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40有道ldquo坎rdquo

从入秋开始,很多地区的气温就不断下降,也让不少人出现了一些气短、乏力、腹泻、感冒、怕冷、食欲不振等症状,却也查不出具体的疾病。

其实,这可能是因为你的免疫力降低啦!

40岁是道“坎”

免疫力衰退与器官自然老化有关,根据欧盟调查,人体免疫力会在40岁后明显下降!

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身体有多种慢性疾病,包括心脏病、慢性肺病、肝病或肾病,这都会加快免疫力退化速度。

以老人肺部感染为例,有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人肺死亡率高达30%以上,是65岁以上老人的第四位致死病因,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首位死因,而90岁以上老人有半数以上死于肺炎或肺部感染。

自测免疫力

我们总听说免疫力,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表现才是免疫力下降呢?

简单自测免疫力,看看你有以下表现吗?

身体疲惫:经常感到疲惫,稍做一点事就感到累。即使每天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仍然感觉困,做事提不起精神,并且特别容易分神。

经常感冒:一年内患感冒超过3次,尤其在季节交替温度骤变的时候容易感冒,且病程一般在7天甚至10天以上,还经常出现由感冒引发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等情况。

愈合能力差:伤口比正常人愈合得慢且容易感染,或者被撞了以后淤青消得特别慢。

肠胃娇弱:容易患上肠胃病。比如外出吃饭时,同样的食物别人吃了没问题,而你却肚子疼,严重的时候还会上吐下泻的。

口腔溃疡:经常出现口腔溃疡,且容易反复发生。

频发炎症:经常咳嗽,且容易引发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等。

哮喘反复:哮喘的病人,且哮喘反复发作。

通过以上7条简单的自我检测,如果满足3条以上,就该注意你的免疫力了!

正气=免疫力

传统中医药学对于人体免疫早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从中医角度来讲,正气就相当于免疫力,人体正气充足,就不容易生病。

但是,现代人因为过度劳累,消耗比较多,又没有得到及时的锻炼,气虚的人是非常多的。

不信的话,您就把舌头伸出来,看舌边有没有牙齿印,有牙齿印就说明这人正气不足。

如果您再仔细想一想,伴随着齿痕出现的,往往是说话声音低微,不耐繁劳,一劳作就累,容易自汗,经常四肢无力,吃完饭肚子胀,经常一劳累以后头晕目眩,还有经常感冒等等,这都是气虚的表现。

常喝黄芪,调补正气

黄芪,是中医处方中最常用的补气药,它的药用历史也非常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明代李时珍称其“为补药之长”,认为五脏之气都可以用它滋补。

1补中益气

有气虚体质的人,平时适当用一些黄芪,能改善体质,补中益气,对全身都有滋养作用。

2提高人体免疫力

黄芪还有补气益卫的功效,卫气就是保护体表的气,能防止邪气入侵体内,经常感冒的人可以用黄芪来预防风寒。

3利尿消肿

医圣张仲景就曾在所著的《金匮要略》中提到用黄芪来治疗风湿水肿,针对气虚引起的水肿,黄芪有很好的疗效。

4保护心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

黄芪怎么用?1泡水:黄芪山楂饮

材料:黄芪20克、山楂10克、水毫升。

做法:用冷开水冲洗黄芪和山楂后,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半小时后即可饮用。服完可加沸水继续冲泡。

功效:益气补血,缓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2熬粥:健脾粥

材料:炙黄芪15克、大米50克、陈皮3克,蜂蜜和水按照1:3的比例调匀。

做法:

1、生黄芪加一勺半蜂蜜水拌匀,放置半小时,然后用砂锅炒干水分,做成炙黄芪。

2、大米提前浸泡半小时,炙黄芪放入克水中泡半小时。

3、黄芪和水一起用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0分钟,过滤掉水分后再次加水煮开,转小火煮10分钟,捞出黄芪,把第一次煮黄芪的水倒入锅中。

4、水开后倒入大米,加入少量油煮制,锅开后倒入陈皮粉煮25分钟即可。

功效:每天早晚各喝一次健脾粥,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的功效。

3雾化:黄芪水喷屋子

著名中医学家关幼波先生曾经在临床中用过这个方法,取克黄芪煮水,然后把喷洒在屋子里,可以通过呼吸、皮肤将黄芪药效吸入体内,适合气虚、体虚严重的人。

参考资料:

BTV养生堂《体质差、易生病,几乎都是因为它!国医教您补正气,强免疫,养出好身体~》

罗大伦频道《人参这么好的药,您会用吗?》

BTV我是大医生官微《元气不足体质差!常用黄芪泡水喝,补气健脾消疾病,便宜又好用》

如:腰痛、妇科、男科、补肾、腰间盘突出、背痛、腿痛、膝盖痛、颈椎病、肝病、胃病、便秘、尿频、腹泻、小腹突出、痛经、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发、脱发、丰胸、美容、皮肤病、老年斑、衰老、阴虚、感冒、咳嗽、发烧、失眠、结石、咽炎、嗓子痛、头痛、牙痛、打呼噜、口腔溃疡、口臭、鼻炎、耳鸣、眼病、甲状腺、头皮屑、脚气、痔疮、手脚冰凉、风湿、盗汗、癌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心脏病、心血管病、脂肪肝、痛风、老年痴呆、静脉曲张、补气、补血、补钙、瘦弱、肥胖、小儿疾病、瘦腿、瘦腰、湿气、健脾、打嗝、狐臭、抽筋、戒烟、经络、中成药、泡脚。。。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jc/9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