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疑似麟趾金墓内熠熠生辉

注:为答谢读者,我们为每位读者准备了5元话费红包。凡看到此文者,点击标题下方大余江,回复“话费”领取

 资料图:考古人员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槨室西侧发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绝对是一个“金光灿灿”的朝代: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中也印证了史书上西汉“多金”的记载。昨日,考古工作人员又在墓中发现了大量金器。据悉,此次主椁室发现金器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我国西汉墓葬考古史上实属首次。

  出土金器之多属汉墓考古首次

  数十枚马蹄金、两大盒金饼……17日,记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掘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在主椁室西堂内发现了三个漆盒,其内装有数量惊人的金器,一盒内装有25枚马蹄金,其余两盒内装有金饼。金器数量有数十枚之多,马蹄金和金饼金光闪闪,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时光,这些金器却依然熠熠生辉,散发着夺目的金属光泽。文物专家表示,在我国汉墓考古发掘中,出土数量如此多的金器十分罕见,是目前汉墓考古发现中最多的一次。

  “一般来说,这类金器的来源主要是皇帝的赏赐。但海昏侯墓中出土如此多的金器,不排除墓主人就是曾经当过皇帝的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可能。”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向记者透露说,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今后可能还将出土类似金器,这对于确认墓主身份也将起到一定作用。

  一枚马蹄金等于一万枚五铢钱

  汉代金饼的含金量较高,这种饼块状的黄金货币,根据交易的需要,可以任意切割,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金属称量货币阶段。据介绍,除了金饼外,汉代黄金货币的形式有马蹄金、麟趾金和金五铢等。马蹄金呈椭圆或圆形,底凹、中空,形似马蹄。麟趾金是仿瑞兽麒麟之足所铸,呈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背面中空,口小底大,形如圆形兽蹄。“一枚马蹄金约等于一万枚五铢钱,马蹄金虽然可以当钱用,但一般不流通。”张仲立告诉记者,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马蹄金,其中不少看起来也像是麟趾金,具体还要等待修复之后确定。

  目前,主椁室已经被完全被打开,显现大量玉器、青铜器和漆器,室内分东西两部分,经专家观察发现,主椁室曾经发生过坍塌,文物发生了位移和损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告诉记者,考古人员的工作首先是提取需要紧急保护的漆器,其次是根据考古学的层位关系,提取被叠压的青铜器。目前主棺前部还有一些青铜器,层位关系非常清楚,考古人员正在对其进行梳理和提取。

  江西首次出土一整套铜环权

  记者了解到,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还出土了一套多年前的铜环权,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砝码。汉代,汉武帝执政后,历经了六次币制改革,最后推出了上林三官五铢。尽管币制改革比较成功,然而,好的币制还需要有好的管理措施跟上,汉武帝对推行的“五铢”新币制的管理十分重视。其中,汉文帝的“称钱”之法,成为西汉时期币制管理中比较有效的一项手段。

  汉武帝在称钱管理中使用的主要工具还是称钱衡。汉朝称测、校验钱币重量有一套专用的衡具,秤杆还是以吊杆天平式为主,砝码多见称钱专用品。在海昏侯墓内出土的铜环权一套,总共12枚,大小不一,都是环形,为青铜材质。主要是用来称钱或像黄金之类的贵重物品。据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这套铜环权在江西是首次发现,对于研究汉代度量衡有重要价值。

  该墓堪称“事死如事生”葬制标本

  《荀子·礼论》有云: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这里的“事”字,是侍奉、供奉的意思。“事死如生”是古代的一种葬制,意思是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文献记载称,秦汉时代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西汉海昏侯墓的主人也不例外,他也希望“事死如生”。专家称,作为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西汉海昏侯墓成为汉代“事死如生”葬制的一个全新样本。

