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增多引起的组织异常的疾病。痛风最明显的特征是:高尿酸。高尿酸对中老年人的危害,已经等同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被称为“第四高”。
一起来看看痛风的危害有哪些?
1.形成痛风石
尿酸盐沉积在软骨、滑液膜、肌腱和软组织等处。在皮下结缔组织处者,形成黄白色赘生物,以外耳的耳轮、对耳轮、跖趾、之间、掌指关节处多见。
2.关节畸形
随着尿酸盐沉积增多,痛风石变大,关节结构及其软组织受到破坏,纤维组织及骨质增生而导致关节畸形及活动受限。
3.肾结石
大约有十分之一的痛风患者有肾结石,其中八成人是尿酸结石。很多患者有关节结构及其软组织受到破坏,纤维组织及骨质增生而导致关节畸形及活动受限。
4.肾病
正常情况下,约70%的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高尿酸血症可以导致急性尿酸性肾病和慢性尿酸性肾病,乃至肾功能衰竭。肾病又导致尿酸排出不畅,反过来加重痛风。
5.关节疼痛
很多中老年人,经常在夜间关节疼痛,无法入眠。痛风导致的关节疼痛常表现为足弓、髁、膝、腕、指和肘关节。局部关节可见有红、肿、热、痛、活动功能受限等。
如何治疗痛风呢?因为痛风的产生离不开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代谢会产生嘌呤,从食物中也会摄入嘌呤,嘌呤代谢之后产生尿酸。
是不是控制饮食就可以抑制尿酸?可以,但是效果有限。因为血液中的尿酸,20%来自食物,80%由体内代谢产生。而尿酸可以从肾脏排除体外,如果顺利的将尿酸排出体外,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尿酸的作用。
痛风就是中医里面说的湿热痹症
因为湿邪内生,郁而化热。脾主运化,为水湿运转之枢纽,由于各种原因伤及脾胃,均可导致其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停。湿阻日久化热,而成湿热之证。痰瘀阻滞由于久病体弱,痹阻经络,气血不通,痰瘀交结于关节(也就是西医说的痛风石),久而久之就会引起痛风。
百度文库里说到:五苓散治疗痛风的临床观察
中医学将高尿酸症归属于“痹症”、”历节“范畴。五苓散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五苓散中,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为君。泽泻甘咸入肾膀胱,同利水道为臣。白术苦温,健脾祛湿为佐。桂枝辛热为使。本方具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等症。经当代临床又扩大了新的途径。现代药理学证实,土茯苓成分落新妇甙有增强肾血流量、抗炎、镇痛作用,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有效中药。牛膝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炎消肿、促进尿酸排泄。
痛风严重的通过手术和排酸治疗是必要的,但中医更注重从根本上治疗,而不是仅仅依靠手术或强力排酸,因为这些手段并不能改变病人身体的根本问题。中医强调需要调节脾的运化功能,让水谷精微、津液在体内正常运转,让身体内分泌系统特别是代谢系统逐步恢复正常。
香砂胃苓丸采用宋代国家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疗湿症祖方、基本方“平胃散”及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利水渗湿剂的代表方“五苓散”,辅以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的木香及健胃理气、化食除呕、治虚劳冷泻的砂仁精制而成,是现代医学和千古名方的科学结合产物,是祛湿专家和脾病专家;降脂宁颗粒保护血管、清除血液垃圾,保肝护肾。用香砂胃苓丸+降脂宁颗粒治疗痛风效果显奇效,疼痛期加服酮洛芬肠溶胶囊解热镇痛(尿酸特别高的,先期可加服秋水仙碱或别嘌醇,后期逐步停服)。
香砂胃苓丸祛湿专家香砂胃苓丸1、消化不良人群,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人群,肠炎人群;
2、小便不利人群;大便粘腻人群;水土不服人群;饮食不规律人群。
3、身体浮肿人群;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人群。
4、痛风人群,痛风在中医上叫做湿热痹;
5、久坐久卧,气血不活人群;
6、眩晕症。脑供血不足、心脑血管引起的头晕症。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
7、常饮酒人群,饮酒者可于饮酒前半小时服用。
期加服酮洛芬肠溶胶囊解热镇痛(尿酸特别高的,先期可加服秋水仙碱或别嘌醇,后期逐步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