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
痛风的由来
痛风(gout)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痛
高尿酸
风
痛风——高尿酸血症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痛风的源头
﹏﹏﹏痛风可分为两种:
1.原发性痛风
多有遗传性,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10%~20%。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盐(PRPP)合成酶活性亢进。原发性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具体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应排除肾脏器质性疾病。
2.继发性痛风
指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计数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和癌症等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加速,使核酸转换增加,造成尿酸产生增多。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破坏,核酸转换也增加,导致尿酸产生增多。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铅中毒和高血压晚期等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可使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烟酸等,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另外,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免疫抑制剂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有关。
痛风的特点
﹏﹏﹏高尿酸血症程度较重肾受累多见,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可能有明确的相关用药史青少年、女性、老年人多见部分患者24小时尿尿酸排出增多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往往较轻或不典型治疗痛风的新武器
﹏﹏﹏“三氧自体血免疫疗法”治疗痛风的科学依据
血液中的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单核细胞因子,是炎症反应的促进剂。病理检查可发现有大量炎症细胞如中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局部浸润和组织坏死,在这一过程中,IL-8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促进炎症细胞的聚集、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人体内的IL-8的正常值为8.1~21.3μg/L,高于正常值时,IL-8就会趋化中粒细胞到炎症部位,加重炎症症状。
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过多导致的一种关节炎。炎症的产生和加剧是体内IL-8超过正常值后产生的病理物质。
三氧接触体液(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尿液)即可产生单个的氧原子(O)和过氧化氢(H2O2),这是两种强氧化剂。IL-8对氧化物高度敏感,氧原子(O)和过氧化氢(H2O2)能明显降低IL-8的表达,减少其在人体内的含量。
“三氧自体血免疫疗法”能把三氧化的自体血循环到达机体的各个组织部位,三氧流经部位被IL-8激活的炎症组织或者感染灶中的细菌、真菌或者病毒就会被迅速歼灭。因此,“三氧自体血免疫疗法”也就能起到治疗痛风、缓解疼痛的作用了。
日常预防
1.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但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2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
3.少吃高脂肪食物,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25%以内。
5.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0ml-ml,促进尿酸排除。
6.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7.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8.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