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代谢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以尿酸增高为显著标志之一。最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痛风患者的人数和发病率都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已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代谢疾病了。
多见于体形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期后妇女。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其患病率逐渐上升。
1痛风的分类1---原发性痛风
多有遗传性,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10%~20%。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盐(PRPP)合成酶活性亢进。原发性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具体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应排除肾脏器质性疾病。
2---继发性痛风
指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计数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和癌症等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加速,使核酸转换增加,造成尿酸产生增多。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破坏,核酸转换也增加,导致尿酸产生增多。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铅中毒和高血压晚期等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可使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烟酸等,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另外,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免疫抑制剂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有关。
2痛风病的症状1---急性发作期/急性关节炎期
常在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呈剧痛,体征类似于急性感染,有肿胀,局部发热,红及明显触痛等。
患者常常会在半夜,因为脚趾、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肘关节等处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而被痛醒。并且患者会发现,这些关节的正常功能有了明显的障碍。测量体温时会发现温度有升高。
此时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给予一定要的消炎止痛药物。
2---痛风间歇期
这个阶段主要表现在尿酸持续增高不下.所谓间歇就是时不时发生痛风的症状,一般为几个月至一年。
3---痛风慢性期
这个阶段的尿酸盐在关节处的尿酸盐结晶过多,并且发生的炎症.此时产生大量的痛风石,此时痛风频繁发作,身体部位开始出现痛风石。
4---痛风晚期
随着炎症的反复发作,使病变越来越加重,痛风石增大,严重影响关节功能,肾功能也开始受损。
艾热灸调理痛风的功效穴位:曲池穴、阳池穴和足三里,中脘,神阙,关元,肾俞,腰阳关。
1,曲池穴
取该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池穴位于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2,阳池穴
阳池穴准确位置位于人体手腕关节背面,第4掌骨向上到腕关节横纹处有一凹陷处,简单来说就是腕背横纹中点就是阳池穴的具体位置。
经常按摩阳池穴能够治疗女性手脚冰凉、头痛、耳聋等疾病。
3,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是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我们在寻找穴时,可以以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当然,配合小编为各位提供的足三里穴位位置图更能让你找到这个穴位。
4,中脘
5,神阙
6,关元
7,肾俞
8,腰阳关
3痛风治疗小贴士1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要抑制尿酸的过多积累,就要想办法控制源头。对于一切富含嘌呤的食物都要限制食用,比如动物的内脏、海鲜、豆制品等等。
2啤酒是靠谷物发酵而成的,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嘌呤。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爱好喝啤酒的人容易得痛风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那些喜欢喝啤酒就着海鲜的人,经常采取这样的饮食搭配,诱发痛风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因此患有痛风的病人要严格禁止啤酒的摄入。而其他的酒类中也有或多或少的嘌呤,也应禁止饮用。
3肥胖已经被证实与痛风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痛风患者要适当地采取运动,科学地锻炼身体,同时限制食物热量的摄入,以避免发胖。
4我们人体其实有着一定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就像细小的尿路结石,如果多喝水、多跳一跳,有很大的可能性这些结石就能够排出体外。为了要排出体内过多的尿酸,要鼓励患者多喝水,每天喝多于毫升的开水,千万不要喝饮料。水能帮助新陈代谢,使尿酸排出。
赞赏
长按白芷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