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2月1日
星期六
农历正月初八
庚子
小编导读疫情来了,扶正固本,比任何事都重要。网上疯传的“千人一方”不对症地乱吃,他人的良药,可能就是你的砒霜。中医有用的核心就是辩证论治,即使预防,也要按照体质来。
小医院和著名饮食调养专家陈允斌老师推荐的一些食疗茶饮方,根据年冬春季五运六气,且看这个冬春除了药,我们还能吃什么。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及家人的体质情况选用。
广东不愧是中医传统传承得很好的一个地方,
推荐里几乎都是药食同源方,
希望我们的推荐,关键时刻能帮到彷徨焦虑的你。
记住,对症才吃,不对症,宁可不吃!
广东年冬春季节中医药扶正固本养生保健指引
来源/医院
▼
去年己亥年,冬天为暖冬,今年庚子年春天全国又可能遭遇春寒。
“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冬时应寒而反大温,非其时而有其气”。疫病容易流行;
——《伤寒论·伤寒例》
加上岭南地区气候多潮湿、人群体质具有“阳气不足、上热下寒、湿气偏盛”的特性,时下又正值冬春季节转换,寒热变化无常,更是容易导致疫病传播。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调理体质、固本强基,有助预防及降低流感易感性。
药食同源方及煎服方法
号方:适用平和体质人群即平素身体健康,无明显寒热偏颇者。
:
黄豆、黑豆各50克,北杏仁(去皮苦杏仁)15克(打碎),瘦肉克,陈皮1瓣,生姜30克,紫苏叶10克(鲜品更佳)。
:
豆类用清水浸泡30分钟;猪瘦肉洗净切成肉沫后备用;瘦肉及紫苏叶之外的各种食材加水-ml毫升,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加入肉沫及紫苏叶,再煮5-10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后即可饮用。:
煲汤饮用,饭后1小时温服。近1个月可以每周连续服用3天,或每2-3天服1次。
号方:适合体质偏虚夹湿型人群即平素怕冷怕风,四肢偏凉,不耐寒凉,胃口欠佳,大便稀烂者。
:
黑豆50克,黄豆50克,紫苏叶15克(鲜品更佳,干品亦可),葱白3-4根(南方小葱的白色部分,包含须、根),生姜50克(切片),炒白扁豆30克,陈皮10克,红枣约25克,生甘草10克。
:
豆类用清水浸泡30分钟;所有食材加水毫升,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大约煮成毫升。
:
7-17岁每天服用-毫升,
18岁以上每天服用-毫升,饭后1小时温服。
近1个月可以每周连续服用3天,或每2-3天服1次。
号方:适合体质偏实夹湿热型人群即平素口干口苦,大便干结或粘腻不爽,颜面油腻,容易咽痛,口腔溃疡者。
:
黄豆50克,北杏仁(去皮苦杏仁)15克(打碎),生姜30克(切片),薏苡仁15克,淡豆豉15克,青皮10克,陈皮5克,葛根20克,蒲公英10克,生甘草10克。
:
黄豆、薏苡仁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所有食材加水毫升,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大约煮成毫升。
:
7-17岁每天服用-毫升,
18岁以上每天服用-毫升,
饭后1小时温服,可以连续服用3天。
注意: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处方请去黄豆、加芦根15-20克。3号方孕妇慎用。
号方:适合手足偏凉人群:艾叶50克,青蒿50克,生姜50克(切片),苍术30克。水-毫升,滚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待水温降至约45℃左右,浸泡足部,每次约15-20分钟,沐足水温不要低于35℃。以身上有微微温热感或微微汗出为佳。可1-2天沐足1次9辟秽香囊:苍术、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吴茱萸、藿香、艾叶,各等分。
共研细末后放在布包中。随包佩带或放置家中。
茶饮方建议
(均为三人分量)
虚寒人群——生姜红枣茶
:生姜30克(切片),红枣30克(掰开),普洱茶叶10克。冲泡饮用。
质易上火人群——乌梅冰糖水
:乌梅30克(需要用药房的乌梅,非零食),冰糖适量。煮泡或冲泡饮用。
实热人群——苦荞麦绿茶
:苦荞麦或荞麦10克,绿茶叶10克。冲泡饮用。
7岁以上食积人群——麦芽神曲消滞茶
:生麦芽30克,生神曲20克,北杏仁(去皮苦杏仁)15克(打碎),生姜30克,茯苓20克,普洱茶叶10克。煮泡饮用。
1.服用期间有不适感觉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2.对上述材料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3.如不喝茶的朋友或者是小儿,可以酌情加用红糖、冰糖或蜂蜜调味。
4.本方案仅用于大众人群作为调理、预防使用,不能用于患病后的治疗。
如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医院作进一步诊疗。
请大家一定守护好阳气,抵御不测和外邪。
不懂辨别体质的朋友
可以点击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