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的李大爷今年74岁,多年来,李大爷因腰疼长时间采取口服止疼药物,却终未见明显效果。直到在5月21日时,李大爷病情加重到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并出现手指和腿脚发麻的现象,遂来北医院就诊。
“人老了,有点腰腿疼也属正常,身边很多人都是吃止疼药来缓解疼痛,我也一样,但是这次感觉情况有点严重了。”李大爷告诉颈肩腰腿疼痛科主任牛丽彬。
一直以来,李大爷始终不解,为何腰病,腰痛罢了,双腿无力手还麻?
据牛主任介绍:“由于腰部外伤、长期劳累、用力不协调、姿势不当等原因,会导致椎间盘组织退变、损伤、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被挤出等,向后从破裂的纤维环处突向椎管内,压迫神经,从而出现腿部麻木、疼痛、无力、发凉、抽筋等症状。临床中很多患者没有伴随腰腿疼痛症状,认为是受凉或劳累,自行处理,不予治疗,延误病情。”
李大爷经牛主任检查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考虑到李大爷年龄比较大且之前腰部做过手术,不适合小针刀治疗,同时患者年纪大了,骨质较为疏松,牵引后有骨折的风险。考虑综合因素,牛主任采取了中医汤药保守治疗的方法。
多年来,牛主任本着“有其证则用其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原则,不拘于一病一方,正确辨证用药,把握病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运用经方每获良效。
果然,吃完第一副药后李大爷自述病情便有轻微好转,经过一个月的中药保守治疗后“手脚不麻了,双腿也有劲了,腰不疼了,就连原来尿频和大便不畅的毛病也好了!”李大爷乐呵呵的向牛主任“汇报”治疗效果。
疼痛症状接近消失,手和下肢麻痹症状消失,李大爷很高兴!昨天,李大爷给牛丽彬主任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身为颈肩腰腿痛方面的“老中医”,牛丽彬主任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保守治疗深有心得体会,她总结说: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和“痹证”范畴,《黄帝内经·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者,闭也,就是闭阻不通之意”。《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类证治裁》:腰痛“闪挫痛,或跌朴损伤者,血瘀也。”由此可见,肾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之本,风、寒、湿、血淤是发病之标,治疗上给予补肾、祛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
但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辨证施治,始终遵循张仲景所倡导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做到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心理疏导与用药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提高临床疗效。
同时牛主任表示,除了中医汤药辨证施治治疗腰突外,还有很多中医方法适宜大多数腰突患者。她说,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以从小针刀说起,小针刀不算保守疗法,其实是一种封闭疗法的改良,对于其他保守治疗无效,又不愿手术的患者来说,小针刀还是有它独特的效果在。而牵引可以一下把椎体拉开,减轻椎间盘的压力;推拿则主要依靠推动腰部的肌群,加速腰背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减少致痛物质的堆积;正骨则可促使椎体关节恢复到正常的位置,缓解神经根的卡压;至于中药熏蒸,膏药外敷,则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的作用。
牛主任提醒患者朋友,腰椎间盘突出及早确诊,对症治疗很重要。患者一旦发病应及时检查、治疗,避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牛丽彬中医疼痛科门诊主任每日出诊
医院专业治疗骨科、疼痛疾病20余年,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肖相如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治疗:各种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病双膝骨性关节病网球肘,肩关节炎,跟痛症,腱鞘炎,风湿类风湿,痛风,各类型失眠,特别是对强直性脊柱炎及失眠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推荐阅读:如果医学界举办世界杯,医院能派出什么豪华阵容参赛
全民健康社区行--携手医院走进北京红领巾公园义诊
医院中医内科王晓雪主任,为大家支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李刘坤教授受邀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为您讲述《防癌消瘤,不要顾此失彼》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或预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