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痛风结石怎么办
中国医院张华东
患痛风结石怎么办
痛风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这些尿酸盐沉积形成痛风结石。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其浓度若达到饱和溶解度,这些物质最终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引起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肿。随着时间的推移,痛风结石患其关节外表现可有间质性肾炎,尿酸性尿路结石等,若治疗不当可能造成关节受损,骨折和畸形及功能障碍,甚至还会对肝脏、肾脏有很大的损伤,引起很多严重的肝脏、肾脏疾病,最终形成尿潴留或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常常是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最多见的死亡原因。一旦痛风石破溃,带来的危害更大。痛风石的出现给痛风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因此本病的规范治疗及早期防治尤为重要。
痛风结石怎么避免?
痛风结石的形成总是由于高尿酸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或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使尿酸盐结晶而成。只有在尿酸得到长期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痛风结石才能避免。
痛风结石为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皮下结节,常分布于关节伸面、耳部等低温皮肤松弛的部位,一般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如鸡卵,或小如米粒;少者一二个,多者十余个不等。最初较柔软,以后逐渐变韧、变硬,随着病情发展和病史延长,痛风结石的体积会逐渐增大,导致皮肤变薄或损伤破溃,会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痛风结石能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可引起结缔组织增生,软组织破坏,最后导致皮肤膨胀、高低不平,关节畸形、活动受限。预防痛风结石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控制。
1、控制饮食总热量、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患者要每天限制总热量的摄入,不宜吃的过饱,以免导致体内尿酸的增高。含嘌呤高的食物有动物内脏、牛羊肉类、鱼虾、蛤蛎及碗豆等,这类食物痛风患者要尽量少吃或不吃。痛风患者应多吃嘌呤含量少的食物,如牛奶、黄瓜、鸡蛋、面包、番茄等,以减少外源性嘌呤进入体内。
2、低蛋白饮食。痛风患者按每公体重摄取0.4~0.5克蛋白质作为标准,每日蛋白质总量应控制在40克左右,适当限制鱼类、豆类食物的摄入量。每日1杯牛奶加2个鸡蛋,或瘦猪2两,即可满足其肌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不可过多。患者每日摄入的蛋白质应在适量的范围内,特别是对鱼肉、鸡蛋和豆类食物的摄入,患者还可以采用水煮的方式使用,一旦体内蛋白质过多,将直接导致体内尿酸的偏高,从而引起痛风。
3、限制脂肪摄入量。痛风患者每日脂肪摄入总量在50克左右为宜,注意要以植物油为主,少吃动物脂肪。
最后应当禁酒,少饮咖啡、茶。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可诱发痛风发作并加重病情。
有些人会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到底能吃什么呢?痛风患者当以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米、面、谷类的主要成分均是碳水化合物,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食这些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食用素食为主的碱性的蔬菜、水果,可让尿液PH值保持在6.6左右,此时几乎所有的尿酸盐都呈溶解状态,利于排出。夏季可多吃西瓜、冬瓜等,既消热解暑,又有利尿作用,对痛风有效。
2
减少体内生尿酸盐的产生,如避免过度运动与劳累,避免药源性释放,积极控制感染或肿瘤等。
3
坚持长期积极有效治疗。
张华东主任医师
张华东,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国家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一线风湿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5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及脾胃病、头痛、失眠等内科杂病。
出诊时间:8月19日
预约-
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