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在淫乱世界登峰造极的印度人

来源:哲学之路

想在古印度人的典籍中找到一句不吹牛不说谎的话,不满嘴跑火车的话,是很困难的。

如果说古希腊人是奔跑的生殖器,古罗马人是怒放的生殖器,那么印度人就是一具带身体的生殖器。

印度人不仅认为自己浑身就是一条生殖器,还认为整个宇宙就是一条生殖器。

在印度神话中写道,湿婆和乌玛交媾,一次就达年之久,中间从不间断,众神对湿婆的生殖能力感到惊慌,就央求湿婆把他的精液倾泻到恒河之中,湿婆射精,便射出了一条恒河。

恒河从此成为了印度人的圣河与母亲河。

毗湿奴在最初曾经和梵天争夺最高神的位置,两者打斗时,湿婆的林伽(湿婆阳具的名称)出现了,梵天化为天鹅往上飞,毗湿奴化为野猪往下找,结果跑了一千年都找不到湿婆阳具的尽头。

从这两个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出印度人对生殖崇拜,疯狂夸张甚至病态到了何种地步。

古罗马人是奸淫世界上的所能看到一切生物,这和印度人相比,在淫乱程度上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印度人是既要奸淫世界上存在的所有生物,还要奸淫一切世界上不存在,但是他们可以靠想象力想象出来的东西,这便是冥想。

印度人把男人的生殖器叫做林伽,把女人的生殖器叫做瑜尼。林伽和瑜尼的交合,便是瑜伽。

印度人不满足于正常的交合姿势,就发明出来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非正常人类交媾姿势,这些性交体操,就变成了后来传遍全世界都市白领圈的健康教育和身心教育的神功瑜伽。

最高超的瑜伽技巧,掌握在印度的庙妓们的手里。他们是专门为了供和尚淫乐而生的女性。印度人管他们叫圣女,她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圣女。在古罗马也是如此,罗马城里的几十万妓女,都认为自己是圣女。

印度的和尚们,对性交的癖好比较奇特,各式各样非常规的要求都比较高。以至于没有经过瑜伽训练的人,很难掌握如此奇怪的交配姿势。

所以,如果站在印度圣女的视角看,那些非印度人的民族,他们津津乐道的接受这种花样复杂到变态程度的性交体操的训练,又不去做高级妓女,那么这种训练的意义在哪里呢?

除了林伽和瑜尼之外,印度人还管男人的生殖器比喻为金刚杵,把女人的生殖器比喻为莲花。

莲花,在印度文化的语境中,就是指女性的生殖器,并非是后来所指的洁净,空性,佛性,庄严神圣什么的无知的脂粉话。就如同瑜伽根本不是指健康一样。

印度的神,通常都坐在莲花上,也就是端坐在女性的生殖器上。而双盘的坐姿则是一种性交体位,精神正常的人,平时生活中,不可能会选择这种坐姿。这些神,头上都戴着一些金刚杵一样的尖尖,还通体放光,意思就是说,神本身就是一根巨大的阳具,而且是金刚不坏的阳具。

金刚不坏之躯,并不是指身体没灾没病健康强壮,而是专指男性的生殖器,可以像湿婆那样交媾一百年都不会疲软。把身体整个当做一根阳具,时刻端坐在女性的生殖器上,而且还要金刚不坏。要不怎么说,印度人就是带身体的生殖器呢。

有一种花样特别奇异的交媾姿势,是女人以高超的瑜伽姿势,把身体悬在半空中,男人躺在下面和半悬着的女人交合,这个叫做醍醐灌顶。这个顶,在印度文化的语境中,不是指人的脑袋瓜子,而是指男人生殖器的龟头。

所谓的醍醐灌顶,也根本不是指让人因为受到启发而彻底觉悟,而是指生殖上肉欲上的宣泄快感。还有摸顶,也根本不是单纯的人们所想象的只是摸下头顶。

在这些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情趣用品,这些情趣用品,则被称之为法器。

印度人把男女性爱的雕塑称为“密荼那”像。“密荼那”雕像存在于印度各个大大小小的寺院中。

在英国殖民时期,一位英国行政长官曾将雕刻在印度庙宇之上的“密荼那”像形容为“如野兽般肮脏下流”。被严重精神污染的他,撂下一句狠话说:“如果能将这些寺庙夷为平地才好。”

