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dquo便秘rdquo那些

汉代著名养生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也就是说规律的大便是“长生不死”的基石。

然而现代人便秘的越来越多,而便秘人群中又以女性和老人居多。

何为便秘呢?现代医学是这样解释的:

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过久,正常的排粪频率消失,粪便含水量被过量吸收,粪质过于干燥坚硬。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群认为便秘只不过是大便难解,对身体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然而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多种疾病的产生与便秘有关。

那么便秘的主要危害到底有哪些呢?

1、诱发结肠癌和乳腺癌。

粪便中细菌产生的毒素如果不及时排出,可直接刺激肠上皮组织细胞癌变,有人分离出一种结肠癌癌变的突变原就是由至少5种肠道细菌在肠道内发酵产生,因此便秘者的突变率在肠道内大大增加。

有资料显示,每周排便次数在两次以下者,乳癌的发病率要比每日排便者高出五倍。

2、易患胆结石和引发高血压。

便秘者胆固醇不能每天定期排出,易在胆囊中沉积形成胆结石。

当胆固醇排泄受阻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上升,血管易受胆固醇侵袭而发生硬化,血管硬化管径变细,外周阻力增加便引发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还会因便秘,在排便时用力过猛而诱发中风。

3、引发痔疮和皮肤问题。

便秘者在排便时要使劲屏气,积累效应使肛门周围血管压力增加,直肠静脉回流不畅,容易发生静脉曲张,从而引发痔疮。

长期便秘者因为毒素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结肠中的菌群不断分解废物产生毒素,毒素通过结肠再次吸收,不断渗出的毒素经由血液循环系统进入人体不同器官,导致皮肤粗糙、长疮疖、色素沉着。

这种情况如果爱美的女士只是天天往脸上摸激素药膏就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便秘脸不会得到彻底改善。当粪便在肠道长期积存也会使腹部膨大臃肿,形成大肚子,影响体型。

4、儿童便秘可致遗尿。

膨胀的直肠压迫膀胱壁,使膀胱不可控制的收缩而排尿。

5、便秘影响儿童智力发展。

日本有研究证明,便秘影响儿童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些是因为有害物质到达大脑,使脑神经接受刺激的能力减弱,妨碍脑神经的正常活动功能。

便秘有如此多的危害,而形成便秘的因素及其复杂,那么中医和西医对便秘的形成都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传统医学记载:《黄帝内经》称为“后不利”、“大便难”,认为便秘与脾、胃、肠有密切的关系,其病机多为脾胃受寒,肠中有热。

《金匮要略》称便秘为“脾约”、“闭”、“阴结”、“阳结”。认为其病与寒、热、气滞有关。首次将便秘依寒热而分阴结、阳结二类。

《诸病源候论.大便难候》强调引起便秘的原因与五脏不调、阴阳虚实寒热有关《景岳全书》把便秘分为阴结、阳结,有火为阳结,无火为阴结。

《石室秘录.大便秘结》认为便秘主要是肺燥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大便秘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

总而言之就是后世中医总结的: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具体病因和症状我就不赘述了,可以查相关文献,对号入座。

现代医学认为导致便秘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两大类。

原发性因素包括肠道受到的刺激不足、排便动力不足、忽视便意;

继发性因素包括器质性病变、功能性疾病、大肠运动异常、神经系统障碍、内分泌紊乱、中毒及药物性影响、长期滥用泻药。

对于儿童便秘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小儿体质属阳性体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易内生热,易致大便干结。

现代医学则认为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

比如:过多的肉食、甜食,过少的杂粮、蔬菜和水果,活动多,出汗多,饮水不足,憋便和不规律排便。

儿童便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经常憋便,持久的精神情绪紧张,和不规律的排便使得身心不能够协调发生紊乱,从而发生便秘。研究发现便秘会导致孩子脾气大,性格急躁。

如果有朋友,通过一些偏方比如说吃肥肉、喝蜂蜜水、吃香蕉、蔬菜和高纤维素食品等无法改善便秘情况,而一直存在慢性便秘状况的话,医院通过专业的辩证来治疗便秘。

因为便秘不仅仅是上火吃吃去火的食物或者肠道菌群失调补充个益生菌就搞定这么简单的原因,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尽量避免便秘的发生: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建立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

2、饮食均衡,保持饮水量,饮食不可过于精细,粗细粮搭配,常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改善营养情况,从而增强肌张力,肌张力够了自然就会有排便的力量。

3、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肌力。

4、排便的时候一心一意,不要看书、聊天或者说话,中医提倡大小便时“咬牙切齿”。

5、平时多吃些发酵食品,比如酱、醋、酒酿或由各种蔬菜和水果发酵而成的酵素类产品。

6、如果有儿童便秘的情况,家长可以让孩子平躺后在,用温暖的手在孩子肚脐周围摸索按压一下,找找有没硬结、团块,找到后轻轻按揉,把它揉开了,这时候孩子就会出现肠鸣蠕动,打嗝放屁的现象,接着就会有便意。

便秘的朋友,不要等出现健康指标了才意识到维护肠道健康的重要性,治未病才是最经济聪明的做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yy/7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