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痛风养生 >> 痛风治疗 >> 健康科普痛风

健康科普痛风

据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预计年,痛风人数将达到1亿。现今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是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痛风是一种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关节沉积尿酸结晶的一种关节病。具有多并发症、病程长、发作剧烈等特点。

关键词:痛风

别名: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痹症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为特点,根据血液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继发性痛风是由于其它疾病、药物等引起尿酸生成增多或排出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而致。

中医痹证

痛风是以拇趾、跖趾关节、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红肿剧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形成“痛风石”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常见发病人群:

大多在30-40岁以后发病,男性约占95%,女性多发生于绝经期后;但由特异酶缺陷所致者可在青少年发病。

痛风常见并发症及危害

糖尿病:糖尿病与痛风两者都是因为体内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很容易并发于患者身上,而尿酸值与血糖值之间大有相关,通常尿酸值高者,血糖值也会比较高。

高血压/高血脂:痛风患者大多是较为肥胖体型,体内蓄积过多的脂肪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高血压;且由于痛风患者日常饮食上偏向摄取高脂、高热量食物,因此体内的中性脂肪含量都相当高,胆固醇值通常也都超过正常标准,是高脂血症的好发族群之一。

心脏病:痛风患者的心脏血管容易发生动脉硬化的情形,导致血液无法充分送达心脏,血液循环机能不良,引起狭心症或心肌梗塞的机率就特别高,尤其是原本就患有高脂血症的痛风患者更是容易发生心脏疾病。

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炎——各种并发症

在急性关节炎期,尿酸沉积于关节组织内,尿酸盐被白细胞所吞噬,引起细胞死亡而释放溶酶体酶类,导致急性关节炎症。

慢性关节炎期,尿酸盐沿软骨面、滑囊周围、筋膜表面及皮下结缔组织等处沉积形成痛风石,导致慢性炎症,滑囊增厚,血管翳形成,软骨退行性变,骨质侵蚀而缺损,尤以髓骨部为多见。骨边缘增生,关节周围纤维化,以致骨关节畸形。尿酸盐沉积于肾小管,引起Henle袢萎缩变化,管腔扩张,附近间质组织中有巨细胞炎症反应,相应肾小球纤维化,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以髓质及锥体部最明显。

痛风的病理

痛风可分为三期

向下滑动阅览

1.无症状期:患者仅有高尿酸血症而无临床症状。

血液中尿酸增高至出现症状可以长达数年至数十年,有些甚至终身不出现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症状的比率逐渐增高;血尿酸浓度愈高,时间愈长,发生痛风和尿路结石的机会也就愈多。

2.急性关节炎期: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进食高嘌呤饮食、关节损伤、手术、感染等为常见诱因。

起病急骤,多数患者在半夜突感关节剧痛而惊醒,伴以发热等全身症状。早期表现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胟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手、腕、膝、肘及足部其它关节。若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8~39℃,有时出现寒战、倦怠、厌食、头痛等症状。

一般历时1~2周症状缓解。关节炎消退,活动完全恢复,局部皮肤由红肿转为棕红色而逐渐完全消去。有时可出现脱屑和瘙痒,为本病特有的症状。间歇期可数月或数年,有的患者终身仅发生1次,但多数患者在1年内复发,每年发作1次或发作数次。

3.慢性关节炎期:由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而来,表现为多个关节受累,发作频繁,间歇期缩短,疼痛加剧,甚至发作后肿痛亦不完全消失,出现下列慢性期表现:

3.1痛风石形成:由尿酸盐沉积增多而成,除中枢神经系统外,痛风石可沉积在身体任何组织,而以关节和肾脏最为多见。一般以外耳的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等处的痛风石易被发现。痛风石可经皮肤溃破而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其形成的疹管不易愈合。

3.2关节畸形僵硬:由于痛风石增大以及关节结构及周围组织破坏,纤维组织及骨质增生,导致关节肥大、畸形、僵硬及活动受限。

3.3肾脏病变:大约有20%~25%的原发性痛风患者合并肾结石,其中约85%属于尿酸结石。结石较大时可有肾绞痛、血尿。约有20%~40%的患者早期可有间歇性少量蛋白尿。晚期常因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而导致肾功能不全。此外痛风患者常伴高血压、肥胖、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痛风诊断方法

影像诊断:

X线摄片检查:在受累关节,可发现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区,系由尿酸盐侵蚀骨质所致,为痛风的X线特征。早期可无异常发现。

血液诊断:

血尿酸:急性发作期血尿酸超过μmol/L(7.0mg/dl),缓解期可以正常。

尿液诊断:

尿液尿酸:对急性关节炎诊断意义不大,因1/2的痛风患者小便尿酸排出正常,但通过尿液检查了解尿酸排泄情况,对选择药物及鉴别尿路结石是否尿酸增高引起有所帮助。正常饮食24小时尿酸排出量在mg以下。

实验室诊断:

1.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血沉加快。晚期尿中常有蛋白,血中非蛋白氮升高。

2.X线摄片检查:早期可示关节内非对称性肿胀,后期见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3.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

组织学检验:

1.急性发作期关节腔穿刺:取滑囊液进行旋光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内有双折光现象的针形尿酸盐结晶。

2.痛风石特殊检查:对痛风结节可作活组织检查,或特殊化学检查(Murexide)鉴定,还可作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及尿酸酶分解测定。

中医:痛风的病机

痛风主要病机为外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证,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不同,或有偏胜,临床表现亦不同,风邪偏胜者为行痹,风邪善行而数变,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寒邪偏胜者为痛痹,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关节疼痛有定位;湿邪偏胜者为着痹,湿性重着粘腻,故关节肌肉麻木重着肿胀;热偏胜者为热痹,经络蓄热,故见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痹证初起属实证,久则正虚邪实,虚实挟杂。

中医:痛风的病因

痛风的发生,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1.外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

1.1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居处或劳动环境寒冷潮湿,或涉水淋雨,或长期水下作业,或气候剧变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而发病。

1.2风湿热邪侵袭人体:外感风热,与湿相并,导致风湿热合邪为患;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郁而化热,痹阻经络、关节而发病。

2.内因:正气不足或劳倦过度。

2.1劳逸不当:劳倦过度,耗伤正气,或汗出当风,外邪乘虚而入,以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痹怔。

2.2体质亏虚:“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素体虚弱,或病后等气血不足,腠理空虚,卫气不固外邪乘虚而入。痹证日久不愈,血脉瘀阻,津聚痰凝。由经络及脏腑,导致脏腑痹。

痛风的中医辨证

向下滑动阅览

1、湿热阻痹型证候: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瘀热内郁型证候: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肌肤色紫晴,按之稍硬,病灶周围或有"块瘰"硬结,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

3、痰湿阻滞型证候: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瘰"硬结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质黯,苔白腻,脉缓或弦滑。

4、肝肾阴虚证: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5、风寒湿痹型证候:肢体、关节疼痛,或呈游走性痛,或呈关节剧痛,痛处不移,或肢体关节重着肿痛,肌肤麻木。于阴雨天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

证候分析:风寒湿三气杂至,侵袭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见肢体、关节疼痛。风邪偏胜者则关节呈游走性痛;寒偏胜者则见关节剧痛,痛有定处;湿邪偏胜者则以关节重着肿痛,肌肤麻木为主,寒湿之邪均为阴邪,故见阴雨天加重。

6、风湿热痹型证候: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触,得冷则舒,病势较急,伴发热,口渴,烦躁不安,汗出不解,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风湿与热相搏,流走关节,气血不能流通,故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近,热邪炽盛则见发热、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实热之征。

7、痰瘀痹阻型证候:痹症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舌淡体胖或舌有瘀斑,舌苔白腻,脉细涩。

证候分析:痹证失治,经久不愈,气血凝滞,经络不通,故见关节疼痛、关节肿大;经络运行不畅,饮凝痰聚,聚于皮下可见结节,聚于筋膜则关节屈伸不利,舌淡体胖苔白腻为痰浊之象,舌有瘀斑,脉细涩,为血瘀之征。

8、肝肾亏损型证候:久痹不愈,反复发作,或呈游走性疼痛,或呈酸楚重着,甚则关节变形,活动不利,痹着不仁,腰脊酸痛,神疲乏力,气短自汗,面色无华,舌淡,脉细或细弱。

证候分析:久痹不愈,气血亏损,可见神疲乏力,气短自汗,面色无华;筋痹不已,内舍于肝,以致肝血不足,筋膜失养,则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关节变形;骨痹不已,内舍于肾,腰府失养,故见腰脊酸痛。舌淡脉细弱为虚证之象。

痛风的预防

1.节制饮食,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沙丁鱼、豆类及发酵食物等。

2.严格戒酒,防止过胖。

3.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寒、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4.多饮水以助尿酸排出。

5.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6.对患者的家族进行普查,及早发现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者,定期复查,如血尿酸高达μmol/L以上时应采取相关措施,以使血尿酸恢复正常而防止痛风的发生。

≈≈≈≈≈≈≈≈







































视频营销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zl/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