  通过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深入发掘,目前已经出土1万多件文物,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器物。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海昏侯墓的墓穴内建有平方米的方形木结构椁室,椁室里的随葬品更能体现当时“事死如生”的葬制。不管是从墓葬结构还是从随葬器物方面来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堪称是“事死如事生”的标本。

  为何南昌频现汉代古墓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无疑是我省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实际上,近年来南昌频频挖出汉代古墓。“在城区发现汉代古墓并不奇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不断发现汉代古墓。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开发,汉代古墓屡见不鲜。”考古专家李国利表示,早在20世纪60年代,省考古研究所就在老福山附近发现了一座西汉木椁墓,其作为始于商代流行于汉朝的墓葬形式,有着重要的考古价值。20世纪90年代,南昌火车站附近发现的汉代雷氏家族墓葬群更是震惊一时。近几年,南昌老福山、站前路往京山一带都曾发现过西汉墓葬。南昌北部的赣江附近、下罗、昌北开发区、英雄开发区的东汉墓葬较多。

  为何南昌频现汉代古墓?民俗专家黎传绪认为,古代青云谱区是南昌城的南郊,数千年来都是一片广阔的荒野,毗邻的京山更是乱坟遍地。另外,京山一带自汉代以来都是墓区。李国利表示,在古代,经济发展主要以人口数量为评判标准。汉晋时期,江南有6个郡,只有3个郡人口超过万户,南昌就是其中一个。而且,汉代古墓能保存至今得益于砖室结构。汉晋以及六朝时期墓葬均采用墓砖砌成像房子一样的墓室,上面通常还封有土壤,所以不易被破坏。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土壤、生活垃圾不断覆盖在古墓上,使汉墓通常距地面5米左右。

  杨军认为,较之秦朝,汉代南昌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口繁殖速度较快。当时的豫章郡人口数量较大,达官贵人也较多,而且汉朝比较重视厚葬,对葬礼制度比较重视,因此近些年南昌频频挖出汉朝古墓。

  众多市民涌入省博看“海昏侯”

  雁鱼灯、五铢钱、提梁卣……这些只在新闻报道里才看得到的宝贝,市民们现在可以面对面地观看了。17日,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的首个公众开放日,件“新鲜出炉”的文物将在这里展览一个月。不少市民得知展览消息,一大早便赶到省博物馆一览海昏侯墓文物的风采。

  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市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次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是按照走进墓园观看时的顺序进行摆放。所以当市民一进展厅,首先应该向左边走,以顺时针方向开始参观。

  第一站是墓园。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陶罐、陶瓦当等文物。第二站是车马坑,里面陈设了铜车马器。第三站是主墓内发掘的文物。主墓分为北藏閤、东藏閤、西藏閤,先看到的是北藏閤内发掘出的文物,分别有五铢钱、青铜雁鱼灯、提梁卣;东藏閤内则有铜刻漏等;西藏閤内有铜镇等。参观结束后,不妨再看看展厅最中间摆放的铜编钟、铜壶等文物。

  据介绍,目前成果展主要展出从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陶器和玉器。省博物馆将会根据后期出土文物的修复和保存状况,继续在博物馆内展出新的出土文物。本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展览期间馆内均安排有讲解员进行讲解。

  家住佛山的吴树全和他的朋友在电视上看到海昏侯墓的现场发掘直播后,对南昌文化历史格外好奇,专程从广东赶来看展。“我们都非常激动,这个墓的发现不仅是对南昌历史的重要补充,还是对西汉时代历史的补充。”

  徐长青介绍,今后计划把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规划成为一个大型的国家遗址公园,公园内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存放珍贵文物的专题博物馆,另一部分则是将部分文物放回原址的遗址遗迹,同时还计划将墓园前已经消失的门阙等建筑通过3D复原的形式展现给观众。

大余江

余江最具影响力新媒体

招募好商家,你肯为粉丝提供福利,我就让你上头条!

商务合作:

小编

投稿爆料:

qq.







































白癜风怎么治疗
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ss/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