实际上,哈拉巴人既不是灭亡于核战争,也不是灭亡于战争和大洪水,极大的可能,他们是灭绝于性瘟疫。

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后,雅利安人带着他们的自然崇拜的诸神,和土著们的生殖崇拜诸神发生了文化上的交合,这种交合的产物就造成了印度人的宗教,出现了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印度的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伽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这种分裂,要从哈拉巴文明的消亡说起。在雅利安人入侵殖民印度之前,印度的本土文明就已经灭绝了。

至于哈拉巴文明为什么会灭绝,一直众说纷纭,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史前的核战争造成了哈拉巴文明的灭绝。

这是一种和哈拉巴文明这种本土交配系统,截然不同的新版本的交配系统。在印度文明里,上一个版本的交配系统,没有解决乱伦和通奸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大灭绝。新的版本,则集成了一些杀毒应用。这个避免性瘟疫的补丁,就是禁欲和苦修。

为什么要叫苦修呢?因为明明被性欲折磨的死去活来,又不想因为纵欲淫乱灭亡于性瘟疫,所以就得强行忍着不去交配。可见,所谓的印度文化中的苦修和苦行,就是性压抑。

以前有句比较鸡汤的形容一个人爱好阅读的话,说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

比照这句话,也可以这样形容印度人:不是在现实中交配,就是在想象中交配。

印度人交配系统升级的不够彻底和革命,这就导致了印度人精神上的分裂。进一步,在交配这件事上,纵欲和禁欲的分裂,则把印度人折磨的痛不欲生。

精神分裂就像偏头疼一样,印度人也是如此,有的人疼这边,有的人疼那边,他们管对这种痛苦的祛除,把对性压抑的克服和忍受,叫做修行。

把最后和这种痛苦同归于尽,叫做解脱。

于是,可以很奇怪的看到,在印度社会,纵欲的管自己叫修行,禁欲的也管自己叫修行。印度人民,既崇拜纵欲淫乱的人,也崇拜禁欲苦行的人。

印度人在出行的时候,喜欢挂火车,不是他们不想坐在车厢里,而是他们故意要表现出火车长了很多脑袋的形象。印度人阅兵仪式上,也喜欢在摩托车上挂很多人,故意的要给摩托车长很多头出来。这些令人观感不良好的行为,和印度人的多神崇拜的神话密不可分。

从印度人的大圣人甘地身上,也可以看出来这种分裂。甘地在37岁时宣布了禁欲,这正是他能够被称为“圣雄”的原因之一。

能够禁欲,并不是说甘地对性不感兴趣,恰恰相反,他早在13岁时便结婚,此后也一直在性爱的海洋中流连忘返。直到有一次,他与15岁的妻子ML时,得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这件事便成了触动他后来禁欲的导火索。

禁欲之后的甘地并非过着没有女人的生活。英国历史学家亚当斯曾在几年前出版的《甘地:赤裸裸的雄心》中披露,甘地在对外宣布自己禁欲的同时,也开始了他的重要的“性欲实验”:与女孩共浴,且同睡在一张床上,但不能交谈任何性话题。

甘地秘书的妹妹,也是甘地的私人医生,经常与甘地一起洗澡、同睡一床,但甘地对外人说:“我跟她洗澡时,是闭着双眼的。通过声音,我知道她正在使用肥皂。”

圣雄甘地的纵欲禁欲和活色生香的“性欲试验”,三种行为便对应了印度的三大主神。

纵欲对应的是湿婆,禁欲对应的是毗湿奴,性欲实验(也就是冥想),对应的是梵天。

因为印度文明交配系统的改版不够彻底,所带给印度人的精神分裂的痛苦,远远大于对于性瘟疫的恐惧。地中海文明圈,因为对性瘟疫的恐惧,所以卸载了旧系统,推出了全新的交配系统,也就是基督教。而印度人呢,他们为了要克服这种痛苦,甚至把禁欲不育当成了终极解脱之道,完全走向了生殖的反面。

这样削足适履的做法,它反映的是印度人在交配系统的设计,安全防护等各个方面极其无能。

电脑有单系统的,也有双系统的。

而印度人给他们的大脑和精神,弄了一个三系统的交配系统,这三个系统,还要反复不停的切换,甚至是并行运行,这种分裂所带来的烦恼和痛苦,可想而知。

脸上起痘、长斑,体内有毒素?肚子有赘肉,体内毒素堆积?感觉不舒服,是体内毒素过多......

