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秋水仙碱副作用大,痛风发作时吃点小苏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是痛风患者最不想发生,却又很难完全避免的事情。因此,学会如何尽快安全地中止痛风炎症,是痛风患者的必备技能。不过,随着痛风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越多越多的患者选择自行用药治疗,医院就诊。这样,在痛风急性期的治疗上,就出现了一些认知上的误区。

误区1: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以用抗生素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常常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现象。此时,如果不了解病史,也没有进行血尿酸值检查,很容易误诊为局部感染或者其他关节炎,并给予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治疗。而痛风的急性发作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即使没有进行任何治疗,普通的痛风病患也会在发作后一段时间逐渐自然缓解。这种自我缓解,常常被患者误认为是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痛风的起病,是由于血中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和细菌感染无关,因此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事实上,抗生素治疗对痛风的急性发作不仅毫无帮助,还可能加剧急性痛风的病情,延长痛风的急性病程。这是因为,抗生素在体内代谢时需要和尿酸在肾脏竞争排泄,从而升高血尿酸水平。因此,痛风发作时,除非合并细菌感染(比如痛风石破溃后引起的感染),一般不会使用抗生素。

误区2:痛风急性发作时首选糖皮质激素止痛

糖皮质激素几乎可作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各个环节,有强大的消炎止痛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常常可以“一招制敌”。因此,有部分患者一旦痛风发作,为了迅速缓解病情,第一时间选择应用糖皮质激素。这种方法即不科学也不安全,同时给后续的治疗带来更大困难。这是因为,痛风不是根治性疾病,经常使用激素的患者,会出现停药后容易复发,再次发作时疼痛更甚,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局面。

国内的痛风指南对糖皮质激素的推荐意见是“短期内小剂量使用,关节腔注射比口服效果更好”。同时建议糖皮质激素仅用于那些症状非常严重,或者无法使用其他常规止痛药的痛风患者。在痛风急性期的治疗中,尤其是初次发病的患者,糖皮质激素并不是止痛药物的首选,不要轻易使用。临床上那些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痛风石的发生风险明显升高(5倍)。

误区3:秋水仙碱副作用大,痛风发作时吃点小苏打或别嘌醇就行

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传统特效药,在痛风发作时越早用药效果越好。不过,秋水仙碱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按传统方法用药的患者,约80%会出现腹泻、腹痛等消化道中毒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骨髓抑制、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导致医生和患者对秋水仙碱的使用心存忌惮,不少患者宁肯忍受痛风之痛,也不愿意接受秋水仙碱治疗,延误了使用秋水仙碱的最佳时机,使炎症不能及时控制,痛风由急性转为慢性。

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剂量越小,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也越小。目前痛风临床上普遍认可的秋水仙碱小剂量用法(0.5毫克每次,每日3次),抗炎止痛效果和传统用法相似,但不良反应大大减轻。因此,各地的痛风指南都认为,秋水仙碱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仍然可以使用,小剂量的用药方法,痛风患者的耐受性可明显提高。

痛风是一种慢性病,多数患者在急性发作之后,常常遵医嘱长期服用别嘌醇、非布、苯溴马隆、小苏打。这使得很多患者习惯性地认为,只要是得了痛风,使用这些药物治疗就没有错,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也可以吃这几种药物。这样用药的结果,不仅不能终止痛风的急性发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别嘌醇通过抑制尿酸的生成而发挥降尿酸作用,一般不推荐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时的治疗,以免血尿酸水平剧烈波动而使疼痛迁延。根据痛风指南的推荐,降尿酸的药物治疗,应在急性发作完全平息至少2周后开始;小苏打是碱化尿液的药物,它可以提高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和排泄,减少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晶,只要不存在禁忌,它可全程用于痛风的各个时期。需要强调的是,别嘌醇和小苏打都没有消炎止痛作用。

精彩推荐

强烈推荐5类嘌呤含量超低的食物,高尿酸者可常吃!

痛风:小方+一天=有效!

祖宗留下的好方子,治疗痛风,清利下焦的四妙散

                







































治疗青少年白癜风
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dftf/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