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50岁,这4种肉一定要少吃致癌致

点击上方“养身厨房”→再点击右上角“…”→选“设为星标”

设星标,找养身厨房更方便!

临近春节走亲访友,天天聚餐大鱼大肉。吃的开心了,但不少中老年人开始担心自己的三高、血管问题了。

那么春节期间我们究竟该怎么吃肉?哪些能吃,哪些又要少吃呢?

这两种肉一定要少吃!近年来,关于红肉的“致癌说”早已屡见不鲜,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将加工肉制品评定为1类致癌物,红肉则为2A类致癌物。1

红肉究竟该不该吃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红肉榜上有名。需要注意的是,对于2A类致癌物的定义是: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足。红肉缺点:红肉中饱和脂肪酸高,会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但前提是摄入过量!红肉优点:红肉是人体所需蛋白质、铁、锌和维生素B12的重要来源。

专家提醒:应当做到以白肉为主,红肉点缀的饮食结构。

2

过年剩菜该不该扔

过年,很多人家里请客吃饭都烧了一桌子菜。剩下的菜大家都舍不得扔,就打包打包放进冰箱里,能吃上2、3天。很少有人舍得把菜扔了的。

隔夜菜不仅不新鲜,还导致了“致癌杀手”——亚硝酸盐的产生!

《养生堂》栏目组将隔夜的剩菜,拿到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检测到其亚硝酸盐含量是比较高的。

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标准↓↓↓

3

加工肉要少吃

将近年关,各种酱鸡酱鸭等也开始上市了。加工肉为了色泽,味道,和抑菌,会添加亚硝酸盐。不过只要厂家生产符合规范,这个含量也是在食品安全的范围内。因为其中还有饱和脂肪、杂环胺等等物质,对于健康不利。随着加工肉制品的食用量的增加,其患癌风险也会增加。对于身体健康来说,要尽量控制加工肉制品的食用量。4

你的尿酸超标了吗

除了血管疾病,过年期间最怕的还有痛风!喝酒、海鲜都是引发痛风的危险因素。酒精会促进嘌呤的吸收,以及减少尿酸的排泄,所以喝含有酒精的饮品会增加痛风风险。尿酸高的人不能只盯着啤酒和海鲜,河鲜里的嘌呤含量虽然比海鲜低,但也不属于低嘌呤食物,吃多了同样会诱发痛风发作。养生堂的专家还列了一份常见食物中海鲜水产类的嘌呤含量表,赶紧对照着来看一下吧↓警惕看不见的脂肪!

血脂高的人群在选择年货时,要警惕“看不见的脂肪”。不是所有的肉类都属于高脂肪,也不是所有的素菜都属于低脂肪!

鸡胸肉、里脊肉的脂肪含量都很低,相反,地三鲜这样需要二次过油的素菜,反而是携带大量油脂的!

大鱼大肉吃多了,怕油脂摄入过多的可以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魔芋。除了膳食纤维外,还有一些影响脂肪吸收,或者调解代谢的食物,比如洋葱,它含有的活性成分可以加快脂肪的代谢。

红肉不是不能吃

而是要搭配着适量吃

隔夜菜、加工肉尽量少吃

另外还要注意嘌呤的摄入量哦~

养生厨房推荐

养生厨房推荐:舒眠肚脐贴59元/盒(30粒+30贴)买二送一实发3盒活动时间:1月14日~1月20日

点击下图一键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ss/9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