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道理很简单,外治医理和用药与内治相同,只是给药方法、吸收途径不同而已。
近代研究认为,药物外治的吸收主要为经络传导、皮肤渗入和粘膜吸收三条途径。而俞穴-经络传导作用则是中医外治给药的重要理论基础。
中医学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开始采用将中草药施于皮肤、俞穴治疗疾病,形成了膏、散、酊、熏等固定剂型。它不仅在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等疾病局部用药上显示了明显疗效,而且对内科、妇科杂证的治疗也有显著的作用。与内服法相比,中药外用作用迅速,简、便、廉、验,使用安全,容易推广,毒副反应少,易为患者接受,尤其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症,或服药困难之病,更具优势。痛风的局部用药在临床上更显优势,因为它可以直达病所之浊瘀之毒,迅速达到泄浊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