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便秘专科门诊开诊了

3月28日是中国便秘日,为了给广大便秘患者提供科学的诊疗指导,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医院)内一科聚集专科力量,以科主任王学锋领衔的专科医生团队于每周三下午开设便秘专科门诊,如果您正因便秘而苦恼,欢迎您携带既往相关病历资料前来咨询就诊。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门诊时间

周三下午13:30--17:00

门诊地点

成都市温江区八一路81号(内一科门诊)

知道多一点“.3.28中国便秘日”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便秘患者正逐年上升。中国医师协会在年倡议将3月28日设立为“中国便秘日”,让更多的公众了解相关知识。

说起便秘,都以为这是病。严格意义上说,便秘不是“病”,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等。便秘看似不起眼,但它成因较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相关知识。

一、便秘这个病,7个人里就有1人患

我国便秘患病率为3%-17.6%。其中,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高达22%。男女患病率之比最高达1:4.5,而且正逐年上升。

二、便秘不是病,得了也要命

在便秘的定义中,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其病程在6个月及以上。便秘不仅与肛门直肠疾病、结直肠癌等疾病有关,造成生命质量下降,还真的可能要命,如在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过度用力排便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溢血等急危重症,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死亡。

功能性疾病所致便秘,又称原发性便秘,主要是由于结肠、直肠肛门的神经平滑肌功能失调所致,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等。看到功能性这样的字眼,就以为是没有病那就大错特错了。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例,它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IBS-C分为四个亚型: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未定型,其中便秘型患者数量庞大,在我国约有万的患者饱受其困扰。

三、三大病因是“推手”,心理因素亦相关

总的来看,有三大病因成为了慢性便秘的“推手”:功能性、器质性和药物性。器质性疾病和药物相关的原因,常常是引发继发性便秘的“惯犯”。人格、应激和早期如厕训练可能是影响便秘症状的“推手“,导致粪便排出及肠道功能障碍。

四、临床中便秘者有哪些报警症状

年龄40岁、癌胚抗原升高、便血、粪便隐血阳性、明显腹痛、腹部包块、发热、贫血和乏力、消瘦、新近出现便秘或便秘症状发生变化、结直肠腺瘤史或结直肠肿瘤家族史。

五、临床中针对便秘的辅助检查

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检查项目:常规化验和结肠镜、结肠钡剂造影、CT检查、腹盆腔其他影像学检查。

评估结直肠和肛门功能、形态结构的检查项目:胃肠传输时间测定(GITT)、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球囊逼出实验、排粪造影、肛肠肌电图等检查。

六、便秘治疗需从“肠”计议

1.基础治疗措施:增加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

2.药物治疗:遵医嘱、合理用药、对症治疗。容积性泻剂(欧车前、聚卡波非钙等)、渗透性泻剂(乳果糖口服液等)、乌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利那洛肽、普卡那肽)

3.心理和行为方式干预:心理因素不是直接发病因素,但会诱发,加重IBS-C的症状。

4.日常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多锻炼、多喝水,保持良好作息,少焦虑、少烦躁,轻松面对生活。

七、总结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慢性便秘给患者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便秘患者中应找到其发病的原因,结合诊断标准,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进而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zl/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