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的 据说,酵素是一种信仰,起源于日本。它能瘦身美容,能排毒养颜,能治病防病……制作酵素也很简单:跟腌咸菜一样,把水果切块搅在一起,密封放三个月,拿出来就能吃……
酵素不过是一种酶,根本没卵用。看看这简单制作的过程也应该明白,“水果酵素”只是一种复杂混合物。
酵素除了没有营养,什么细菌都有。
2、冬虫夏草神话?假的
据说,冬虫夏草含有某种特殊成分——什么虫草酸、虫草素、虫XX——很牛……
所谓的特殊成分——虫草酸——只是一种很常见的药物叫甘露醇,非常便宜。
其实冬虫夏草一点都不神秘,它只是在虫子的身体上,寄生了一种真菌而已。其营养价值实际上就是,虫子的尸体再加上真菌……
3、何首乌能治降血脂,降胆固醇,防便秘?假的
据说,何首乌含有卵磷脂,以及大黄酚、大黄素和大黄酸等恩昆物质,能与胆固醇结合,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重吸收,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人型结核菌等也有抑制作用。何首乌所含大黄酚还能促进肠道运动,防止便秘。
年7月,国家食药监连着发了两个通知,指出何首乌带来的风险,规定:保健食品中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g,制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3.0g,而且绝对不能长期服用!
何首乌所有疗效都没明确临床证据,却能造成大量的肝损患者。
4、阿胶有治贫血的功效?假的
据说,人一贫血,就得吃阿胶或者红枣补补。
阿胶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特没用,还不如吃鸡蛋有营养。
现在有一些假的阿胶会用猪皮、牛皮等的皮革下脚料。皮革下脚料就比较麻烦了,做皮鞋的那种皮革,在处理的时候就会加一些化学物质,含重金属的颜料来做处理,那么其中残存重金属含量就会比较高,所以吃这种用皮革下脚料做的阿胶就会导致慢性的重金属中毒了,对身体就会有害处。
5、一棵包治百病的板蓝根?假的
据说,板蓝根包治百病。很多人有病就吃板蓝根,没病也吃板蓝根,觉得它不仅能治病,还能预防疾病,简直无所不能。
凡是你觉得是板蓝根治好的病,基本都跟它没啥关系,就算你不吃药也会自己好起来。
如果多吃板蓝根,你的肾会功能不全,你的消化道会大出血,你还会得黄疸……
6、上火喝凉茶?假的
“怕上火,喝凉茶”这广告已经火到不能再火了……
凉茶对上火有疗效?现在没人能证明。唯一确定的是,凉茶里的一种成分是真有毒,叫夏枯草。这东西不仅有肝毒性,还会伤害你的免疫系统。
凉茶喝得过了度,你的肝就毁了。
7、安宫牛黄丸能起死回生?假的
据说,当年有个脑死亡的人,吃了安宫牛黄丸,突然就醒了!在某宝上,两粒装的安宫牛黄丸要卖元……
安宫牛黄丸里面有两味药很毒,一个是雄黄,一个是朱砂。雄黄的化学成份中有砷,朱砂的化学成份有汞,砷和汞在毒物学中都属于重金属,所以你吃了安宫牛黄丸就有导致慢性重金属中毒的危险,在临床上也的确有人因为吃了安宫牛黄丸,结果汞中毒导致肾脏损伤。
常吃这俩东西,等着重金属中毒吧。
8、荔枝核煮水根治糖尿病?假的
据说,准备木瓜子颗、荔枝核50颗、元肉骨骨50颗,煎服两大碗,每日中午、晚上各服一碗,连服20服,糖尿病就会痊愈,而且永不复发……
荔枝核的确可以“降糖活性”,不过那只是理论上的说法,还处于动物药理的初步阶段,并不足以证明它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况且在实验中用的粉碎萃取等操作和家里简单的煮水也有很大差别。
如果糖尿病人信了这个偏方,还中断常规治疗,结果只能是死……
9、银杏叶泡茶能降血压?假的
据说,银杏叶泡茶有奇效。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哮喘神马的都能治好……
银杏叶所含银杏酸有毒。银杏毒素会使人可出现发烧、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博微弱,甚者昏迷不醒。
如果迷信天然,检银杏叶熬汤或泡茶,有可能引起中毒,孕妇喝了会早产,分娩时会大出血,总之千万别口服银杏叶。
10、胡萝卜素能防癌?假的
传统观念认为,补充胡萝卜素不仅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白内障发生,还能防癌。
营养专家分析:补充生理剂量5毫克/日的胡萝卜素的确有抑癌作用。摄入过量胡萝卜素会阻止维生素A与相应受体结合,进而阻止肿瘤抑制基因的转化,其结果便不是抑癌而是走向反面。
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胡萝卜、西红柿榨汁,情绪会越来越烦躁,脸会越来越黄,梦话越来越多,患癌概率会越来越高……
