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频繁发作,原来都是气温惹得祸

成都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320/4594528.html

痛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为痛风发作多发生在春夏和秋冬季节交替之时。可能与气温、气压及湿度改变有关,其中气温变化为主要因素。众所周知,尿酸钠溶解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在37摄氏度时,尿酸钠盐溶解度为umol/L,而在30摄氏度时,尿酸钠盐的溶解度为umol/L。

虽然人类属于恒温动物,但人体不同部分的温度有明显差别,例如在温度20摄氏度的环境中,人体上肢末端的体温只有28摄氏度,躯干体温可达36摄氏度。环境温度越低,人体四肢末梢的体温也越低。因此寒冷是诱发痛风发作并使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机构近年来针对气温对痛风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哈尔滨地区大样本痛风研究队列。比如,哈尔滨地区属于典型的北方寒冷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3.5摄氏度,与常住青岛(典型的海洋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的痛风患者相比,哈尔滨痛风患者痛风石和肾结石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痛风石19%对28%,肾结石10%对30%),提示气温对痛风的病情有很大影响。

不过,在温度更高的夏季,痛风也呈高发的态势。夏季的痛风高发与自然环境的温度关联似乎不大,主要是受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因为天气炎热,夏季人们的夜生活要相对丰富一些,熬夜之后,烤串和啤酒成了很多人夜宵的必备。

动物性食品本身嘌呤含量就比较高,烧烤后由于丢失了大量水分,嘌呤含量会明显增加,一般会递增1到2倍,烧烤类食品在腌制过程中添加调味品也会增长食物的嘌呤含量。一边是嘌呤摄入急剧增加,一边是熬夜可能引起分泌失调,如此则很可能导致尿酸波动,诱发痛风。

另外,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都有吹空调或吹风扇入睡的习惯,夜间的血液循环原本就比白天更慢,如果不注意四肢特别是足部的保暖,尿酸更容易在关节处结晶,提高痛风发作机率。夏天常吃冷饮也不利于脾胃,从而诱发或加重痛风病情。因此,痛风患者在夏天更应注意养生,避免气温等相关因素对痛风产生的影响。

以中药治疗为主

金玉堂中医诊所-关平:

关洪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jc/10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