其实你都被坑了,真相是:你好好的,真的不需要“排毒”!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排毒方法五花八门,多数都是坑钱!

“肠疗”美容排毒?——目前缺乏证据

在央视节目《生活圈》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翟兴红介绍,正常情况下,大肠是不需要“清洗”的,因为肠道本身就有排泄功能,不需要借助外力。

通过肠疗来进行美容、美颜或是长寿,根据目前的医学资料来说是缺乏证据的。

如果到非医疗机构去做肠疗,有可能出现如肠道菌群失调、水电解质出现紊乱等风险。如果消毒不规范,还会感染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如果操作失当,出现肠道出血、穿孔甚至破裂,危及生命。

排毒养颜胶囊治痤疮、色斑?——专家表示不现实

中医皮肤科医生介绍,从胶囊名称上看就知道其意图主打爱美的年轻女性,疗效中也把“痤疮、色斑”等影响美容的问题标了出来。

但从药品的成分来分析,对于痤疮和色斑等“美容问题”治疗效果值得怀疑。广告中说此药“有效治疗便秘、痤疮、色斑”,这种说法本身就有违中医上所讲究的辨证治疗。

从中医角度来看,痤疮以热为主,熬夜、饮食辛辣、常吃热性食物如羊肉等,都可能引起痤疮。所以要治疗痤疮,首先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色斑不一定由热引起,它与肝肾阴虚有关。治疗色斑可以不用过多忌嘴。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症状严重程度也不同,可咨询医生选择治疗方案。但是,想单靠吃排毒养颜胶囊来治疗痤疮和色斑是不现实的。

足贴能排毒祛湿?——遇水就能变色

“脚底贴一贴,就能排毒祛湿,还能治疗风湿腿痛、肩颈痛、失眠等。”近段时间来,声称能保健治病的足贴受到热捧。

其实,足贴变黑与它的主要成分有关。足贴内一般含有竹醋、竹炭、桔梗等提取物,被水浸湿氧化后就会变色。

当足贴敷在足底后,被足底的汗液浸湿,氧化变色,也就成为了大家所说的“湿气被吸出来”的现象。但足贴并不能“吸湿”,湿气并不是汗水,是不会通过某一部位直接排出的。

按摩淋巴排毒?——根本是个伪概念

很多美容养生会所都有“淋巴排毒”的项目,声称按摩淋巴可以美容,甚至起到排毒治病的疗效。

不过专家认为,淋巴排毒根本是个伪概念,不但起不到所谓“排毒作用”,按摩不好反而还会带来伤害。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淋巴瘤首席专家林桐榆指出,“目前,我国的卫生监督部门没有审批过一项‘淋巴排毒’的技术。所谓淋巴排毒,根本没有科学依据。”

“当身体某一部分有病毒侵入时,该部位附近的淋巴腺(结)内的淋巴球便会运用免疫功能,对抗外来的病菌以保护身体。此时淋巴结就会出现肿大、疼痛、发炎等症状。当病菌清理完后,炎症也就随之消失了,淋巴肿块也会自然缩小。通过简单的导引和所谓的按摩手法,是不可能彻底排除机体毒素的。”

此外,随便对淋巴进行按摩,容易伤害到毛细淋巴网,反而导致淋巴结肿大,引起身体某些相关部位的疼痛。

此外,宣传中说的“多有堵塞”也是错误的。

健康状态下,淋巴是不会堵塞的,它们自己就会正常循环,根本无需按压排堵。相反,如果淋巴真的堵塞了,这是疾病,压根不能乱按,反而还会扩散,加重病情。

汗蒸排毒?——排的只是水

不管用什么方式出汗,汗里99%的成分都是水。其它连1%都不到的成分包括钠、钾、钙、氯以及尿素氮等,其中能和“毒”沾点儿边的大概就只有尿素氮(蛋白质代谢的产物,有尿骚味)了。而尿素氮主要通过小便排出人体,汗水里那一点点的量,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出汗只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本能手段,如果身体感觉热了,就会让自己出点汗、带走热量,身体自然也就舒服了。这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感觉很舒服,像排了毒。如果出汗过多,身体还会出现不适。

不信去问问做过汗蒸的人,是不是会感觉口渴,很累想睡觉?以为这是毒素排出后的正常反应,其实这就是脱水啊!别以为脱水没啥,严重的话是会危及生命的。

同时,还要奉劝一句,有低血糖的人,平时最好不要去汗蒸。这可不是好玩的,低血糖也有可能丧命的。

真相是:你好好的,真的不需要排毒

  1.想排毒,先要搞清什么是毒素?

