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生活好了,有钱了,大家都想长寿健康,这个是正常的想法,人之常情,秦始皇都想永寿不衰,我们老百姓也想,只是我们不能逆天,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只能去积极面对,本来我们生下来就是光着屁股来的,死了还能穿一套衣裳走,其实还是赚了一套衣裳走的,至于这一过程中的所谓拥有最后和你无关,终归尘土,其实我们放宽心就好。
至于“养生”这回事不是现在才有,古人在“上古时代”就有了,谁都想长命百岁,活到九十九还能每天喝酒KTV的,不过古人的养生强调是顺天时,应天命,适时而息,应时而作,控制欲望,精神内守,其实是一种恬淡自然的心境加上应天地之规律而作息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强调通过“吃什么”来养生。
恰恰呢,看病的时候经常遇到病人问的一句话就是“伊森,我多吃点什么好......”很多时候,病人还没张嘴,看他嘴皮子一动我就知道他想问啥了,不外乎是吃啥好,煲汤放什么好,千遍一律。
有时候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是想着吃多点啥好?其实饮食均衡点,不吃那么多煎煮油腻的就好了,何必纠结那么多呢,自寻烦恼。
老广喜欢吃,这个众所周知,对于广东人来说,其实动物植物的分类不用那么复杂,就两个分类足矣:一:能吃的;二:不能吃的!或者加多两个细分类:能吃又好吃的,能吃不过不好吃的。
接下来聊下老广的那些“养生野路子”:
一:嗜汤如命,实则催命
《外来媳妇本地郎》已经连播好多年,自打小学开始就有,片头曲一句“日日要煲靓汤”成了老广的经典生活写照,无汤不欢,无汤不成宴,上至五星级酒店,下至大排档,没有汤你就别想开业。“老火汤”是家常必备,不否认,老火汤味道确实是好,我也喝过很多,幸好没得痛风,不过很多人就没那么走运,得了痛风,那就不好玩了。老火汤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营养,反而炖久了之后很多脂肪、嘌呤释放出来,增加了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二:煲汤喜欢乱加药材
不可否认,如果论中医在民间中土壤,广东是非常好的,很多老广都能接受中医,也喜欢中医,确实中医能解决很多问题,由此很多老百姓自学中医或者有些“祖传”的煲汤秘方,煲汤的时候不分家人的体质,不分药材的寒热温凉,煲汤的时候加什么药都是凭感觉,薏米祛湿,北芪补气,党参补气,土茯苓祛湿,芡实健脾祛湿等等,说起来头头是道,貌似也挺有道理,也没错。
看病的时候经常有问煲汤放什么药材好,我基本都是统一回答,“煲汤别放药材。”因为药材是有寒热偏性,一家子的体质不可能都合适那几个药,乱放其实不是养生,而是毒害身体。再有,现在外面很多药店也好,市场也好,很多中药饮片的硫磺超标和重金属、农药残留问题无法保证,你以为煲汤放药材好,搞不好你是在吃硫磺、重金属,得不偿失。
三:有事无事,喝两杯凉茶
在广东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凉茶铺,有的还写着大大的“祖传秘方”,其实广东人不需要那么多的凉茶,以前古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出汗多,大热天的去干活,怕中暑,喝点凉茶解解暑无可厚非,现在的人很多都是办公室呆着,空调没停过,阳气本来就不足,还喝凉茶,岂不是雪上加霜?
说到这里,有的杠精可能出来叫板了,你这什么狗屁医生,人家喉咙痛上火喝凉茶就好了,你还叫我别喝凉茶。说实在,我以前也喝过凉茶,那是因为以前不懂,现在回头想想是不应该喝。很多人虽然上火,但是其实很多人的底子寒的,上面那点热是可以清,不过得配伍好中药才行,不能什么火都喝凉茶,喝得不对反而会把体质搞坏。
况且,一些凉茶铺虽然号称是中草药,其实是偷偷加了抗生素,吃了百害无一利,这个事,前段时间都有媒体调查多。
四:吃狗肉进补
在中国,貌似“肾亏”这事情牵动很多中国男人的心,你说他丑可以,但是你说他肾亏,可能就是在打击他的尊严。然后不知道哪来的说法,吃狗可以“补肾壮阳”,然后,然后,狗子就惨了,老广们(广东、广西)换着花样来,闷狗肉,炒狗肉,炖狗肉,白切狗等等,连狗鞭都不放过。先不说狗肉有多好,大家想想哪来的那么多狗?自家养的一般有感情是不会杀狗的,有的果场、农场养的、农村养的看门狗一般也不会自家拿去卖,好了,剩下的大量市场上狗,会不会是偷来的,或者是毒死的?如果是毒死的,比如之前有媒体报道的用氰化钾(一种剧毒物)毒死然后偷走,这然后人再吃了来“补肾壮阳”,那可厉害罗,谁吃谁知道。
话说回来,狗肉就不是什么好的食物,狗肉是湿热的,加上大家为了去骚味,加了很多香料,更加湿热,吃了除了给你带来湿毒外,并没起到什么“补肾壮阳”的效果,搞不好还会要了你的命。每年都有不少人是吃了狗肉吃出病的来找我看病,伸舌头出来看,基本都是舌苔厚腻,像垃圾桶一样脏,那都是狗的那些湿毒困在肠子里面啊,所以说呢,为了健康,别吃狗了。
其实,日常的鸡鸭鱼鹅牛羊等等都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营养需求,没必要为了那点心理作怪的因素或者喜好去吃狗。
狗肉没啥“补肾壮阳”的效果,饶了狗命,立地成佛!!
其实很多所谓的养生是不用费那么多心思的,饮食清淡又均衡,心情舒畅,适当的运动锻炼,实在不舒服可以找专业的中医师来老老实实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来调理,比自己瞎搞好很多。
所以呢,以后看病也不用问,“医生,吃多点什么好,煲汤放什么好了。”
钟锦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