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上海不完全游记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6.10-6.11

可能是所学专业与考古文物有比较大相关性的缘故吧,在上海的所有游玩景点中,最吸引我的便是上海博物馆了。在上海待了一周多时间,逛过上海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周公馆、思南公馆,上海博物馆值得我在所有吃喝玩乐中专门记录,似乎这样才对得起我逛了8个多小时,共7个展馆的上海博物馆。

受制于疫情,如今上海博物馆通过预约才可以参观,每天限流人,仅为原人的四分之一。也得益于限流,我可以在宽敞的展厅里走动、观摩和拍照。

我原本预约了6月9日进馆观赏。可由于8日晚上很晚了我们才抵达上海,身份证放在我家黄先生的包包里忘记拿出来,9日一早被他带走上班去了。没有身份证的我只好改成6月10日前往。在沧浪亭吃过午饭后,按照预约的时段,12点我准时进入上海博物馆。

这天浏览的展厅是位于1楼的中国古代青铜馆,位于2楼的中国古代陶瓷馆,位于3楼的中国历代绘画馆和中国历代印章馆。位于1楼的中国古代雕塑馆由于内部调整,没有开放。

1

中国古代青铜馆

中国青铜时代约始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3至前11世纪为鼎盛阶段,它跨越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夏、商、周三代,延续了近两千年。当时,青铜作为贵重的合金,主要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在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等盛大场合。青铜器使用的种类、数量及大小显示了其主人的贵族身份、地位和权力。青铜器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此外,还涵盖了许多边远少数民族活动区域。

云纹鼎:肉食器,炊煮或盛放肉食。

连珠纹斝:祼酒器,用于盛酒行祼礼,祼礼即将酒洒在地上祭祀祖先神灵。

管流爵、束腰爵:斟酒器。

觚:饮酒器。

颂鼎(西周宣王,公元前-前年)及其铭文

镇馆之宝:大克鼎(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清光绪中期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出土)及其铭文。

晋侯稣钟(西周厉王,公元前9世纪中叶,年出土于山西曲沃县8号墓)。

八牛贮贝器(西汉,年云南普宁县石寨山出土)。

2

中国古代陶瓷馆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类学会了制作陶器。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陶器制作几乎遍及中华大地,品种十分丰富。许多产品装饰技法讲究,制作精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原始艺术特征。最早的陶器制作可以上溯到至今约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其中仰韶文化陶器是黄河中游地区原始文化的主要代表;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拥有流畅的彩绘装饰线条;以上海青浦崧泽村命名的崧泽文化是江南地区的文化,其彩陶装饰中以刻划组合编织纹最具代表性;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的良渚文化所制的陶器以灰胎泥质黑衣陶最为经典。

崧泽文化红陶盆纹鼎,公元前-前年,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出土

仰韶文化彩陶垂幛纹缽,公元前-前年,河南省陕县庙底沟出土

马家窑文化彩陶几何网格纹壶,公元前-前年

马家窑文化彩陶鸟纹壶,公元前年左右

良渚文化黑陶细刻纹双鼻壶,公元前-前年,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出土。

陶器与瓷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在陶器中,原料为粘土,含铁量一般高于3%,而瓷器的原料为瓷石和瓷土,含铁量一般低于3%;在温度方面,陶器一般低于℃,瓷器则需要高于℃;陶器无釉或施以低温釉,而瓷器需要℃以上的高温釉。原始青瓷最晚出现在商代,经过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以后衰落。东汉时期,成熟青瓷成功烧制,最晚从北朝开始,北方青瓷业走向成熟,并烧制出不少优质产品。

←绿釉陶熊灯,东汉,公元25-年

↑青釉狮形辟邪,西晋,公元-年

唐代彩色釉陶器的制作标志着我国中世纪制陶工艺的突飞猛进。同时,在制瓷业方面,南方越窑的青瓷和北方邢窑的白瓷代表了南北两大不同瓷系的烧造水平。北方辞窑烧造的花釉瓷以黑、黄或黄褐釉为地,饰绘或挥洒天蓝或月白釉斑点。

彩色釉陶骑马男俑,唐,公元-年

邢窑白釉穿带壶,五代,公元-年

越窑青釉执壶,唐,公元-年

花釉双系罐,唐,公元-年

长沙窑青釉褐彩执壶,唐,公元-年

绞胎陶三足碗,唐,公元-年

10世纪后期至14世纪中期的近年间,中国陶瓷业进入一个全盛时期。宋代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为宫廷烧制一代佳品。

汝窑盘,北宋,公元-年

定窑白釉“官”字划花荷叶式笔掭,五代,公元-年

钧窑天蓝釉八角龙把杯,金,公元-年

哥窑葵口盘,南宋,公元-年

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yy/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