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总是好不了,ldquo神药rd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项过去的“帝王贵族病”——痛风,如今正快步走进寻常百姓之家。外来医学更是将其称之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外的“第四高”——高尿酸。据官方统计,我国痛风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人患病率超过?20%,我国痛风患者人数已经超过一亿,并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痛风患者以男性居多,高达83.57%,患病年龄也正不断的年轻化,90后已经被痛风“绊倒”了,00后也已开始中招。

近期一篇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热议,说的是一名18岁高中生长期喝奶茶导致痛风急性发作,手脚关节上长满了痛风石,真是触目惊心。据了解,这名高中生已有痛风病史4年,医院开止痛药和降尿酸药。一次比一次严重也没有引起重视,生活习惯还是该咋样咋样,小小年纪就全身长满痛风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民的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都随之改变。高热量、高脂肪,高嘌呤食物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加上过度的摄入,让不健康饮食成为痛风的重要诱因。

痛风发作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不规划的治疗后的痛风患者,不但不能降低痛苦,还会陆续伴随关节畸形、行动受限等症状,甚至发展到不断产生痛风石压迫皮肤和神经,最后不得不截肢,导致患者彻底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痛风有多“痛”?两千多年前就有位希腊哲人说过:没有什么疾病比痛风更痛,连铁螺丝、绞索和匕首带来的伤痛都不如它,烈火灼烧也不过如此。没得过的人可能想象不出来,以下就是一位痛风患者的自述:

好几次痛风发作让我几乎绝望,晚上痛的睡不着,就算保持不动,它还是痛,像蚂蚁咬,如刀割刺痛,如火烧灼痛。有时候真的就想拿刀把它砍掉算了,甚至想死掉一了百了(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太夸张,但我确实动过这样的念头),可惜我没有勇气这样做,就这样忍着吧!

我想,这种痛苦只有痛风病人才能体会吧,就像只有生过孩子的女人才知道生孩子的有多痛苦一样。每次发作,走不了路,上不了班,干不了活,甚至还得要人照顾,这不仅给自己也给家庭带来诸多不便。每次发作我都是医院门诊,打两根针,吃几天药,什么痛风腚,秋水仙碱,布洛芬等等都当饭吃似的,都快成西药罐子了。西药的副作用又大,吃了胃难受的很,作呕又吐不出来,肚子也痛,反复腹泻。这些年该听的医嘱也听了,该吃的药也吃了,该复发还是复发,毫无征兆,真的是生不如死的感觉。

以上这位患者说到了很多痛风患者的心里话,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痛风就是治不好啦?#痛风常识#

外来医学认为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主要病因是人体生成尿酸过多或者排泄障碍所致。因此外来医学在治疗痛风上主要从止痛、降尿酸方面入手,由此产生两大神药——止痛药物“秋水仙碱”和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

止痛药物主要有芬必得(布洛芬)、美洛昔康、秋风仙碱、糖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最大的效果就是让“止痛”。请注意,这些药根本就不是解决痛风的,你的身体依旧在痛,只是让你感觉不到而已。虽然感觉不到痛,但这些药的副作用是对胃肠功能有极大的刺激作用,轻则胃痛腹泻,重则胃肠溃疡、出血,长期服用还会伤害肝肾,甚至出现内分泌紊乱,血糖、血压指标升高,衍生一堆外来医学划分的“指标”病。

这些药物中以秋风仙碱最为出名,很多痛风患者都在用,所以副作用大家都也最清楚,其治疗效果和“中毒”效果十分接近,关节部位不痛了,胃肠就难受了,而且耐药性极强,长期服用只能采用“逐级累加用法”,其副作用也越加严重,患者们苦不堪言,无疑是饮鸩止渴。

降尿酸药物主要有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目前常用的是别嘌呤醇,该药的副作用有①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②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严重者可导致剥脱性皮炎;③肝肾功损害;④白细胞减少。尤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别嘌呤醇过敏所致的“剥脱性皮炎”,后果非常严重,病死率高达?20%~25%。