11、排毒养颜胶囊有用?假的
据说,吃了它们,人会变美……
我们人体已经有肝脏、肾脏用来解毒排毒,并不需要说再吃什么特殊的东西来进行排毒解毒的。如果盲目服用这种所谓能够排毒解毒的药物,反而增加肝和肾的负担,对它们造成损害。
这些排毒胶囊大多是泻药,多吃会便秘,会伤肝,会伤肾。
12、艾草是神药?假的
据说,身边很多女性朋友总是视艾草为神药,每个月都要喝几次。客家民间认为艾草“祛风暖胃、清热解毒”,对女性更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理月经等等”,所以艾草鸡汤已成为客家人餐桌上的家常菜,滋补营养菜,更是客家女人坐月子必不可少的。
艾草有毒。有些人认为化学药可怕,草药纯天然安全,其实植物中就含很多的化学成分。艾蒿挥发油中已分析出过百种化学成分:α-蒎烯、β-蒎烯、水芹烯、柠檬烯、1,8桉叶素、蒿醇、龙脑、樟脑、石竹烯、氧化石竹烯、香酚、香苇醇、蓝桉醇、青蒿酮、侧柏酮、乙酸龙脑酯、薄荷醇、马鞭草烯、松油醇等等……
口服大量艾草,30分钟之内就会中毒:喉头干渴、恶心、呕吐,继而全身无力、头晕、耳鸣、四肢震颤,严重者命都可能没了。孕妇可致出血或流产。慢性中毒有感觉过敏、共济失调、幻想、神经炎、癫痫样痉挛等症状。
13、吃素健康?假的
据说素食者比吃荤腥的人更长寿,看上去也更年轻,更有活力……
人一定要均衡饮食。你只吃素,不吃荤,那你就有可能缺锰。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锰元素人体很难吸收,只有肉类食物中所含的锰元素容易被人体吸收。缺锰不但影响骨骼发育,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且会引起周身骨痛、乏力、驼背、骨折等疾病。
尤其是女性,千万注意别只吃素,因为雌激素水平降低,这辈子都别想好了……想生孩子的女性只吃素,孩子可能怀不上!青春花季少女只吃素,长大肯定是平胸!更年期妇女只吃素,不仅会加剧更年期症状,还会骨质疏松,轻者骨密度降低,重者骨折!
错误的养生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但市民总是盲目认为“疲劳就是肾虚”、“补肾就能增强功能”。市面上各种补肾护肾的广告眼花缭乱,盲目服用补肾保健品、药品的大有人在,甚至还有人简单地认为“吃腰子补腰子”。专家强调:世上没有一种药物或保健品可以立竿见影提高肾功能,不增加肾脏负担就是很好的保护。错误地补肾护肾只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针对市民在日常护肾、补肾中存在的诸多误区,专家提醒,其实肾病可防可治,关爱肾脏还应遵从医生指导。
误区一:补肾保健品暗示能“增强功能”
最近,记者在网上看到形形色色的号称能“保肾”、“护肾”、“补肾”的保健品,还纷纷打着“壮腰补肾”、“补肾补精”的旗号。在一些广告语中,甚至还直接点明“肾好,你好我也好,才能大家好”、“让男人重振雄风”之类的暗示性语言,以宣传功效。也因此,不少人以为,肾脏就是影响男性的功能的主要器官,肾虚就会功能不好。吃了补肾药,就能补肾增强功能。
专家纠正:不增加肾脏负担才能护肾
针对目前市场上很多“补肾”产品的广告常常误导市民,甚至让人误以为:补肾产品就是“增强功能药”,还能“一吃就灵”。梅长林教授说,其实世界上并没有一种药物或保健品是可以马上提高肾功能的。相反,日常生活中不增加肾脏的负担,才是真正的“保肾”、“护肾”。
一些人由于心理因素出现了功能减退,在吃了补肾药后,在自信心的作用下,可能出现了改善的结果,于是认为补肾药起到了作用。其实,对于真正有器质病变的患者来说,不治疗,再怎么“增强功能补肾”都不会产生什么作用的。
误区二:腰酸乏力、头晕耳鸣就想“补肾”
在医院肾脏科门诊中,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因为腰酸乏力、头晕耳鸣、神疲健忘等来求治,并提出要求,想要“补肾”。有的病人还轻易听信了不法广告中的宣传,随意买药,盲目补肾,出现了不良反应后才来就诊。
专家纠正:补肾还需分肾阴虚、肾阳虚
专家分析说,这些病人往往以为只要把肾补好了,其他一切问题都能解决。其实,市民误认为肾病即是肾虚,把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混为一谈。肾虚主要是功能低下、营养缺乏的结果,会表现出与肾相关的机能减退,比如思维迟缓、功能低下、容易骨折、贫血、憋不住尿、腰腿发软等,这些都是中年人常见情况,但并不能一概而论,出现上述症状就肯定是肾虚所致。
误区三:年轻人不会得肾病
半年前,25岁的小王开始出现头晕,血压升高。他自行服用降压片,并没引起重视。
就在一周前,小王突然视物模糊,剧烈头痛还伴有双下肢浮肿和恶心呕吐。到医院测量血压,竟然高达/毫米汞柱!再进一步检查,原来是肾性高血压!
