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代谢异常致使血液中尿酸水平上升,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周围组织而引发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急性发作时患者关节可产生剧烈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西药治疗虽能一定程度缓解症状,但易引发胃部不适等诸多不良反应。中药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脾虚湿热型),获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医院门诊患者43例,男29例,女14例;患者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热型;急性关节炎发作大于等于1次,且1天内达到发作高峰。
排除以下情况:①继发性痛风;②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③牛皮癣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④孕妇、哺乳期妇女。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
多为单关节炎,急性期起病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可有渗液,伴有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及X线确诊。
中医诊断
脾虚湿热型症状:下肢小关节突然发痛、肿胀、灼热,局部灼热可触及,遇冷则舒,口渴,心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土茯苓
治疗方法
处方:土茯苓50克,薏苡仁、萆薢各30克,泽兰15克,地龙、赤芍各12克,虎杖、桃仁、泽泻、威灵仙、白僵蚕各10克。
加减:关节严重红肿、灼热者,加知母12克,黄柏10克;患肢畏寒且漫肿者,加制附子10克,细辛3克;局部血瘀,关节刺痛者,加红花10克;剧烈疼痛者,加白芍30克;关节僵硬者,加王不留行、炮山甲各15克。
方法:水煎取药液毫升,分3次服,每天1剂。
治疗期间联合服用西药秋水仙碱治疗,用量遵医嘱。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严格戒酒并合理控制饮食。
治疗结果
共治疗43例患者,经服药1周,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均能得到改善,且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均有所缓解。
薏苡仁
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与遗传关系密切。40岁以上男性多发,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在发作期间通常较为典型,常在午夜足痛惊醒,疼痛呈咬噬、刀割样,对患者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白虎病”“历节风”“痹症”等范畴,多由自身血分受热,感风寒湿邪,为痰浊壅盛、湿热蕴结导致关节经络瘀阻,气血凝塞,治以利湿泻浊、清热解毒、散瘀通络为主要原则。本方通过将诸药联合使用,共奏活血化瘀、解毒泻浊、疏通经络、消肿泻火、通利关节、解痉止痛之功,利于尽快恢复关节功能,并缓解各相关临床症状。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脾虚湿热型),可显著改善实验室指标,改善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文字来源:医药星期三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彭海波周思初曹琤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