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法承受之痛痛风的预防

在录制一档综艺节目时,相声演员郭麒麟胡吃海塞、大量进食海鲜、火锅等高嘌呤的食物,甚至下河淌冷水,当即导致痛风发作,脸色苍白,难以行走。没错,年仅二十四的郭麒麟患有痛风。数据显示,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近年来,痛风年轻化态势明显,已经有12.5%的患者年龄低于30岁,甚至有少年患上痛风。那么痛风究竟是什么?请往下看。

什么是痛风

痛风,被称为代谢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疾病,通常被认为与体内尿酸含量相关。多在高嘌呤饮食(暴饮暴食、大量海鲜、动物内脏、饮酒)后出现的关节疼痛(最常发病的关节是大脚趾,但发病的关节不限于此,还常见于手部的关节、膝盖、肘部等),发病的关节最终会红肿、发炎,关节本身也会受到损害,严重的会发生肾结石甚至是肾衰竭,危及生命。各个年龄段均可能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如果男性尿酸高于,女性尿酸高于,极有可能患有痛风。

痛风的病因

根据发病原因,痛风可以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类型不同病因也不同。

原发性痛风:

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为30~50岁,约95%为男性,5%女性常为绝经期后发病。

继发性痛风:

可继发于服用某些药物、血液病、放疗、化疗后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等,这些情况容易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从而引起继发性痛风;部分患者可伴有贫血、水肿等症状。

tips痛风患者中,有1~2%是由单基因遗传引起的,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而在我们日常见到的痛风患者中大概40%有家族聚集倾向,多是多基因遗传引起,是否遗传由多个基因决定,而是否发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这一点也提示我们,环境因素在痛风的发病中起了更大的作用。携带易感基因虽然患痛风的机会比正常人高,但如果没有诱发原因出现,如嗜酒、肥胖,过度进食海鲜、动物内脏、肉汤等高嘌呤饮食习惯,便不会患病。通过控制其他诱因,如啤酒、高嘌呤饮食等,大部分的痛风都是可以避免的。同样,即使患了痛风,通过控制上述的海鲜啤酒等诱因,必要的时候加用一些药物调节,血尿酸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痛风也可以完全避免。

痛风症状

痛风的症状通常是多样的,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在脚拇趾基部的跖趾关节,而膝盖、脚踝、手指关节等部位也可能出现症状。表现为关节红、软、热和浮肿,还可能在耳廓等软组织形成痛风石。发病时的关节疼痛多出现在半夜,可能持续2-4小时。

1

早期症状

表现为高尿酸血症,而无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等临床表现。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痛风高。急性痛风的发作在持续高尿酸血症后20~40年,其10~40%患者在第一次痛风发作前有过一次或数次肾绞痛发作史,也有患者出现如蛋白尿、血尿,显微镜下白细胞尿。但诊断痛风应有尿酸盐沉着和组织炎症反应,而非仅有高尿酸血症及/或肾结石。据研究表明,大部分病人终生停留于高尿酸血症,仅小部分发生临床痛风。

2

间歇期症状

指两次发作之间的一段静止期。大多数患者一生中反复发作多次,有些患者发作一次后从未再发。多数患者发作间隔时间为六个月至一年。少数患者间隔时间可长达5~10年。在未用抗高尿酸药物治疗的患者,发作次数渐趋频繁。病程越是晚期,常累及多关节、病情重,持续时间长、缓解慢。在间歇期仅根据病史和高尿酸血症诊断比较困难,但抽取跖趾关节液体,如果能找到尿酸盐结晶,有助于医生作出诊断。

3

晚期症状

体内会有尿酸结晶沉积在软骨、滑液膜、及软组织中,形成痛风石,而且血中的尿酸浓度越高,患病的期间越久,则可能会沉积越多的痛风石,可能会影响血管与肾,造成严重肾功能衰竭,并造成不易排泄尿酸的恶性循环,令痛风石的沉积也就越多。此外,发生肾结石的危险性随血清中尿酸浓度增高而增加,同时也常会引起肾病变,肾衰竭后可能需接受血液透析。

4

急性发作期症状

发作时间通常是后半夜,该时期的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趾,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使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患处组织内有松针状尿酸盐沉淀。就是尿酸盐沉淀引起的剧烈疼痛。

治疗方法

目前药物治疗方法使用较少,饮食治疗法是比较普遍和健康的治疗方法。

饮食疗法:

●减少食用高嘌呤食物、高脂类食物,如肉类、野味、海鲜、含酵母食物和饮料等;

●尽可能食用嘌呤含量较低的食物,如大米、小麦、淀粉、高粱,鸡蛋、猪血、鸭血等。

●多饮水可将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多运动,加强锻炼,排出人体多余脂肪。

预防性痛风治疗:

●预防尿酸的过量产生。

●促进肾脏排泄尿酸,痛风会因为尿酸在各个脏器的沉积,导致脏器微循环障碍,要积极防止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

注意事项

●限制酒精饮料摄入,特别是高嘌呤酒类饮料:啤酒及黄酒。

●减少高嘌呤及高热食物的摄入量,包括海鲜、烧烤、肉类等。

●常喝脱脂牛奶以及饮用低脂酸奶有助于降低血尿酸,减少痛风的发作。

●补充维生素C,服用维生素C可预防痛风的发生,也可适量多吃富含维C的果蔬,但应避免果糖过量摄入。

●保持健康的体重:BMI保持在18.5~23.9之间

●运动。坚持锻炼,至少每周运动4个小时。

●多喝水。应注意多补充水分,防止尿酸浓度过高。

●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与朋友保持联系,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出现负面情绪应及时排解。

●保暖。冬天注意保暖,夏天也应该避免直接对着空调冷风吹。

预防

尽管膳食因素对痛风发病的影响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但调查发现痛风患者及医生对痛风饮食知识的知晓率仅分别为22%和37.2%。如下是饮食相关的具体建议:

1

鼓励豆制品的摄入

大豆食品富含蛋白质、大豆异黄酮和多不饱和脂肪酸。6个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豆类食物摄人与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无关;5项干预试验发现,豆类蛋白尽管升高血尿酸水平,但相比于亚洲人的摄入量,血尿酸水平升高程度对临床的影响可以忽略。最新一项国内研究发现,给予高尿酸血症患者豆类高蛋白饮食3个月,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

2

鼓励摄取低脂牛奶和酸奶

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摄入奶制品特别是脱脂牛奶及低热量酸奶都会降低尿酸水平。另外牛奶中的糖巨肽和G均有抗炎的作用,可能通过减轻单钠尿酸盐在关节的炎性反应从而减轻痛风急性发作。

3

鼓励食用蔬菜水果

食用富含嘌呤的蔬菜、水果并没有增加血尿酸水平。蔬菜为主的饮食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即使食用菠菜也观察到同样的效果。而樱桃含有的花青素具有降低尿酸、抗炎、抗氧化作用,可防止痛风的发作。

4

限制含糖饮料

向痛风患者强调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吃或少吃包装食品如糕点、甜点、冷饮等,在烹饪时应注意尽量少加糖,减少富含果糖的水果的摄入。

#小编寄语

注意饮食,多加运动

预防痛风

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

点击图片看好文

内容/百度百科

编辑/邱月

校对/成家宁

审核/兰洋

——END——

合理饮食预防通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yy/7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