如今,不少像小王这样的白领都认为自己年纪轻,经常忙于应酬,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虽然也会感到疲惫,但自以为年轻体健,也不在意。他们往往觉得肾虚、肾病总是40岁之后的中年人才会得的病,也未加以重视,更忽略了每年的体检,发现时已是肾病晚期。
专家纠正:勿忽视肾脏“求救信号”
一些年轻白领经常日夜颠倒,且喜欢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导致营养过剩。海鲜配啤酒的饮食方法也易诱发痛风性肾病。在医院门诊,目前30岁左右的痛风性肾病患者有所增加,且以男性为主。专家提醒年轻人,一旦发现血压高,就要快去查查肾。此外,尿频、尿急、尿痛,小便带血、泡沫增多,眼皮、下肢水肿,夜尿次数增多,腰腹酸痛等,这很可能就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专家指出,疲劳和年龄都不是界定补肾的标准。本来不需要补肾的人吃了补肾药,不但营养物质不能被补上,还给脏器平添了排毒负担。如在感冒的急性期服用了补肾的山茱萸、熟地等,则会导致病情加重,缠绵难愈,故而中医会说“是药三分毒”。补肾药对脾胃不好的人也有伤害,如单纯补肾不但吸收不了,反而可能出现腹泻等副作用。另外,补肾还要慎重,不同原因引起的肾病补法不同。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方面。补肾要根据肾阳虚或肾阴虚对症下药,如果用反了,比如:肾阴虚的病人吃了补肾阳虚的药,就会出现症状加重现象,像周身发热、头晕脑涨、耳痛咽肿等。
误区四:肾虚、保肾只是男人的事
不少人认为补肾、保肾就是男人的事,女人们往往放松警惕。其实不然,事实上,女性才是肾病高发的人群,肾病与女性关系更大。
专家纠正:女性不可乱服减肥偏方
职业女性长时间过度紧张、疲劳,承受的压力和经受的劳累日益增多。同时,女性的自身免疫力相对于男性而言,本身就低,存在更易感的因素。专家指出,不少爱美女性为了身材苗条,盲目追求减肥偏方秘方,乱吃减肥药,对肾脏损害也大。而女性的特殊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也决定了女性更易患肾病,特别是肾盂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专家提醒,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防止感冒、腹泻、扁桃体炎症,以免诱发或加重肾脏损害,切忌自行服药。驾车女性可能经常有憋尿情况,要注意勿长时间开车,减少过多吃过于辛辣的食物。
误区五:肾病患者不能正常怀孕
李小姐最近有点烦,医院被查出患有早期肾病综合症后,她一直不敢和丈夫过夫妻生活。夫妻两人原本打算生个“牛宝宝”的计划也被暂时搁浅。除了肾病患者,不少肾虚的男女都担心:能不能过正常夫妻生活?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还能个健康宝宝吗?
专家纠正:怀孕要医生“保驾护航”
专家认为,适当夫妻生活对夫妻感情和健康都有益处。但即便是身体健康者,夫妻生活也不能过度。过度有害健康,更何况是肾炎患者。一般情况下,肾病患者能过夫妻生活,但应适度,并根据病情适当减少夫妻生活。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养生方法其实也是需要看方法的。现在有很多人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去肆意的宣传,而其实效果并非那样好。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知道正确的养生方法哦。
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