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某,男,惠州人,机关干部,年就诊。是王铁创老师通过外敷中药调理该类病症的代表性病例。
主诉症状:经常发作痛风,右侧下肢疼痛,脚趾关节为重,尿酸高,小便特别黄而味重。近一二十年服过很多进口药无效。
诊断分析:肝火旺、脾湿,肝脾功能下降造成肝脏解毒和肾脏代谢功能低下。
调理方法及效果:点腹部肝脾区穴位,连续外敷王老师研制的肝脾外敷中草药1个月,后自行回家敷药3个月,痛风未再复发。随访未复发。
病例解析:
痛风是沿海地区较高发的一类情况,“痛风”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典藉里,因其疼痛来得快如一阵风,故由此命名。痛风多在春秋季发生,属于关节炎的一种,是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
我们访谈了深圳御源堂技术负责人王槐玉老师,了解“王铁创点穴自然疗法”调理痛风的观念和方法:
王槐玉老师指出,痛风的根源在于肝和脾失调。具体来说,“肝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工厂,肝脏能把毒分解成碎末,然后给肾,肾跟过滤网一样,把碎末过滤。如果肝的解毒功能弱了,它就不能把大块的东西变成碎末,它就变成小块,或者干脆就大块直接给肾了,肾排不出去,这时候血液就被污染,产生结晶或者尿酸过高。为什么别人吃了海鲜这些高嘌吟的食物就不会引起尿酸高呢?不是这些食物不好,而是你的身体不能代谢这些含嘌吟的食物,不能将它们彻底地合成、分解成人体需要的能源,而且没完全分解后形成的尿酸,又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是你的肝脾功能下降造成的。”
“早年观察很多发生痛风的病人,都有肝火旺、脾湿的特征。尿酸晶的形成和肝热有密切的关系,肝热的人小便特别黄而味重,小便中尿酸晶的比例特别高。要想治好痛风,除了先忌一段时间这些高嘌吟的食物,更重要的是去修补和滋养肝脾,让它们能正常地运转、代谢以及排出代谢后的废物。我跟随王铁创老师学习,曾经从肾脏下手,发现走不通,经过很多次失败和再尝试,开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肝脾入手,进行点穴调理,才攻破痛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