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痛风患者逐日增多,并且是日益年轻化。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患者多于30~40岁以后发病,男性约占95%,女性多发生于绝经期后,但因特异酶缺陷者可在青少年发病。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当体内血尿酸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出现痛风的症状
一、痛风的分类
痛风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痛风
多有遗传性,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10%~20%。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原发性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具体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应排除肾脏器质性疾病。
2、继发性痛风
指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
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计数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和癌症等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加速,使核酸转换增加,造成尿酸产生增多。
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破坏,核酸转换也增加,导致尿酸产生增多。
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铅中毒和高血压晚期等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可使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
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烟酸等,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免疫抑制剂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有关。
二、痛风的症状及表现
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
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
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
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
2、间歇发作期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少数患者无间歇期,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
3、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关节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果。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廓,也常见于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及鹰嘴、跟腱和髌骨滑囊等部位。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皮下痛风石常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并存。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4、肾脏病变
(1)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结石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在泌尿系统沉积并形成结石。在痛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现于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结石较小者呈砂砾状随尿排出,可无症状;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和积水等。
(3)急性尿酸性肾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骤升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晶体。多由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即肿瘤溶解综合征)等继发原因引起。
痛风发作的时候很多人都无法忍受,而且痛风比较容易在夜间发作,这让很多患者都无法入眠,所以我们要了解痛风的相关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怎么预防痛风。
三、痛风发作的特点:
首先,痛风发作的时间是不固定的,每个人体质不同痛风持续的时间也不相同。痛风患者病症初发多为深夜,发病突然,严重者有红肿热痛等典型症状表现,其病发部位多在足下及手指关节处。而随着病症发展可同时或前后侵犯多个关节。首先是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疼痛在数天内达到峰值,随后可在一周内恢复消退。
其次,痛风患者在病发阶段时,其疼痛持续时间并不固定,每个病人之间都有差别。通常来说发作持续时间平均在3天左右,也有疼痛较短者一天内恢复,而最长的痛风病发可以持续一个月以上,希望患者重视。痛风病治疗拖的越久则发作持续时间越长。
再者,痛风疼痛作时,在不经过治疗措施的情况下其疼痛也会自行减退进入间歇期,该阶段需要患者做好预防痛风再次发作的工作。若在痛风首次病发就积极接受专业治疗,那么,可大大缩短病痛发作持续时间。反之,若延误救治置之不理则病症及病痛时间都会加剧给患者自身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痛风是尿酸过高引起的,而尿酸是食物当中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它以一定的速度产生,并且在体内形成尿酸池,约2/3由肾脏排泄,其余溶解在汗液和消化液中排出体外。痛风可因尿酸的产生增加、排泄减少或两者共同作用而发生。痛风虽然表现在关节,却属于全身性疾病,而且还易累及肾脏和心血管系统。那痛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四、如何预防:请记住低嘌呤+多饮水
在使用药物治疗痛风的同时,配合饮食调理也很重要。在坚持低嘌呤、多饮水的前提下,还应该低热量、低脂肪、低盐,以减少外源性尿酸的形成和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
1、痛风病的发作常与饮食不节、着凉、过度劳累有关,因此预防发作应做到戒酒、避免过度劳累、着凉。虾、蟹、动物内脏,含嘌呤高的食物应少食,菠菜及豆类等食物应少食。大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牛奶、蛋类,大部分蔬菜、水果可不限。发面面食放碱的粥类,因含碱性物质可促进尿酸排泄,保护肾脏,倡导食用。
