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医生在自家的厨房里,饭碗里的食物决定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因此老祖宗说:病从口入。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大家看看癌字,三张嘴吃出来的如山一样的疾病,是不是很有意思。
人需要的营养物质共有七大类,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它们和通过呼吸进入细胞的氧气一起,经过新陈代谢过程,转化为构成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因此七大要素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我曾经采用全静脉营养的方式帮助一位完全不能进食的食道癌病人,把患者每天需要的脂肪、蛋白质、糖、钾、钠、氯,计算好静脉输给他,仅仅延长了患者3个多月的生命,可见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重要性。
七大要素中的三种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给热能,比例如下:蛋白质10~15%,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60~70%。因此人日常也应该按照这个比例来进食。而现代人很多过度的摄入脂肪和蛋白质,或者是摄入比例失衡,增加了内脏的代谢负担,形成疾病,临床上的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都称为代谢性疾病,与人的不科学饮食密切相关。
国外研究发现:血型不同的人,消化能力是有差别的。
O型血消化脂肪的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乳制品、豆类和谷物食品的消化能力较差,因此糖尿病、高尿酸和痛风性肾病多集中在这一血型。这一类人比较喜欢食肉,所以体湿较大,此次疫情寒湿之气为病,所以O型人得病的最多,李文亮喜欢吃炸鸡和必胜客,体湿也比较大,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AB型的人胃酸分泌最少,所以消化功能最差,胃胀的患者比较多。A型血的人对谷物和植物蛋白的消化能力较强,患糖尿病和肾病的比例低,但是A型血对动物蛋白和脂肪的消化能力较差,适合偏素饮食,所以爱吃肉的A型血人胆囊炎,脂肪肝的发病率最高。B型血的人是杂食体质,今天想吃肉,明天想吃菜,什么都吃,但是B型血的人对鸡肉的代谢能力比较差,所以如果吃速生鸡较多,儿童容易早熟,男性容易得皮疹,女性容易得乳腺和卵巢疾病。
祖国医学认为中国人以五谷为养,黄皮肤五行属土,谷物成熟的时候颜色也金灿灿的,是谷物濡养着中国人。营养学也支持人进食应该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冥冥中自是自有定数的,中国人通常有32颗牙,4颗犬齿,磨牙和恒牙共28颗,犬齿是撕扯动物肌纤维用的,也在告诉我们素食和肉食的比例应该是7:1。由于当代人对肉食需求比较大,我们进食的肉类大部分都是速生肉,因此癌症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但是是否是越素越好呢?并非如此。
有的养生达人常年喝五谷粥,喝豆浆,吃藜米,摄入大量的植物蛋白,增加了肾脏的负担,会形成高尿酸血症或者是蛋白尿。一口鱼肉没吃,却痛风了,却肾坏了。
中国谚语讲:每天一个果,少上卫生所。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天吃一个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含量,纠正营养不良和保护肠道健康。但是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人每天吃大量的水果,水果普遍的含糖量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大量的糖加重了胰腺的负担,糖尿病的患病比例明显升高,而且人体在高糖的环境下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首当其冲的就是皮肤潮湿易长皮疹,肌肉疲劳无力。
八十年代之前的慢性病多是由于营养不良和生活环境较差造成的,肺结核、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风心病,疾病源于冷和饿。八十年代以后的慢性病大部分都是营养过剩造成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疾病源于撑和少动。
因此现在人进食,要求荤素比例合适,三餐前都有饿的感觉最好。要由你的胃告诉你该吃饭了,而不是食欲告诉你该吃饭了。
通源堂中医诊所休息时间周三全天,周四上午
工作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2: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