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家张永中冬季痛风患者的养生护理要注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导语:进入冬季以后气温下降,容易引起痛风发作,加上饮食的各种滋补,痛风病人在冬季该如何保健养生呢?

中医对痛风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

TITLECONTENT

1、素体阳盛,脏腑蕴毒

脏腑积热是形成毒邪攻入骨节的先决条件,积热日久,热郁为毒是发生本病的根本原因。

2、湿热浊毒,留注关节

湿热浊毒,根于脾胃,留滞经脉,壅闭经络,流注关节,若正虚邪念,湿毒不去,循经窜络,附于骨节,形成痰核,坚硬如石。所以湿热浊毒是形成痛风石的主要原因。

3、脾虚为本,湿浊为标

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调,酿生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发为本病。

4、外邪侵袭

外邪留滞肌肉关节致气血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久则可致气血亏损,血热致瘀,络道阻塞,引起关节肿大、畸形及僵硬。

节滑膜等处,引起痛风发作。那么,痛风患者在冬季该怎么护理呢?

TITLECONTENT

第一、多喝水。最好每天维持1。5-2升以上液体摄入,伴肾结石者,最好达到ml;保证每日尿量达-ml,增加尿酸排泄。

第二、控制摄入含嘌呤的食品。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应选,基本不含嘌呤的低脂食物;慢性期和无症状期,可适当地“放宽”限制,正常饮食中每天摄取,不超过-毫克的嘌呤。

第三、多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控制体重。一般来说,运动方式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痛风发作时,不宜进行运动,以免进一步加重症状的发展。

第四、多食新鲜蔬果。多吃用素食为主的碱性食物,比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量,使尿液PH升高。因为当尿PH值在6。6时,几乎所有的尿酸盐呈溶解状态,不容易结晶成痛风石;雌性红萝卜属碱性高钾食物,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促进尿酸的代谢,对痛风有特效。

第五、避免过度肥胖。体重过重时应慢慢减重,每月以减轻1公斤为宜,但急性发病期则不宜减重。

第六、禁酒,尤其是啤酒。有人做过试验,剧烈活动后饮一瓶啤酒,可使血中尿酸浓度成倍增高。

中医治疗痛风的几种药膳

TITLECONTENT

防风薏米粥

防风10g,薏米10g,水煮,每日1次,连服1周。其功效是清热除痹,主治湿热痹阻型痛风。

赤小豆粥

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做粥加糖。功效是清热利湿,主治痹阻型痛风。

桃仁粥

桃仁15g,粳米g,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为稀粥,即可食用。功效是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主治瘀血痰浊痹阻型痛风。

痛风病人在冬季进补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哦。

名医档案

张永中

著名老中医副主任医师现任御仁堂中医药研究院特聘专家

重庆骨科学会成员,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在骨科专业领域已从事1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调理痛风、风湿等骨科疾病,曾组织领导痛风、风湿骨病科研组成员研制出独特的痛风治疗方法,为广大痛风、风湿患者解除了痛苦、取得满意疗效。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痛风、风湿病的研讨会。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在全国级省市级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相关科研项目4项。

擅长领域:擅长运用中医治疗痛风、风湿、类风湿、腰椎间盘突出、痛风石、尿酸高、原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髌骨骨折、痛风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等骨科疾病。

祝大家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yy/9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