非布司他是近年来引入国内的新药,被很多痛风患者奉为“神药”。但国人们不知道的是,非布司他存在心血管方便的致命风险,被多国警告,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

在年批准非布司他上市时,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要求在处方信息中包括了一个关于非布司他治疗患者可能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警告和注意事项,并要求进行一项大规模的上市后安全性临床试验。为此,在对例患者开展的安全性临床试验结果进行深入评估后,FDA在年2月发布信息,非布司他可能让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对心血管患者存在致命风险,要求在药品包装盒以及药物使用说明书中加入最突出的警告。此外,据国外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与嘌醇相比,平均治疗32个月后,非布司他可使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34%。

总之,无论是止痛还是降尿酸,这些神药都是治标不治本,止痛而不治痛。痛风仍然反复发作,且越来越不受控制。长期服用,毒副作用不断加深,痛风本来引发的并发症不说,光是肝肾被长期荼毒下,功能会逐渐出现损害,最后发展至尿毒症,只能长期透析治疗,又是一场人间悲剧。

传统中医怎么看

传统中医将痛风归于“痹症”的范畴,认为痛风由于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佳,正气不足导致脾胃虚弱,肝失疏泄,肾失气化,脏腑不和,寒气、湿气、浊气就会在体内驻长滋生,逐渐停聚于经络、筋脉、骨节、脏腑各处,阻碍气血运行,恣食膏粱厚味、劳累、受寒、过度运动、手术等,都会加重湿浊,进而使湿浊郁而化热,于是就会出现急性痛风之红肿热痛症状。

由于痛风患者体内邪气久积,极为耗伤正气,如果正气不足以抗邪,就会产痛风症状。所以传统中医治疗痛风的思路是调脾胃、扶正气、温经通络、疏解郁热,将寒邪之气逐步化解并排出体外,正气充盈,脏腑恢复平衡,杜绝了湿浊之气滋生的土壤,自然也就能避免痛风反复发作。

传统中医对于痛风等慢性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点,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多从湿、毒、瘀论治,以利湿泄浊、温经通络、疏解郁热为主要治疗原则,佐以活血化瘀,结合本期的病机特点,强调散寒而不清火,郁热而痛只是表象,如果为了暂时的止痛而去清热,让本身虚弱的阳气进一步减少,生命力和抵抗力越来越弱,盲目清火和外来医学盲目止痛是一个思路,贻害无穷。

在痛风的慢性缓解期,传统中医则会根据患者脾肾不足的体质特点,顾护脾肾,攻补兼施,标本同治,让患者脾气健运,肾精充盛,先、后天之本得以补足,就能更好的运化湿浊之气,气血畅行正气充盈,恢复正常的脏腑功能。

有人也许会说,吃了中药就能降尿酸吗?传统中医一直都是注重整体调养和患者感受,并不看重外来医学的奉为标尺的指标。经过调理,痛风的患者不发作了,不被痛苦折磨了,不用担心并发症和药物毒副作用了,这就是中医想要而且能够达到的效果。病人再根据详细的医嘱,改变之前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严格自律,嘌呤指标是很容易恢复到正常水平的。传统中医的医养之道,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要顺应天道,天指的大自然,道就是规律,顺从大自然的规律治疗调养,就是对人体最好的保护。#中医养生的真相#

痛风及很多慢性病都是我们错误的思想观念和错误的生活方式所致,要想彻底告别痛风,既需要靠谱的中医大夫治疗,也需要患者在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做出彻底改变。经过中医治疗的患者,要有“治未病”的观念,平时就要保护好我们的阳气,将温阳的理念不仅用在治疗上,还要用在日常的养生防病上,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忌食生冷寒凉,合理运动、心态平和、少熬夜等等。总之,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根本,远离一切损阳伤阳的行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得到真正的健康。这世间没有所谓的“神药”,只有正气充盈,才能百病不生!

猜你还想看;

痛风有很多食物不可吃,尤其这些,千万不要出现在餐桌了!别不听

痛风发作痛不欲生,还能治愈吗?长期吃依托考昔片能缓解痛风?

急性发作期痛风疼痛难忍,教你几招快速止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jc/9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