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常菜是痛风的导火线只要2两,嘌呤摄

白癜风专家刘文斌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691.html

爆炒肥肠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虽然它属于鲁菜系,可并不妨碍全国人民都喜欢它,不论是在家庭餐桌还是酒店宴席,我们都能看到它熟悉的身影。但是,美味和痛风终究无法和谐相处,爆炒肥肠这道脍炙人口的大众菜也不例外。

首先,众所周知,动物内脏是所有食物中嘌呤含量最高的一类。猪肉的嘌呤含量为83.7mg/g,而猪肠的嘌呤含量则是mg/g,比猪肝都还要高。因此,一次大量进食可致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突然增高,导致血中的尿酸浓度显著高于关节液,二者形成了尿酸的浓度梯度,于是大量尿酸盐进入关节内形成尿酸结晶,从而诱发关节的炎症反应,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由此可见,爆炒肥肠不仅会升高血尿酸水平,更是痛风发作的重要诱因。此外,肥肠中含有大量胆固醇,经常进食该类食品可导致高胆固醇症,而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痛风患者尤其是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痛风患者更应避免食用爆炒肥肠。

其次,动物内脏中以肠中脂肪含量最为丰富,更易引起脂代谢紊乱。在所有的脂代谢指标中,以三酰甘油水平对痛风的影响最大,它不仅会升高机体的血尿酸浓度,加重痛风病情,而且还会增加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痛风发作机率。

再次,三酰甘油在我国人群中更容易导致冠心病,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尤其应当注意,而痛风的主要发病人群为肥胖的男性及绝经后的女性,这些患者也是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好发人群。因此,对于这一部分人群,无论是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是单纯从预防痛风发作的角度,均应忌食爆炒肥肠。

除了爆炒肥肠之外,还有一道餐桌上常见的下饭菜也是诱发痛风的导火索,它就是小鱼干。一般来说,淡水鱼鱼肉的嘌呤含量约在~mg/g之间,而小鱼干的嘌呤含量约为mg/g,是淡水鱼的10倍!

在之前关于痛风饮食的文章中我们讲过,同类动物个头越小,它的嘌呤含量就越高,小鱼干就是如此。小鱼虽小,但五脏俱全,而且干制会使它的嘌呤含量更高。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高的除了小鱼干之外,还有小牛颈肉(mg/g)和白带鱼皮(mg/g),痛风患者也应该注意。

正常人的饮食中每天嘌呤摄入量约为~0mg,痛风患者饮食中的嘌呤摄入量最好控制在mg以下,缓解期可适量放宽。也就是说,仅仅只需要二两的小鱼干,就会让你的当天的嘌呤摄入量超过10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ss/1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