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桑树,产量丰富。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功效。
宋代,某日严山寺来一游僧,身体瘦弱且胃口极差,每夜一上床入寐就浑身是汗,醒后衣衫尽湿,甚至被单、草席皆湿,20年来多方求医皆无效。一日,严山寺的监寺和尚知道了游僧的病情后,便说:“不要灰心,我有一祖传验方治你的病保证管用,还不花你分文。”翌日,天刚亮,监寺和尚就带着游僧来到桑树下,趁晨露未干时,采摘了一把桑叶带回寺中。叮嘱游僧焙干研末后每次服二钱,空腹时用米汤冲服,每日1次。连服3日后,缠绵20年的沉疴竟然痊愈了,游僧与寺中众和尚无不惊奇。
古今典籍证明,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桑叶,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茶饮之源。
桑叶的药用
中医功效
1.甘、苦,寒。归经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中国药典》
2.苦甘,寒。入肺、肝经。祛风清热,凉血明目。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中药大辞典》
3.代茶止消渴。——《本草备要》
4.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唐本草》
作用1:降血糖桑叶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
一是通过生物碱DNJ(1-脱氧野尻霉素)对二糖类分解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小肠对双糖的吸收,降低食后血糖的高峰值(Kimura,);二是通过桑叶生物碱fagomine及桑叶多糖促进β细胞分必胰岛素,而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以及改善糖代谢,最终达到降血糖的效果(陈福君等,)。
作用2:降脂、抗粥样硬化桑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血清脂质升高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可降低血脂,抑制有害过氧化物的生成。
桑叶提取物具有较明显的降低血脂的作用,桑叶中含有植物甾醇、黄酮及异黄酮。可以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黄酮还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强化毛细血管,改善心脏及肝脏功能。
作用3:降压桑叶具有清热散风、降压明目之功效,对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保健作用。
作用4:抗炎本草记载,桑叶具有清热解表作用,桑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与祛风、清热功效相符。
作用5:抗肿瘤研究表明,桑叶液能够有效促进乳腺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影响其细胞周期的分布、抑制乳腺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对其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可以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的目的,最终制约肿瘤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