常说的人体毒素不过是体内多余的垃圾,来源主要有两个:

①食物消化、吸收后产生的代谢废物滞留;

②环境中的各种污染在体内的沉积,如乳酸、尿酸、自由基甚至包括体内多余脂肪、老旧坏死细胞等。

而中医认为,人体毒素是一些糟粕,如痰、浊、瘀等。所以,“排毒”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医学用语。

  .为什么不需要排毒?

在正常情况下,正常的人不需要特意去“排毒”。

人体有包括肝、肾、肺等器官的天然排毒系统,主要通过流汗、流泪、咳痰、大小便等方式将体内毒素排出。额外的排毒都是给身体增加负担。

人体在没有重大疾病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是相对平衡的,即使有一些波动,也可以通过既有的机制恢复到正常状态。

要减轻肝、肾这两个主要解毒器官的负担,应该从减少毒素的摄入入手,例如不要滥用药物,别滥吃“排毒养颜”保健品。

若真要想排毒养生,最好的方法是坚持清淡饮食和适当运动。平时睡好、吃好、锻炼好、心情好,这样身体就会慢慢变得好起来。可有意识地多吃水果蔬菜,同时,尽可能少吃烘焙煎炸食品。

请记住,想排毒

健康饮食+运动最重要!

别再被坑了!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

“排毒养生”可信吗?

戳穿医学的谎言

毒是什么?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进入肌体后,能与肌体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进而干扰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简单地理解,毒就是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物质。

常见的煤气泄漏导致煤气中毒,冬天生炉子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农村的喷洒农药出现有机磷中毒。显然,这些是有毒的气体或物质进入人体造成的伤害。

医学上常见的中毒有酸中毒、碱中毒、水中毒、尿毒症等。有的吃耗子药自杀,有人服过量安眠药自杀,这些也叫服毒自杀。

以上这些都医学专业的问题,其中中毒的机理更是复杂,普通的老百姓可能没有能力理解和解决。

而,现在比较困扰大众的是,一些养生类的节目中,专家们不厌其烦,不遗余力地向大众强调,毒对人体的危害是多么的普遍,多么的严重。

导致人体中毒的因素无处不在,空气的污染、食品的安全、环境污染、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有毒;人体中毒的表现数不胜数,面部长斑、皮肤衰老、肥胖、失眠、口臭、便秘、癌症、各种疾病等等;排毒对人体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好像人们整天生活在毒的海洋之中,惶惶不可终日,总感觉不赶紧排毒就会出大事,不天天排毒就不能维持健康似的。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专家的排毒绝招,有的天天吃红薯,有的天天吃绿豆,有的天天吃泻药,有的天天刮痧,有的天天拨罐,有的天天桑拿等等。

这些在医生眼中看来有点儿荒谬的言论,在虔诚的老百姓那儿却成了法宝。个中缘由,不得不使我们这些“医生”好好反省一番。

对于养生排毒,大家需要明确的有以下几点。

1

对于各种毒的来源,如食品、空气、环境等,这不是我们能解决的事,要靠政府的力量和全社会的努力,比如提高道德水平,加强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等。

专家们列举的一些中毒的表现,如色斑、皮肤衰老、肥胖、便秘等,这些都是疾病的症状,需要找医生判断和解决,并不是自己有能力解决的事。

仅就色斑而言,有的可能是严重的疾病,如红斑狼疮;有的可能是特殊生理时期的表现,如妊娠斑;有的可能是衰老的征象,如老年斑。

也就是说,仅仅靠自己从养生专家们那里听来的方法不可能真正解决,或者是这些问题根本不用解决,所以不要耽误功夫了,以免引发更棘手的问题。

3

只要人体没有疾病,本身是健康状态,就不会有所谓的“毒”的可能。

比如说,每天有一次正常的大便,每天有毫升的尿量,能正常地出汗,人体每天产生的代谢废物就可以排出体外,也就不会产生对人体毒害作用的“毒”。

如果这些有异常,那就是疾病状态,必须医生才能解决,自己也不可能解决。

比如,尿量减少,那是很严重的疾病,如肾功能衰竭等,治疗起来也非常复杂,必须到肾病专科就诊。

4

长期大量地吃某一种东西,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这才有可能真的会“中毒”。

比如长期大量吃红薯,有的人会出现反酸、烧心、胃痛等症状,因为红薯含糖量高,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引起胃病。

