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来临时,身体发出ldquo8大预

据统计,目前我国肾病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0%,大概有1.2亿,但知晓率仅占肾病人数的12.5%,可以说大多数患者都是病而不自知,所以这些人是一旦发现病情就是肾衰竭、尿毒症的主力军。

肾病来临前的7大预警信号,这些信号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这些机会一定要抓住,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肾病来临前,身体会发出哪些预警信号?

肾病患者的饮食有哪些禁忌?

平时伤肾的行为有哪些?

肾病的诊断指标有哪些?

如何有效治疗肾病,预防尿毒症?

01

肾病常见的8个异常信号

肾病常见的异常信号包括以下8种,如果及时发现,就能有效规避风险。

01

眼睑或下肢浮肿

肾脏出问题,会导致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受损,引起体内水钠增多,水分常积聚在最疏松的组织或身体最低部位,如眼睑或下肢。

02

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

肾病表现为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等,多是合并高血压所致,特别是年轻人,出现不明原因血压升高时应该警惕肾脏疾患。

03

泡沫尿

当尿中蛋白、尿糖增多可以出现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不易消失,应警惕蛋白尿;如果泡沫较大,消失得非常快,应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04

尿量变化

正常人入睡后代谢缓慢,夜尿显著少于白天尿量,夜间应不排尿或仅排1次,夜尿量约为24小时总量的1/4~1/3。如果经常超过2次以上,夜尿多于白天尿量,可能预示肾功能不全。

05

尿液检查异常

常规尿液检查如果出现蛋白或潜血阳性,可能是无症状性蛋白尿或无症状性血尿,应及时做尿蛋白定量或尿位相镜检查。

06

合并其他疾病

许多疾病容易出现肾脏损害,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多囊肾,已经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应定期做尿液检查。

07

贫血

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并贫血、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往往是肾功能不全导致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

08

食欲不振

早期尿毒症患者经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表现。因此,有这些症状,特别是合并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查肾脏功能。

02

肾病患者2种食物不能吃

1.杨桃

杨桃中有一种神经毒素,这是一种强有力的神经毒素,肾功能正常的人能顺利将其排出体外;但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不能,它会在血液中积累,可穿过血脑屏障,甚至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肾病越重,死亡率越高。

2.小龙虾

小龙虾有较小概率引起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具体致病毒素尚未查明。爱吃小龙虾的普通人可以吃,对于正常人来讲急性肾衰竭通常可以恢复。但肾病患者的肾脏更为脆弱,不建议食用。

03

日常8大行为最伤肾

①水喝得少

身体需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新陈代谢,每天至少要排出ml的尿液,如果你经常摄入水分不足,那么肾脏无法正常工作,久必伤肾。

②经常憋尿

经常久坐憋尿,会使多余的水分和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甚至诱发尿毒症。

③经常熬夜

肾脏在夜间会进入“待机状态”,它们会以最小的工作耗能来保障人体新陈代谢废物的排泄,所以我们夜间的尿量相对较少。

④吃的太荤、太甜、太咸

高脂高蛋白重口味的饮食习惯会从多角度的影响肾脏、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肾脏的功能。

⑤经常乱吃药和保健品

“是药三分毒”,不同的药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研究表明,约25%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与药物的肾毒性有关。

⑥长时间吸烟、酗酒

吸烟会诱发肾细胞癌,而过多的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会经过肾脏来排泄,这些物质都可能对肾脏产生毒副作用。

⑦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

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肾结石、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患者,如果不积极治疗,都会影响到肾脏的功能。

⑧运动过度

运动过度会让肌肉受损,导致肌肉蛋白大量进入血液,在通过肾脏排出时很可能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

肾脏出现问题时,身体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04

蛋白尿是肾病确诊的重要指标

蛋白尿是肾病确诊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我们出现蛋白尿,往往很快发展为肾功能损伤、肾功能衰竭,因此临床上尿蛋白的含量往往受医生重视。临床上可根据蛋白尿的多少将肾病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

微量蛋白尿阶段:30毫克—毫克

蛋白尿阶段:毫克——毫克

大量蛋白尿阶段:毫克——毫克以上

一般来说,如果泡沫较大、大小不一、持续时间短属于正常冲起泡沫,若尿液表面漂浮细小泡沫且久久不散,则可能是蛋白尿,需要引起注意!

05

管理蛋白尿的5大误区

误区一:蛋白尿不痛不痒,不用管

早中期患者症状极少,不痛不痒,长时间蛋白尿不控制好,引起肾功能恶化,最终发展为肾病晚期阶段。

误区二:尿蛋白“好了”,就没事了

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一时好”不等于“一直好”,肾病多为慢性病,不容易断根。各种各样的诱因比如感冒、拉肚子、劳累、怀孕,均可能导致它的复发或者是加重。

误区三:治尿蛋白,必须用激素

比如肥胖性肾病患者,加用激素后体重增长明显,导致尿蛋白恶化。是否使用激素,需要综合患者的整体情况,才可以做决策。

误区四:尿蛋白必须降得和正常人一样

许多肾病患者治疗后,依然会遗留轻微的尿蛋白超标,低水平的尿蛋白往往对肾功能的毒性已经很小,不影响健康寿命,不需要那么焦虑或者过多的药物干预。

误区五:蛋白尿正常可以立刻停药

蛋白尿控制好了以后,肾友是不是可以停药,一定要跟医生沟通清楚。过快减药可能导致尿蛋白复发,功亏一篑。

推荐阅读

赵进喜主任受邀《中华医药》节目,主题《肾病三十年》

赵进喜主任讲述一款口感很好的减肥“代茶饮”

赵进喜教授分享:针对“虚胖”体质的“越补越瘦”茶

北京卫视《养生堂》主讲:辨清体质巧降糖

《一门三代降血糖》-2

山东卫视:中药降糖

血糖控不好肾脏出毛病

别让糖尿病伤了眼

让糖尿病足患者远离截肢

新浪微博:赵进喜大夫

好大夫网站:赵进喜

尊仁医药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zl/9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