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学是如饥似渇学习的地方,更是青春飞扬、梦想展翅、结交一生的朋友的地方。三十年前毕业时大家带着方刚血气,和即将大展的鸿图握手道别奔赴远方,三十年后又如约归来,踌躇满志,虽两鬓染霜,却依然是彼此心目中的“少年”。本文虽然题为返校小记却满满的激情,点点滴滴,情真意切,激起同学们的強烈共呜,也让象我这样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未能如愿参加此次聚会的同学,一起共享这十年才一次的返校聚会,一起探访校园的“名胜古迹”,一起追忆那些青春的岁月和美好的时光。
7月盛夏,荷花满池,骄阳似火。?年一度的?考刚刚发榜,各个院校正?不停蹄的招聘优秀?才入学。而我们一行人从四面八方,以各种方式,或飞越太平洋,或?驾盘驰于高速公路,或搭乘便捷的城际高铁,汇聚于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学,庆祝毕业30周年。回到熟悉而陌生的合肥,在中国科大的青春岁月竟如昨天。大家虽然互相调侃着谁染过了头发,却发现没人真正在意,不是因为过了不惑的年龄,而是因为彼此记着彼此的青春的模样。
30年前的中国科大,十分年轻,直属科学院,却因战略内迁落户合肥。那时去合肥,交通非常不?便,乘火车也要转好几道。当时合肥生活也十分清寡,但挡不住各省状元对它的向往,科大特有的重视数理基础,对年青的学子们的吸引力,超过了清华北大。而我们近代物理系,84级就聚集当年6省状元加全国状元。因为是最好的学生去中国科大,就有了校园里种种传奇。先不说学长们如何刷完整套数学的“圣经”——五大册积米多维奇数学分析练习册,更不用提十一二岁的少年班天才们踮着脚尖在黑板上演算推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说说同班的同学,一位位都是传奇。有位同学弹得一手好吉他,用一首连绵不断的“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把当时破旧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弹成了夕阳下忧伤?浪漫的宫殿,惹得人人开始抱着一把吉他学弹入门曲“爱的罗曼史”。记得那时文化还是很匮乏的,邓丽君,张学友的歌开始流?,本?的歌?张?的歌“?条路”,简单通俗的“?过春天,走过四季”,吼得?街小巷都是的。记忆中我们科大同学,在系里节?汇演时,五个男生,穿着?衣,排成一排,?不同声部唱着“soundofsilence”,那演绎的?平,秒杀今天的onedirection乐队。这次回校相聚,提起那次精彩的表演,同?的同学马上?句声?依然饱满的“Hellodarknessmyoldfriend“让大家回忆起那诗?般的歌词。这?歌曲是64年美国歌手Simon的作品,歌写得深沉,富有哲理?又有激情,在那刚刚启蒙好奇的80年代的中国,同学们把那悄悄而?如深埋的种?感觉,把闪光的智慧和一瞬?逝的念想都嵌?歌声?,把那?中的徘徊和祈祷定格在不变的过往时空中。时隔30年,悠美的旋律依然萦绕回旋着,那最美的和音展示出“说?不言,听?不闻”的场景,静静地显示着沉默的?量。
中国科大是以理科为主,因?校内有众多围棋和桥牌爱好者,上段位的也?有?在。同班有?位围棋??,经常一下就是?个小时的围棋赛,引来众?围观点评,远?业余水平可以匹敌的。记得有?位初学者羡慕围棋赢者被明星般的围捧,?有不?,竟下决?要将?本棋谱背下来,当时被传为神谈。30年年过去了,当年打牌下棋时的那些妙招和误步,还被同学们记着。遇到了当年的系主任,提起深夜被窝?打牌被批评的旧事,?家和?师都不逃避了,颇有相逢?笑泯恩仇的感觉。如今,人类发明的Al阿尔法狗还真的从背棋谱发展到自我学习,已经完胜人类的围棋顶尖?手了。参观科?展览馆时,当年的围棋?手也开心地和科?机器人美?合影以表示对创新的敬意。当今?工智能已经在各个行业全?铺开应?了,?它的基础是数学的算法和物理的基础研究,这些都是中科?的A+强项学科。
回校怀旧相聚,免不了重温当年的食堂?锅?勺。还一起去当年住过的宿舍看看。当年因为定量供应,菜也很简单,竟然让好多科大学?生十分缅怀当时在校园旁的湘皖菜馆。?小湘菜馆?发?许多故事,当然主题还是借?小湘菜馆之地,三五好友,体验一下胡吃海喝时指点江?的豪情。记得?家有到学校附近的巢湖边摸螺狮和?龙虾,托寄给湘菜馆加葱姜爆香,配上啤酒,还真会不醉不休。大家回忆起有同学醉酒后夜宿合肥街道的历险记,当时那?位同学把他们?己当成?庸武侠小说主?了,有惊?险地让班辅导员发动大家好一阵找。聚会东道主们为回校的同学特意预定了丰盛的徽菜,有炖甲鱼,臭鳜鱼,?皮?豆腐......留香?间,回味无穷,配以美酒,?句“常回来看看”加以味蕾真实具体的体验,大家马上约着常聚!是呀,应该常聚聚,从巢湖上望去,船工?来采菱捕?的盆船虽然没变,但合肥城市高楼彼此林立,立交环绕,在湖的天际线钩出现代都市的轮廓。?中科?从东校区,扩到西校区,合并了医院,还有在建的中科大先研院,更是让?校会更加吸引最棒的莘莘学?来这里学习和创新。
我?直好奇当年我们一批批跨出校?的同学会?多远。30年说不上沧海桑田,?校?的?青藤依然郁郁葱葱,巢湖也依然波光荡漾,而同学走过的路也各个精彩广远。数数同学们成就,有悟空号首席科学家,将探测卫星升到太空探测来?宇宙的暗物质,有南极科考内陆队长,登陆到冰天雪地的南极??区工作,有发现新星的天文学家,有在华尔街掌控对冲基金的银?家,有引进技术回国的,有把产品营销到全世界的,有专注研发,成功引领公司在Nasdaq上市的,有立志改变医疗模式,初创公司的,有跨学科的研究员,研究医学,量子科学,有探索独?兽成长的投资?,有国务院金融智库,中国金融?程的先行者,有大学教授,有外交官,有接过当年老师的教鞭,执掌中科?物理学院的院长......科?是最棒的你我他。当大家排在一起大喊“科?最好”时,相聚的欢颜,相知的心,飞越了30年的时空,即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正值本文编辑的时候传来喜讯,王坚同学的公子Brandon(下图左三)代表美国队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比赛团体冠军和个人金牌。
细数一下我们科二代的成就,更是个个如璀璨星辰,有代表美国出征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乒乓球明星,有在著名音乐学院深造的音乐天才,有在哈佛耶鲁探究政治经济秩序的,也有在MIT、CalTech深研科学工程,进行发明创造……他们在更广的领域延续科大的传奇,“科大最棒”,不仅在昨天,更在明天。
作者介绍
杨蓟浙,年就读于科大近代物理理系,浙?科仪系硕?毕业,兼修国际贸易。毕业后曾参与德国公司有关技术转让并主导其产品及生产成功国产化。97年赴加拿大定居,主营消费电?产品全球合作。产品销售北美及南美多个国家。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