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痛风石里的秘密
痛风石是由大量免疫细胞和纤维细胞等包裹尿酸盐结晶所形成的肉芽肿样物质,痛风石的形成是痛风病程进入慢性病变的标志。由此可见,痛风急性发作过程中被免疫细胞吞噬的尿酸盐结晶并未和免疫细胞同归于尽,而痛风每多发作一次,就朝着痛风石的形成多迈进了一步。
30%未经规律治疗的痛风患者在5年内可形成痛风石,一般在诊断痛风10年内出现。国外文献报道,具有痛风石的痛风患者比例较低,但在国内痛风临床中伴有痛风石形成的患者比例并不低,这可能与我国广大地域内的医疗水平不均衡、患者的饮食管理不到位及痛风的预防普及面有限等因素相关。
2、痛风石的表现
痛风石多见于受压或易摩擦的部位,比如手、足、肘、踝及膝关节,隆起于皮下。痛风石外观大小不一,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一般不超过6厘米,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末状尿酸盐,由于尿酸盐反复刺激,破溃处经久不愈,也正因为尿酸盐的存在,破溃处较少发生继发性感染。
关节内的痛风石可表现为活动受限,持续的无缓解的关节疼痛(多由尿酸盐所致的痛风),严重者可致关节破坏伴关节畸形。部分少见部位的痛风石可出现压迫症状,如脊柱痛风石形成出现脊髓和神经压迫症状,其他少见部位眼、胸部、声带、心脏和大肠的痛风石。
3、痛风石的危害
痛风石常见于慢性痛风患者,此类患者多血尿酸控制欠佳。而痛风石等于一个额外的、巨大的尿酸盐库,源源不断地向血液中循环释放尿酸盐,通过肾排除,过多的尿酸盐沉积于肾间质及肾小管,形成尿酸性肾结石,多数痛风石患者有肾功能不全或有潜在可能,使血尿酸的控制更加困难。
因此,消除痛风石对于痛风病情的控制非常重要。消除痛风石除了能改善关节功能与外观外,很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痛风石库的储存量,降低体内尿酸总量,以免痛风进一步加重各器官的损害,保持残存的肾功能。
4、痛风石的治疗
目前痛风石治疗的主要方法还是药物降酸。在痛风石未钙化或纤维化之前,使用降酸药物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达标范围内(umol/L以下),痛风石还可以和周围组织进行血液的成分交换,使痛风石逐渐软化溶解。已经未钙化或纤维化的痛风石则无法进行成分交换,只能考虑手术切除。
但目前手术治疗痛风石的报道仅仅见于个案,一般仅在一些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如神经压迫、严重畸形或是感染)选择手术治疗。且手术过程中会有大量尿酸盐结晶重新溶解入血,容易引发转移性痛风的发作。同样因为尿酸盐的存在,痛风石手术切口也不容易愈合。
5、痛风石的预后
痛风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而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改变,其与患者病程、血尿酸水平有关。痛风病程越长或血尿酸长期控制欠佳,痛风石形成的概率就越大,同时痛风石数目越多,体积越大,意味着血尿酸越难得到控制。
一般来说,痛风患者经过系统有效的降酸治疗后痛风石可以缩小,逐渐溶解,使患者可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痛风石长期存在则表明血尿酸控制欠佳,不仅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使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威胁患者生命。
6、痛风石的分类
轻度:痛风石大小稳定,生长缓慢,累及单一关节;关节无异常分泌物;无侵袭性的团块或结缔组织破坏;无严重的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
中度:痛风石大小稳定,生长缓慢,累及2~4个关节。
重度:痛风石累及的关节超过4个或关节有异常分泌物;侵袭性的团块或结缔组织破坏;感染风险较高;痛风石不稳定,生长迅速;严重的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
痛风就找它
药物服用方法
联合用药效果更加好
常见品种对比
九大优势
二十五味驴血丸——
(1)大藏密宗,千年奇方,疗效确切,唯一一个以新鲜驴血为君药的秘方。
(2)取材不易,药材名贵,药效迅速,药力强劲持久。
(3)无西药副作用,比中药见效快。
(4)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肿大、黄水积聚有奇效。
(5)全面治疗风痹、寒痹、湿痹、热痹,适应于各类风湿性关节病患者。
(6)标本兼治,治病重在除根:灭活死酸弊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杜绝复发。
(7)高科技与古老验方的完美结合,治疗风湿关节病的传世经典。
(8)慢病快治,比一般药物更快治愈风湿骨关节病,疗程短。
(9)重在全面整体施治,治疗重症疑难症有神威。
风湿骨病的领导品牌
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骨病专用新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