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痛风,一方面,患者必须忍受关节病痛的折磨,另一方面,痛风通常伴有包括肾功能受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在内的一种或者多种并发症。
因此,痛风患者除了要注意饮食控制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控制尿酸也十分重要。然而,据中医院风室内科副主任郑东辉介绍,许多患者甚至是少数医生,对于如何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痛风仍存有诸多认识误区。他提醒,药物治疗痛风,要注意提防九个误区。
医学指导/中医院风室内科副主任郑东辉
文/广州日报记者黄蓉芳通讯员王海芳
误区1尿酸一高就服降尿酸药?别太积极!
很多人在体检中一发现血尿酸增高,就开始长期服用降尿酸药。郑东辉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是,大多数高尿酸血症并不会引起痛风发作,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会发展为痛风。因此,对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一定需要长期降尿酸药物治疗。“对部分高尿酸血病人,用药不要过于积极。”他说,一般认为,每年有两次以上的痛风发作,或有痛风石、肾结石、肾损害表现,或经饮食控制、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血尿酸仍显著升高的患者,才需要药物来控制。
误区2痛风急性发作用抗生素治疗?不宜!
郑东辉说,痛风急性发作时,大拇趾、足背等受累关节局部常常出现显著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除此之外,严重病例还可能会出现发热、血白细胞升高等现象。这时候,如果不了解病史,也没有血尿酸等检查,很容易误诊为局部感染或发炎,随即给予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这是痛风治疗中最为常见而普遍的误诊误治。”他说,由于痛风急性发作本身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病例即使无任何治疗,也可能会在痛风发作后一段时间内逐渐自然缓解,这种自我缓解,常常被医生或病人误认为是青霉素等抗生素的疗效。事实上,青霉素等抗生素对痛风急性发作不但无效,而且可加剧病情,延迟缓解,增加病程。
误区3痛风只需降尿酸?还需抗炎治疗!
痛风是慢性病,多数病人常常遵医嘱长期服用别嘌呤醇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治疗。郑东辉介绍,“由于这些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使得很多患者认为,只要是痛风就应吃这些药,甚至有些医生也在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时也只开出这类药物,结果,不仅没有终止发作,而且还适得其反。”
他说,其实,降尿酸药物没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尿酸急剧下降的时候,会引起关节腔内尿酸溶解,也会诱发急性发作,致疼痛迁延。“根据目前的国际指南推荐,在开始使用降尿酸治疗药物的同时,也应服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预防性抗炎,每天2片,如果有秋水仙碱的用药禁忌,也可以选择NSAID或激素。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痛风的急性发作。”
郑东辉说,秋水仙碱预防性抗炎0.5-1mg/D用量,安全性较高。他还提醒,预防性抗炎应维持至降尿酸达标后3~6个月才能停药。
误区4乱用秋水仙碱?剂量太大会中毒!
郑东辉指出,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又存在乱用秋水仙碱的现象。很多患者在痛风发作时,会自行按照说明书服用秋水仙碱片治疗:首次1mg,以后每1小时服0.5mg,直至总量达6mg,或出现腹泻或关节肿痛缓解。
“然而,由于秋水仙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副作用大,因此,这样的服法现在我们已经不提倡了,”郑东辉说,现在,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地位,已经逐渐被非甾体类药物所代替。即使需要服用秋水仙碱,也会采取小剂量的治疗法,即首次1mg,1小时后服0.5mg,以后每12小时服0.5mg。这种剂量,效果与大剂量相似,但副作用却大大减低了。
误区5乱用止痛药?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很多痛风患者经常自己到中国香港或澳门地区购买一些所谓专治痛风的药物,或者自行服用一些不正规的中成药,郑东辉表示这也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些药物中,往往含有激素,大量使用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如果出现痛风,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
误区6关节痛才治疗?维持期治疗是关键!
很多痛风患者都是关节痛才治疗,不痛时不吃药。郑东辉说,痛风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和慢性维持期治疗,其防治关键在于慢性维持期治疗,即重视间隙期的规范化降尿酸治疗,只有把血尿酸控制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再次发作,防治由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相关疾病。
误区7“饮食控制”可降尿酸?很难!
很多患者认为药物副作用大,因此不愿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一些患者则采取所谓的“饮食控制”疗法,企图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郑东辉指出,人体的尿酸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尿酸两部分组成,内源性尿酸由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占总的尿酸水平的80%,外源性尿酸占20%,即使饮食控制得再严格,也只能解决20%的尿酸水平,约相当于60~90umol/L的血尿酸水平。
“因此,我们强调饮食控制,但饮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血尿酸水平较高的患者,单纯通过饮食等其他非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使血尿酸降低到理想水平。痛风患者大多都需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他说,药物虽然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对于降尿酸药物来讲,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适当、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还是很小的,患者不必过分紧张。
误区8手术可解决痛风石?尿酸没降还会形成!
郑东辉说,有些已经形成痛风石的痛风患者,非常迷信手术治疗,以为手术能够根治。但其实,手术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血尿酸水平很高,痛风石还是会形成,而且手术切口难以愈合。相反,如果把尿酸降至umol/L以下,痛风石则有望慢慢变软,甚至吸收掉。
误区9尿酸达标就停药?1年后才可酌情减量!
郑东辉说,对于伴有痛风石或泌尿系尿酸盐结石的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的目标为umol/L;对于无痛风石或泌尿系尿酸盐结石的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治疗的目标为umol/L。血尿酸浓度越低,痛风石溶解越快。那降尿酸治疗药物到底应使用多久呢?
“据我们观察,90%的痛风患者不按规定规范服药,很多患者只要尿酸一达标,就停药了。”他说,按照国际指南,降尿酸治疗应长期维持,不应随便停药。“我们的经验是,经过积极降尿酸治疗,一般持续达标1年左右的时间后,大部分病人可减量到最小剂量维持用药。事实上,有一部分患者最后停药后靠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干预也可维持在较好的血尿酸水平,也有一部分患者,一减药,尿酸就反弹,这部分病人就需要长期治疗剂量维持。”
图/GETTYIMAGES
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痛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傻傻”分不清?盲目治疗耽误病情
尿酸高不止痛风还伤肾
爱喝酒+关节酸痛赶快查查股骨
骨质疏松风险:可一分钟自测
痛风,应该这样吃|9个痛风食方简单又有效
每天万步走别“用力过猛”
良心推荐GZphotos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公号之一,日日有好图,周周有奖品,月月有比赛。
黄蓉芳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