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
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我国慢性便秘患者正逐年上升
中国医师协会在年
倡议将3月28日设立为“中国便秘日”
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到肠道知识
说起便秘,都以为这是病。严格意义上说,便秘不是「病」,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1。便秘看似不起眼,但它成因较多,带来的危害绝不止占用了「洗手间资源」。更头痛的是,作为医生,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治疗便秘,真的『太南』了!」
一
便秘这个病,7个人里就有1个遭
我国便秘患病率为3%-17.6%,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高达22%。男女患病率之比最高达1:4.5,而且正逐年上升。
二
便秘不是病,得了也要命
在便秘的定义中,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1。一旦便秘发展到了6个月及以上的病程,很不幸,那就患上了慢性便秘1。
便秘不仅与肛门直肠疾病、结直肠癌等疾病有关,造成生命质量下降,还真的可能要命!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过度用力排便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1。在电视剧《父母爱情》中,身体原本很好的老丁,因为有便秘,排便用劲过大,导致脑溢血而离世。
三
三大病因,成便秘“推手”
总的来看,有三大病因成为了慢性便秘的「推手」:功能性、器质性和药物性1。器质性疾病和药物相关的原因常常是引发继发性便秘的「惯犯」。是哪些器质性疾病这么可恶?主要包括代谢性疾病、神经源性疾病、结肠原发疾病等1。药物性便秘主要由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钙拮抗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解痉药、抗惊厥药等诱发1。功能性疾病所致便秘,别名原发性便秘,主要是由于结肠、直肠肛门的神经平滑肌功能失调所致,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等1。什么,看到「功能性」这样的字眼,就以为是「没有病」?那就大错特错了。
以肠易激综合征(IBS)为例,了解一下:它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3。IBS分为四个亚型:
●便秘型 IBS(IBS-C)●腹泻型 IBS(IBS-D)●混合型 IBS(IBS-M)●未定型 IBS(IBS-U)3其中IBS-C患者数量庞大,在我国约有万人饱受IBS-C的困扰4。IBS-C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硬、干、小,排便次数减少,以及腹痛、腹胀和腹部不适等症状。引起IBS-C的各种病理生理机制较为复杂,胃肠道动力异常(结肠动力降低、移行性复合运动和时相运动等动力紊乱)和内脏高敏感是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5,6。此外,免疫系统紊乱、精神心理因素等也参与其中。
四
治疗需从「肠」计议
1.调整饮食
低FODMAPs饮食,限制饮食中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可以减轻IBS症状。以下食物富含FODMAPs,日常饮食中要少吃水果:桃子、柿子、西瓜、芒果、杏子、梨子、樱桃蔬菜:大蒜、韭菜、洋葱、芦笋、蘑菇、白菜等谷物:小麦、大麦、黑麦坚果:杏仁、开心果豆类:鹰嘴豆、扁豆牛奶和奶制品:牛奶、酸奶、冰淇淋调味汁:番茄酱、草莓酱、泰式咖喱酱、蜂蜜、玉米糖浆食品添加剂:菊粉、芥末粉、山梨糖醇、木糖醇、甘露醇
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利那洛肽、普卡那肽
3.心理和行为方式干预
心理因素不是直接发病因素,但会诱发、加重IBS-C的症状
日常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多锻炼、多喝水、保持良好作息,积极面对现状,少焦虑,少烦躁,轻松面对生活。IBS-C是功能性疾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改善症状。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精神心理因素等是其危险因素。慢性便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便秘患者中,IBS-C患者数量庞大。与传统治疗相比,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从「肠」计议,对IBS-C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发挥作用,治疗优势凸显,可以作为IBS-C治疗的新选择。
参考文献:
1.陈旻湖.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广州).中华消化杂志,,39(9):-.
2.邹多武.利那洛肽:慢性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新选择[J].中华消化杂志,,39(4):-.
3.李军祥.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v.26(03):-.
4.LovllRM.FordAC.Globalprvalncofandriskfactorsforirritablbowlsyndrom:amta-analysis[J].ClinGastrontrolHpatol,,10(7):-.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36(5):-.
6.辛海威,方秀才,柯美云.功能性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我们能鉴别吗?[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2(2):-.
7.袁耀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进展专家会议纪要[J].中华消化杂志,,39(3):-.
疫情期间焦虑情绪加剧、运动减少,更易诱发便秘,特邀幺立萍教授做线上讲座,并提供线上公益咨询平台,国内知名专家一对一为您服务。如您或您的家人有便秘困扰,欢迎您扫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