2、多饮水,少喝汤: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风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少喝肉汤鱼汤鸡汤火锅汤等。白开水的渗透压最有利于溶解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多饮白开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汤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饮后不但不能稀释尿酸反而导致尿酸增高。
3、每日安排一按时间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对从事脑力劳动或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尤为重要;生活要有规律,要定时作息,消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通宵达旦的玩牌、玩电脑、看电视等。
4、按照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确定运动强度、时间。如散步、匀速步行、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练气功、骑车及游泳等,其中以步行、骑车及游泳最为适宜。这些运动的活动量较为适中,时间较易把握,只要合理分配体力,可以既起到锻炼身体之目的,又能防止高尿酸血症。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要做到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关键在于坚持不懈;要注意运动中的休息,假如总共安排1小时的运动锻炼,那么,每活动15分钟即应停下来休息1次,并喝点水补充体内水分,休息5~10分钟后再度活动15~20分钟,这样1小时内可分为3个阶段进行,避免运动量过大和时间过长,是一种合理的运动安排。
五、专家提醒以下这些痛风防治雷区不能碰
雷区1:痛时治,不痛就不治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明显红肿热痛,于是会主动用药缓解,一旦关节疼痛好转,患者就自认为病已经“好”了,不需要再治疗。事实,痛风防治的关键在于间歇期的长期维持治疗,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关节保护、服用降尿酸药物等,使血尿酸控制在一定水平,避免再次发作。
雷区2:擅自加大药量
痛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降低血尿酸水平。如果擅自加大药物剂量,导致血尿酸快速降低,会使已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不溶性尿酸盐结晶溶解,从而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雷区3:用豆制品代替肉类
要知道,肉类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肉类摄入过少,会导致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痛风缓解期仍严格限制肉类的摄入,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在痛风缓解期,痛风患者可适当进食肉类,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豆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且不含胆固醇,常常出现在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的菜单中。但豆类及其制品,嘌呤含量也有高低之分。黄豆、黑豆、豆腐干等,嘌呤含量相对较高;而绿豆芽、豆浆等,嘌呤含量并不算高。
痛风患者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只要控制一天食物中的嘌呤总量,适量食用豆制品来替代肉类,是有益健康的。但如果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最好不要大量进食豆类及豆制品。
雷区4:痛风=绝缘海产品
海产品中通常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海蜇、海参、海藻等均属于低嘌呤食物,痛风患者适当食用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有好处。因此,痛风患者不应一概而论地忌食海产品,而应根据海产品的嘌呤含量而定,忌食嘌呤含量高的海产品,适当进食低嘌呤、中嘌呤海产品。
六、中医观点治疗痛风病
痛风的治疗效果最好也不复发的就是中医中药治疗。一般服用中药3-7天止痛,一个疗程到三个疗程即可疗愈,纯中药,无激素,无副作用,不复发。有需要的痛风患者可以私聊我。
(一)中医专家建议:
1、痛风在急性期治疗以祛邪为主,用清热利湿,祛风除湿等法;
2、慢性期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等法。
(二)痛风中医辨证分型:湿热痹阻、风寒湿痹、痰瘀阻滞、脾肾阳虚、肝肾阴虚5种:
1、湿热痹阻型痛风证候: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病势较急,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象滑数或弦数。证候分析:由于湿邪入里化热,或素体阳升,内有蕴热,湿热交蒸而致。
2、风寒湿痹型痛风证候:症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见局部皮下结节、痛风石。伴关节喜温,肢体重着,麻木不仁,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紧或濡缓。证候分析: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阻滞经络,痹阻不通而致。
3、痰瘀阻滞型痛风证候:症见关节肿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局部硬节,或见痛风石。伴关节畸形,屈伸不利,局部皮色暗红,体虚乏力,面色青暗。舌质绛红有瘀点,苔白或黄,脉象沉滑或细涩。证候分析:由于久病体弱,痹阻经络,气血不通,痰瘀交结于关节而致。
4、脾肾阳虚型痛风证候:症见关节肿痛持续,肢体及面部浮肿。伴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纳呆呕恶,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象沉缓或沉细。证候分析:由于素体阳虚,外邪侵入,迁延不愈,损伤脾肾而致。
5、肝肾阴虚型痛风证候:症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关节变形,可见结节,屈伸不利。伴腰膝酸软,耳鸣口干,肌肤麻木不仁,神疲乏力,面色潮红。舌质干红,苔薄黄燥,脉弦细或细数。
长期的痛风发作给大家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折磨,一旦发作,面对疼痛实在是让患者难以忍受。希望大家了解清楚了,可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痛风是危害极大的疾病,对于痛风病及早治疗很关键。也建议每位患者及时发现及早选择专业救治。
骨病慢病康复专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