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简历
中文名称:寒露
外文名称:ColdDew
代表寓意:气温比白露时更低
气候特点:气温下降,露水更凉
风俗活动:赏菊、登高
风俗食物:饮菊花酒
三 候:鸿雁来宾、雀入水为蛤、菊有黄华
养 生:润肺生津、健脾益胃
“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寒露有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而寒露则气温更低,已是将要凝结了。
寒露,24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寒霜雪(寒露、霜降、小大雪)节节紧扣,离立冬只剩1个月。为冬日避寒,最后一批鸿雁已飞到了南方。
秋为旻天、素秋,"旻"是悯木叶黄落,"素"指万物归为朴素。寒露,九月节,气温渐低,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自此,气候开始从凉爽到寒冷过渡。《孝经纬》曰:"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冷寒而将欲凝结矣。"寒露时节,秋高气爽,远山可瞩,正是登山赏景的佳期,登高远望、与友赏菊、解除忧郁情绪。
红梅傲雪,是春寒料峭中啼晓之早霓;金菊凌霜,乃秋残月冷里别暮之晚霞;花期至此便绝。菊花"圆花高悬向天极,纯黄不杂向土色",仰首沐天露,又染正黄之纯色,故名"阳精",又名"阴成"。
季秋之月,草木零落,众物蛰伏,是阳气收藏入土的最后阶段,地面上阴气渐重。寒露以后的阳光特别补,此时太阳光已没有炎夏时的“热毒”,温暖如酥,特别舒服。偏阴寒体质的人最好晒一晒,会非常受用。
那么!天气突然转凉,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寒露,我们又该如何养生?
寒露之后,燥邪当令,肃杀之气明显。人体阳气收敛,阴津潜藏,就像树木落叶以保存水分和养分一样,人体也进入"收藏"阶段。《黄帝内经·素问》有文:秋三月,宜早卧早起,
饮食上,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这里的麻,即为芝麻。寒露前后的整体饮食原则还是多润少辛,以免伤津。另外,天气转凉,人们开始喜欢吃涮羊肉、烧烤等食物,再喝点白酒助兴。这些食物一般都会放葱、姜、蒜或者辣椒调味,而这些调味品和白酒都属于辛味食物,秋季不宜多吃。辛味食物有挥发、助热的作用,秋季本来就是燥邪当令,再过食辛味就会加重身体的燥热,发生疾病。而酸味食物有生津润燥之效,适宜这个季节进食。
寒露前后宜吃水果:梨、葡萄、苹果、香蕉、柿子、橘子;蔬菜:白菜、山药、百合、莲藕、西红柿;禽类:鸡肉、鸭肉;畜类:猪肉、牛肉;水产:鱼、虾;干果:杏仁、芝麻、大枣、白果、栗子(生)、银耳;粮食:粳米、糯米;药材:枸杞、杏仁、百合、麦冬、沙参、石斛、西洋参。
时至寒露,养生也要转入“深秋”模式了,深秋是入冬的前奏,如何让身体切换到“入冬”模式,关乎到你是否能温暖安然地享受冬天。
养生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顺着一年四季的节令。因为大多数的疾病都是时令病,或时令之气引发体内的虚邪而发病。
当下深秋,清凉之气当家。还需以润养脾胃为主,以饮食之精气濡养气血,为寒冬储备元气。
天气慢慢变冷,衣服也要慢慢地加。秋天冻一冻,会促进毛孔的收缩,有助于秋收。但秋冻也有一个原则,仅仅限于冻上半身,不要冻下半身,冻下半身会伤肝肾。秋天一变冷,就要马上注意下体保暖。
先注意1足部保暖2适时添衣3朝盐晚蜜4不要憋尿再教你几招1.每天多睡1小时,可以解秋乏。因为夜长昼短,应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2.穿颜色艳丽的衣服,防止秋悲。
红色:能够刺激身体兴奋、产生温暖感,增加心率及脑电波的活动;
橙色:能让人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彩;
黄色:能让人产生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印象,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颜色。
3.寒露晨练避早雾,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运动最佳选择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寒露节气最便宜的养生方法
吃对七种豆1大豆(黄豆)2红豆3绿豆4黑豆5豌豆6豇豆7蚕豆注意了!
