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开始,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健康养生节目北京卫视《养生堂》携手泰开尔御品膏方,达成行业独家战略合作,共同推出全新膏方系列产品并打造系列专场节目。
本期节目主题是活血化瘀,在我们的认知中,三七、丹参、红花这一类药是用于治疗活血化瘀的。但是这个答案是完全正确吗?关于活血化瘀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奥秘呢?本期《养生堂》节目邀请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倪诚、国家高级中药调剂技师王国宝讲述了关于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的养生知识。
节目中亮相了一部医药名著——《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了自秦汉到年间多达种方剂,其中关于活血化瘀的方剂就有种。倪诚教授谈到,通过对这些药剂的研究发现,对于血瘀证不光要以活血化瘀为主,还要搭配补益、清热、理气等多种方法配合治疗,补气和补血要同步调理。
《黄帝内经》中讲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和谐对人体至关重要,而维系阴阳平衡的就是气血。古代医学典籍就有很多关于人体气血重要性的记载。
倪诚教授谈到,气血不和可分为实证和虚证,证型不同,调和气血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就是分辨气血不和虚实的症状。
气血不和的实证就是,容易出现瘀斑,疼痛,肿块,健忘等症状。
而气血不和的虚证就是,容易出现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气短懒言,眩晕心悸,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唇爪色淡,食少无味,形体消瘦,手足麻木,肢体痠困,舌淡苔薄白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两款分别针对气血虚证和实证的膏方。
活血化瘀方——红曲草本膏中医上认为“瘀则通之”,红曲草本膏主要是由红曲米、代代花、重瓣红玫瑰、桃仁、白芷、山楂、甘草、沙棘等熬制而成的。
活血化瘀、和血调经——《本草纲目》
活血行血、清散瘀血——《别录》
理气解郁——《饮片新参》
活血化瘀、消食化滞、止咳祛痰——《本草纲目》
行气散瘀,化浊降脂——《日用本草》
活血散寒,生肌止痛——《本草经疏》
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本草纲目》
补血益气方——乌鸡草本膏《本草纲目》记载,乌鸡可补虚劳羸弱,治消渴等虚损诸病,大人小孩皆可食用。乌鸡草本膏精选乌鸡、桑椹、黑芝麻、枸杞子、山药等道地材料,传承清代宫廷原方,根据现代人体质改良,遵照秘炼八法匠心熬制而成。
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本草纲目》补五脏,明耳目。——《食鉴本草》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本草纲目》
补虚除寒,补益气力。——《神农本草经》
作为中国宫廷医学代表产品,御品膏方传承中医药文化并融入“治未病”的理念。关于膏方的熬制工艺,节目请到了非遗传承人王国宝讲述膏方的熬制工艺和标准,即选、制、洗、泡、煎、提、滤、收,多斤的药材最终只能制成6斤左右的膏方,最终达到亮、粘、润、净、爽、滑“六大标准”。滴在宣纸上不会晕染,性状稠厚,一拉成丝。
●服用方法:开盖即食,每次一勺(约10-15克),早晚饭前各一次。
1、含服:放于口中慢慢含服,(唾液中活性酶加快分解,利于吸收)。
2、温水冲服:取一勺膏,兑入适量温水冲服。
3、黄酒送服:取一勺膏,兑入20毫升温黄酒慢慢送服。
●服用期间注意事项:忌食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保持良好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
●存放方法:请放在避光、阴凉处保存,产品开封后请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不适宜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和14岁以下儿童。
●本产品为食品,不能替代药品使用。
(以上内容仅代表节目及专家观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