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线治疗不孕症
不孕不育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一种症状,是严重影响男女双方身心健康的社会性问题。我国不孕症患者约占育龄夫妇的10%~15%,其中由于男性因素造成不育的占8%-22%,由于女性因素原因的占5%~37%,双方因素的为21%-38%。不孕症大体上分为两类:①从未受孕者称为原发性不孕;②曾有过妊娠,以后未避孕3年而不能受孕者称继发性不孕。
不孕症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在男方也可能在女方,也可能是男女双方均有,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多种因素,但也有部分是属于原因不明的。男方原因的约占40%,女方原因的约占60%。随着社会的发展,晚婚晚育现象增多,不孕症发病率也成递增趋势。
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妇女不孕症,是遵重人体治愈疾病的自然疗法,不存在象使用促排卵激素而带来的妊娠风险,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疾病的安全有效性已得到共识。不孕症是临床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一个症状,穴位埋线治疗不孕症首先要找准病因,认真询问病史,查找、分析不育不孕的各种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尽快治愈疾病,40多年中穴位埋线治疗不孕症93例,年龄28岁一44岁,平均32岁,不孕时间3—20年,平均5—6年。
按照病因穴位埋线组方。
月经不调引起的不孕关键在于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取穴:气海、关元、中极、交信、命门、足三里,每次取4.5穴,于月经周期前三、四天进行治疗。
闭经引起的不孕:一组穴:肾俞、关元、血海;二组穴:
中极、次謦、公孙;三组穴:归来、足三里、三阴交。
输卵管不通引起的不孕;主穴:关元、中极、三阴交。配穴:输卵管近端粘连配归来,伞端粘连配子宫,肝瘀加行间、肾虚者加肾俞,气虚者加足三里。
肥胖引起的不孕症:妇女体重超重,就有可能导致代谢障碍,月经紊乱而引起不孕。治疗首先是减肥,减肥有效后再调节内分泌,治疗不孕。
一组穴:血海、公孙;二组穴:梁口、三阴交;三组穴:
关元、水分;四组穴:天枢、丰隆;
配穴:
面部配:百会、太阳、合谷。
颈部配:人迎、大椎、阿是穴。
肩臂配:臂膈、曲地、手三里。
腰部配:命门透腰阳关、胃俞透脾俞、大横透天枢。
腹部配:任脉通贯、大横透天枢、关元j建里、。
大腿部配:风市、脾关透驷马、梁丘、血海、三阴交。
免疫引起的不孕症:不孕症中的10%.20%属于免疫性不孕,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引起的不孕,治疗应重视内分泌和免疫的调节,需男女双方同治。
穴位组合:主穴:星状,I--’下a-,红4,7.-+
一、r-足三里、关元、肾俞、三阴交;
配穴:脾俞、气海、曲地、膻中
埋线
治疗总结
不孕症的原因复杂,所以接诊患者时,要认真查找、分析不育不孕的各种原因,从中西医不同角度,认真诊断和检查,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辅助生育技术。穴位埋线治疗应从调节内分泌、活血化瘀为主,从而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振奋阳气,增强机能的治疗目的,本人40多年治疗不孕症93例,治愈78例,有效率83.9%,无效15例,占16.1%,无效病例中多因年龄偏大子宫未发育、卵巢早衰等。
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三穴为胃之下合穴,功能健脾和胃,补益强壮,统治一切胃肠瘦弱虚损之疾,,埋线疗法见效快,疗效持久,不易复发,是当前推广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版权声明
文章仅供学习参考,如涉及用药疗方,请在职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非商业目的)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8月4日(西安站)穴位埋线(疼痛、减肥、美容)综合班赵喜新老师
一、
1、微创穴位埋线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及针对临床常见病症的治疗原则、辨证分型和处方配穴;
2、穴位埋线疗法在肥胖病、美容方面的诊断及治疗(痤疮、黄褐斑、除皱);
3、穴位埋线对常见疼痛病的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理和治疗方法;
4、穴位埋线在内科病中的应用(呼吸系统疾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疾患:胃炎、胃溃疡;治疗高血压、脑血栓后遗症、失眠、干眼症、便秘、癫痫、振颤麻痹等);
5、穴位埋线调理与治疗妇科病、更年期综合症、亚健康及保健养生等方面的应用;
6、穴位埋线常用穴位的定位,埋线特点,注意事项;
7、穴位埋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
8、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指导、现场操作演示(发放埋线针具,学员亲手操作)。
二、
1、突出新技术!在原课程(美容、疼痛、减肥)的基础上,突出了“内科、妇科,儿科”等相关病种的教学,即真正做到穴位埋线治百病,所有新技术,均倾囊相授。
2、全国唯一将埋线医疗、埋线美容、穴位注射技术融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员只参加一个学习班,就可以学到三种实用技术。
3、本班为精英教学模式,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确保让每个学员都可以学会,由全国最著名埋线专家亲自授课,专家和学员同台操作,“手把手”互动教学,直到学会为止,结业后即可独立开展工作。
三、
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从事推拿、软组织损伤、脊椎病、理疗、骨伤、康复、针刀、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科室医师、理疗师和从事针灸技术、教学、科研机构,以及从事针灸保健、个人门诊医生、养生馆,减肥、美容行业从业人员等。各级军休,老干(疗养)院所及企事业医务室等相关单位人员。
四、
赵喜新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刺络和拔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埋线学会秘书长,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副,河南医院针灸科主任。擅长运用药物、针灸、埋线、贴敷等治疗肥胖、疼痛症、风湿、癫痫、脑瘫,哮喘和糖尿病等各科杂症。现承担省级以上课题4项,获得科研成果奖10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50余篇。
五、
时间:年8月4日-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