖皮质激素治疗:上述两类药无效或禁忌时,泼尼松30mg/日,一般在24~36小时缓解。糖皮质激素也有明显副作用,有禁忌症时需遵医嘱。4、急性发作期促进尿酸排泄及抑制尿酸合成药可暂缓应用。

二、间歇期和慢性期处理

控制血尿酸在正常水平,防治和保护已受损脏器的功能。1、促进尿酸排泄药,常用药有:①苯溴马隆,作用更强,一日1次,25―mg。常有皮疹、发热、胃肠道刺激、激发急性发作等副作用。用药期间需多饮水,服碳酸氢钠每日3~6g等碱性药。②非布司他,1次/日,40mg。2、抑制尿酸合成药

痛风的预防

预防原发性痛风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

1、防治目标:

①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发生过饱和的尿酸盐沉积。②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③处理痛风石疾病,治疗原发病,提高生活质量。

2、预防措施:①对疑诊患者及家属进行检查,早期发现高尿酸血症。②减少外源性嘌呤来源,避免含嘌呤高的饮食如动物内脏、鱼虾类、蛤蟹等海味、肉类、豆制品等。③调整饮食结构,积极降低体重,蛋白质饮食每日控制在lg/kg,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一60%,少吃糖果等。④增加尿酸排泄:多饮水,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泄药、利尿剂、阿司匹林等。   ⑤避免促进尿酸盐形成结晶的诱因:着凉、过劳、紧张,穿鞋要舒适,勿使关节受伤,戒酒,服用碱性药物,如晚上加服乙酰唑胺0.25g,保持尿液碱性,防止结石形成。⑥高尿酸血症而又无痛风者,可根据发生类型,酌情使用尿酸合成抑制药或/促进尿酸排泄药。

医院疼痛科李丽团队竭诚为您解决病痛!

联系

门诊:

病房:

裴玲玲大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dftf/8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