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认识
一、病因与分类
痛风是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因体内嘌呤代谢异常,使血中的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含量增高。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
1.原发性痛风
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
2.继发性痛风
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二、主要临床表现
1.无症状期
仅有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增高而无症状,称为高尿酸血症。此期间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乃至终生,但多数伴随年龄增加和血尿酸水平增高而发病。
2.急性关节炎期
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
(1)大多数于夜间或凌晨突发关节痛,约24~48小时达到高峰;
(2)好发部位是足拇指和第一跖趾关节的单关节处,也可发生于非关节部位;
(3)初发痛风者症状常在3~10天自行缓解,受累关节皮肤脱屑,发作间歇期全无症状;
(4)可有发热,血白细胞增高,血尿酸增高。
3.慢性关节炎期
痛风者若不加以预防和治疗,常常频繁发作,致骨、软骨的破坏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和变形。严重时形成多处痛风石和瘘管,并在周围形成慢性肉芽肿,不易愈合。
4.肾脏病变
(1)慢性尿酸盐肾病: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结石:结石较小者呈砂砾状随尿排出,可无症状;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和积水等。
(3)急性尿酸性肾病: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晶体。
用药治疗
一、西药治疗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1)秋水仙碱
功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药物。主要是消炎,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的消炎作用。
服用方法:初始口服剂量为1毫克, 随后每次0.5毫克,1~2小时1次, 24小时内总量不得超过4毫克,直到症状缓解。
注意事项: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驱症状,症状出现时即行停药。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老年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肾、胃肠道血小板、骨髓造血功能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布洛芬(芬必得、异丁苯丙酸、拔怒风、炎痛停)
功效:抗炎、解热、镇痛
服用方法:口服,每次0.2~0.4克,每日3次,餐后服。
注意事项:有心功能不全史的病人应慎用,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并作严密监护。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也应慎用。哮喘、鼻息肉综合征患者、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用药期间如出现胃肠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视力障碍,血象异常以及过敏反应等情况,应立即停药。
2.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
(1)苯溴马隆
功效:排尿酸
服用方法:口服,每次25~毫克,每日1次。
注意事项:与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吡嗪酰胺同服可减弱本品作用。
(2)丙磺舒(羧苯磺胺)
功效:可缓解或防止尿酸盐结节的生成,减少关节的损伤,亦可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溶解。
服用方法:口服,初始剂量为0.25克,每日2次,2周后可逐渐增加剂量。
注意事项:少数病人可见胃肠道反应、皮疹、发热。治疗初期可使痛风发作加重。肾功能低下,对碘胺类药过敏者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伴有肿瘤的高尿酸血症者,或使用溶解细胞的抗癌药,放射治疗患者,均不宜使用。
(3)别嘌醇(通益风宁、痛风立克)
功效: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服用方法:口服,每次毫克,每日2~4次,最大剂量每日可至毫克,待血尿酸降至微摩尔/升以下,则可减量至能维持此水平的适宜剂量。
注意事项:若有肾功能不全,该药剂量应减半。用药期间宜多饮水,服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每日3~6克。不宜与氯化钙、维生素C、磷酸钾(或钠)同服,忌与布美他尼、呋塞米、美加明及吡嗪酰胺合用。
3.温馨提示:痛风药物治疗中可能发生的5个误区:
误区1:急性发作时用大量抗生素
误区2:急性发作时单用降尿酸药治疗
误区3: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误区4:一旦尿酸增高就服降尿酸药
误区5:肾损害者仍继续使用排尿酸药
二、中药治疗
1.痛风定胶囊
功效与主治:清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定痛。用于湿热所致的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
服用方法:口服,3~4粒/次,3次/日。
2.痛风舒胶囊
功效与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痛风病;
服用方法: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
3.新癀片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适用于痛风、痛风关节炎和多种炎症等;
服用方法:口服,一次2~4片,一日3次,外用,用冷开水调化,敷患处。
三、联合用药
1.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功效与主治:秋水仙碱对本病有特效,能够减少引起疼痛发作的炎症因子,因而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一旦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应尽早使用。应注意秋水仙碱毒性很大,对有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白细胞减少、消化性溃疡者禁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但其作用的环节与秋水仙碱不同,因此两者联用能够互相补充,增强疗效,主要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
注意事项: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禁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因其可诱发消化道出血。
2.别嘌醇+碳酸氢钠(小苏打)
功效与主治:别嘌醇能够减少尿酸的生成,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适、皮疹、发热、肝功能损伤,因此对明显肾功能不全者剂量应减半。小苏打片是碳酸氢钠,能够碱化尿液,减少尿酸盐结晶的形成。因而上述两种药物联合适用于肾功能减退及每日尿酸排出量高于毫克者,针对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
调理与保健
一、日常调理
(1)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鱼虾类、肉类、豆制品、酵母等);
(2)禁酒(含啤酒);
(3)适当运动,防止肥胖;
(4)多饮水,每天在毫升以上,增加尿酸排泄;
(5)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
(6)避免诱发因素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二、预防保健
1.生活方面
(1)保持正常体重,不要刻意增肥或者减肥;
(2)可每晚用热水泡脚,这样对全身都是放松,也可以刺激脚底穴位;
2.饮食方面
(1)注意高嘌呤的食物,比如烧烤、海鲜、肉汤、动物内脏和豆制品等等;
(2)多喝水,促进排尿。每天的饮水量应该在2~3L;
(3)切勿时常出现饮酒过量的情况。
药店人
痛风患者正确的饮食组成、减肥、运动规划比一般人更重要。随着痛风的年轻化趋势,人们应当注意好饮食与作息,劳逸结合。最后,动动手指头,将这个“痛风全了解”分享出去,让你的父母、亲人、朋友可以多留心。
由第一药店?药店人综合整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