寒露饮食养生1滋阴餐,润肺燥从寒露时节起算真正入秋了,外界气候中“燥气”大盛,我们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
比如一餐中主食可以加一些糯米、芝麻、乳制品,蔬菜多以萝卜、莲藕、番茄为主,肉食可以选择鸭肉,养生汤则可选择白菜蜜枣煲猪肺、淮山北芪煲瘦肉等,外加雪梨、银耳、百合、蜂蜜制作的甜品,这样一餐就有很好的滋补肺脏的效果。
2少吃点苦,多点甜蜜寒露开始,饮食要遵循减苦增甘的原则,比如水果中的梨,蔬菜中的胡萝卜、藕等。尤其是胡萝卜对于缓解秋季眼睛干燥和皮肤瘙痒大有好处。红枣也是这个时候的时令养生佳品,放入炒锅,炒至微黑,健脾作用更强。若加入大麦茶一起泡水喝,对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的人大有帮助。
3温热食物最相宜天气越来越凉,要多吃温热的食物,尤其是早上,一碗热热的五谷粥是最佳选择,唤醒你的消化系统,让你一整天都精神饱满。
4寒露的专属神药“核桃仁、柿子”
核桃仁
柿子
5两个“萝卜”包你身体顺畅!白萝卜
白萝卜是顺肺益气的,以顺气,解决腹胀、便秘的烦恼,预防感冒的作用。
在寒露节气前后3天要喝一种顺气安中的白萝卜汤,对于适应节气的变化非常有益。
胡萝卜
胡萝卜是小人参,其实是补益的作用。胡萝卜不仅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提高免疫力,尤其呼吸道的免疫力。其中还有很丰富的果胶,对缓解秋季的眼睛酸胀、皮肤瘙痒有很大的好处。
其实是老年人注意了:每天吃一点胡萝卜,把胡萝卜切成丝或削成小片,倒一点油,在锅里煎一煎、炖一炖,吃软烂的胡萝卜,对老人身体是非常好的。
6“寒露汤”润五脏木瓜银耳猪骨汤
银耳润五脏,又极平和,一个秋冬都能吃的。木瓜清心润肺、健胃益脾。
这道汤汤色浓白,木瓜甜软,猪骨更添香浓,却一点也不腥膻。深秋的燥烈,就要用这种甘甜的润来弥补。
木瓜还含有丰富的木瓜酵素。经常熬夜的人要多吃木瓜,弥补体内酵素的不足。(PS:直接用木瓜来做酵素也非常应季哦。)
熟木瓜一个、银耳一小朵、百合、莲子各15克,沙参20克、蜜枣1个、猪骨克。1、干货材料提前泡半小时,猪骨飞水,洗净后把除木瓜外的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加水武火煮开,转文火慢炖;2、1小时后,切木瓜,去皮去籽,放入汤锅。(如果把靠近籽的那一层内膜也去掉,这样汤煲出来就没有木瓜的异味了。)3、等到木瓜煲软后关火。
(小贴士:做催乳汤要用青木瓜,做润肺健胃的汤则用成熟的木瓜;这个汤甜甜的不适合放盐调味。可以备一碟生抽蘸猪骨吃。)
7“丝瓜络橘络”除风湿驱痛风寒露到霜降的这半个月,注意理血活血,通经活络,霜降后就能放心补透透啦。深秋,老丝瓜起络了,家里有痛风病人,记得收点丝瓜络来。丝瓜络能通络脉。
丝瓜络茶
有关节炎、痛风的人可用丝瓜络煮水调理。
做法:把丝瓜络洗净,冷水下锅煮1小时代茶饮即可,对痛风病人有很好的效果。这可不是黑暗料理哦!橘络是一味中药,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
橘络含有一种叫芦丁的物质。芦丁能使血管保持正常的弹性和致密性,对于平时有出血倾向的人,特别是有血管硬化倾向的老年人,食橘络更是有益无害。(橘络不用特别买来吃,吃橘子时多剥一些吃就行了。)
很多病邪藏在人体细微处,就像角落里的灰尘,而丝瓜络和橘络擅长钻进这些细小的地方清扫。橘络偏于疏通络脉中的痰淤,而丝瓜络偏于清除络脉中的风湿。
最后再提醒大家,
寒露后,
想要入冬不生病!
切记三点1---登高,聚阳气
中医养生讲究秋天收敛阳气,潜藏于体内,这样到了冬天可以抵御寒气。秋天外界的阳气已经衰弱了,但高山上则不同。古人认为,“山为阳泽为阴,高为阳低为阴”,高山上是极阳重合的地方,所以秋天登高可以聚敛阳气。以现代西医角度看来,登高还可以增加肺活量,预防冬天的感冒。
2---盘腿平坐
每天早晨上班前,在家盘腿平坐,双手臂举过头,掌心向上,深呼吸,叩齿、耸肩、咽津,各做5~10次,可预防颈椎痛、腰痛、痔疮、鼻炎、头痛和腹泻。
3---秋补先顺气
在寒露前后三天,最好喝一种顺气安中的汤,此汤是开路工兵,专治气滞。
这个汤制作起来也非常简单,香附米20克、紫苏30克、路路通9克,再加上荷叶梗30克,藕节10克,白萝卜带根2个,煮成汤,喝汤吃萝卜。
寒露诗词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池上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唐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忆白菊唐陆龟蒙
稚子书传白菊开,
西成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
多少清香透入来。
九月十五日夜宿郑尚书絪东亭,望月寄杜给事唐广宣
霜天晴夜宿东斋,松竹交阴惬素怀。
迥出风尘心得地,可怜三五月当阶。
清光满院恩情见,寒色临门笑语谐。
霄汉路殊从道合,往来人事不相乖。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北宋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今日寒露,记得穿好袜子,注意保暖!
只要按上述去吃去做,可保入冬无忧!
最全的寒露养生,赶紧告诉家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