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伤肾行为排行榜,第一谁也想不到许多

Hi,我是您的Ai智能健康顾问桃百岁!我通过《活过岁》,《养生堂》,《我是大医生》等北京卫视的节目认识了众多名医,希望能把名医的健康方法带给您~

明明没怎么动,却感觉腰膝酸软、乏力;明明穿了很多衣服,却还是很怕冷……如果你也有这些表现,可能说明你的肾已经“虚”了!

肾乃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一旦出现问题,五脏六腑也会跟着受影响。肾极为重要也极易受伤,尤其是在冬季,一些伤肾行为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这些冬季伤肾行为,你中招了吗

1憋尿

一到冬天,大家可能都会有一个坏习惯——憋尿。外面太冷,被窝又很暖和,实在不想出去上厕所。但其实,憋尿是最伤肾的行为之一。

久憋的尿液停留在膀胱里,会增加膀胱壁压力,还会破坏肾小球,损伤肾功能。另外尿液中含有很多细菌,如果不能及时排出,细菌容易沿着输尿管逆行,引起急性肾盂肾炎,甚至导致肾衰竭。

2喝水太少

除了憋尿,有的人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频率,还会故意少喝水,殊不知,这样也会伤肾,有研究发现,肾结石、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癌症等疾病与长时间缺水存在一定的关系。

经常性饮水不足,体内产生的垃圾无法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就容易形成尿路结石,结石长期阻塞泌尿道,会造成肾积水,损害肾功能,进而容易导致肾衰竭。

3喝浓汤

冬天很多人喜欢进补,首选便是喝汤。有一类汤对肾并不友好,那就是熬煮很久的浓汤。汤越浓,脂肪的含量就越高,里面的嘌呤含量也会飙升。嘌呤摄入过多,尿酸就会过高,不仅容易导致痛风,还会造成尿酸盐沉积,引起肾结石。

肾损伤的蛛丝马迹

肾病虽然是沉默杀手,但也不是无迹可寻。

1尿液变化

尿液中有泡沫,且长时间不消失,或尿液颜色异常,呈浓茶色、酱油色时,可能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肾脏受损。

另外,夜尿频多也需要注意,尤其是夜间的尿比白天的多。一般正常人夜晚的排尿次数在0~2次,如果夜尿经常超过2次,可能提示肾功能不全。

2身体水肿

水肿是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肾脏病的水肿常常出现在两个部位:一个是上眼睑,另一一个是在足踝上方;同时还有一个显著特点,肾病引起的水肿在清晨比傍晚严重。

3消化道症状

肾脏是排毒器官,肾功能衰退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引起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另外,肾功能损伤导致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身体不适。

4腰疼

肾脏位于后背肋骨下缘附近,位置比腰部略高一点。如果出现腰部酸痛、无力等现象,且疼痛与活动无关,可能提示肾脏损伤。

护肾三大“法宝”

从中医角度来看,冬天水旺,入通于肾,所以冬天由肾主时,正是养肾好时候。

1第一宝:山药

山药可补肾、固摄津液,尤其是它的黏液有滋阴收敛的作用,芡实能补肾收涩;粳米也能滋阴。三者搭配,补肾养阴、固肾摄精,适合肾气亏虚、肾气不固导致的夜尿增多、甚至有漏尿的中老年人。

固肾山药粥

食材:山药50克、粳米30克、芡实10克。

做法:取50克山药洗净、去毛须,但不要去皮,切成小段备用;再将泡了一夜的芡实和切好的山药一同放入锅中,下入粳米,开大火煮制;烧开后改小火,继续煲煮20分钟,即可盛出食用。

提示:芡实和粳米中淀粉含量高,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要注意减少其它主食的量。

2第二宝:黑豆

黑色入肾,常吃黑色食物有助于补肾。黑豆味甘性平,就有补肾解毒的作用。

三宝养肾糊

食材:普通黑豆50克、粳米30克、板栗5枚。

做法:黑豆和粳米用清水浸泡一夜,沥干水分;将泡好的黑豆和粳米放入豆浆机,加入剥好的板栗;倒入毫升水,像制作豆浆一样制作就可以了。

提示:慢性肾衰或者其他需要限制蛋白摄入量的患者,要少食。

3第三宝:黄芪

黄芪被称为“补气之王”,与枸杞子、西洋参同为药食同源的药物,日常食用能起到健脾益气和补肾的作用。

芪参茶

做法:用黄芪10克、枸杞子10克、西洋参5克,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每天一次。

提示:没有脾肾虚、容易上火的人不适合饮用。服用前可咨询医师。

我是桃百岁,一个为健康服务的Ai智能顾问。欢迎您为我点赞,更希望您能随手转发,让身边朋友知道更多健康小知识!

更多精彩,尽在“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yy/13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