5

自己盲目地长期服用泻药,会破坏肠胃道的功能,影响消化。不仅会导致人体营养不良,而且会导致肠道的疾病,如结肠、直肠的炎症、息肉,甚至是癌症等等。

6

对于所有这些与毒有关的因素,我们能做的就是强壮身体,保护正气。

《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且在同样真正有毒的环境下,强壮的人耐受力也会强一些,比虚弱的人肯定会多活几天。

坚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的作息规律等,是维护健康,强壮正气的基础。而过于刻意地养生排毒,做得太多,可能适得其反,这也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过犹不及”啊。

时髦“排毒”,小心结肠黑变病

时髦“排毒”,小心结肠黑变病

文/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陶双友主任医师

“排毒”多半是个美丽的谎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某些人看来,人体俨然成了一个“制毒”工厂。君不见,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上,“排毒”广告铺天盖地,“排毒减肥”、“排毒通便”、“排毒养生”,似乎“排毒”就能健康、“排毒”就能美丽。“排毒”理念多么具有心理诱惑性,可“排毒”却让不少不知情者为此付出了代价。

小丽是省内一所重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学新生入学时,她的各项生理指标和体检指标完全正常。然而入学一年后,在寝室同学的鼓动与示范下,爱美的她接受了“排毒”减肥的建议,连续服用某排毒减肥产品达半年以上,结果“肥”倒是减下来了,但气短、乏力、心悸、食欲差等症状也伴随而至。更烦人的是,由此引发了继发性便秘,不吃药根本就不能自主地解大便,到医院作肠镜检查,医生说小丽患有严重的结肠黑变病。

下水道腐蚀与结肠黑变病

下水道系统是城市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水道通畅可以给我们带走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多种废物。然而,如果我们使用或者保养不当,任由各种油污、酸水或碱水、饭渣、沙尘等随意排放,久而久之,就会对下水道的管壁造成腐蚀破坏,甚至污物在管壁上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

人的结肠功能与下水道的功能其实是相似的,肠壁光滑通畅、蠕动功能正常,有利于各种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从而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壁损伤,废物在肠壁上沉积,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则不利于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而影响人体健康。

现今市面畅销的各种排毒产品,大多以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的中药,如大黄、番泻叶、芦荟、决明子、虎杖等为主要原料,通过蒽醌类化合物产生的化学刺激,促进结肠蠕动,从而引起排便。这种排毒实则是“拉”、“泄”,是腹泻,在排出粪便等废物的同时,把电解质、水、营养物质也一起排出。久之,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及肠道蠕动功能减弱,造成肠道黏膜功能损伤和肠道生态环境的破坏,深棕色的蒽醌类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肠壁上被吸收并沉积。

在肠镜下,可见大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豹皮状改变,有斑点状、黑褐色色素沉着,可累及部分肠段或全部大肠,即出现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可防难治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肠病,具有非炎症性、可逆性的特点,以便秘、腹泻、腹痛、腹胀、肛门坠胀为临床特征。目前多认为本病与长期服用泻药,特别是与刺激性蒽醌类泻药的滥用有关。本病大体为良性病变,但也有学者观察到,该病病人中大肠癌和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较高,故应引起重视。

目前市面较流行的“排毒”理念及相关产品,商业性宣传成分居多,消费者应保持清醒头脑,多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为佳。

专家简介

陶双友

博士,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医内科学消化病方向硕士、脑血管病(中风病)方向博士毕业,先后师从于全国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张小萍教授和周福生教授、中医脑病专家刘茂才教授。熟练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口腔溃疡、肝炎、肝硬化、顽固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炎、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睡眠障碍、头晕、头痛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多种疑难杂症。

擅长使用中医膏方,辨证调理妇儿、老人以及产后、久病、亚健康等多种虚证。

免责申明:本文小编鄢老师,来源于网络,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谅解,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yy/7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