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香平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种疾病,由于嘌呤代谢异常,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增高,称为高尿酸血症。
那么嘌呤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核酸。
核酸是平时常说的DNA和RNA。嘌呤就是DNA及RNA在代谢过程中分解产生的一种物质。嘌呤在酶的催化下进一步代谢分解,即转变为尿酸。也就是说,嘌呤是核酸的代谢产物,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最终产物,尿酸对人体没有丝毫价值,被视为人体的“垃圾”。
此外,血中尿酸含量的高低还取决于嘌呤的摄入、体内的合成及排泄。长期高嘌呤饮食,如海鲜类,豆制品,啤酒等,会使血尿酸升高。在某些情况下如血液病、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后,细胞内核酸分解增加,即合成尿酸的原料增加,会导致血尿酸升高。长期使用某些利尿剂则使肾吸收尿酸增多,也会引起尿酸增高。
人体尿酸总量为0.9-1.6克,每日约更新60%,每天产生毫克,酸碱度为5.75,体液偏碱性。人体内尿酸每日生产量和排泄量大约相等,尿酸1/3是由食物而来,2/3是体内自行合成。排泄途径则是1/3由肠道排出,2/3从肾脏排泄。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生化标志。不少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持续终身不发生症状,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一般而言,尿酸值愈高或持续时间越久,越容易得痛风。血尿酸增高达微摩尔/升时,结合临床就有诊断意义。尤其是血中尿酸持续在微摩尔/升以上者,约70%—90%的机会会得痛风。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呢?
单纯高尿酸血症也需治疗吗?
notice1.痛风源自高尿酸,但并不是说有高尿酸就一定会有痛风,只有当血液中的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并引起滑膜炎症时才导致痛风的发生,事实上,只有约10%的高尿酸患者才会发生痛风。反过来也一样,由于痛风的致病因素复杂,不少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可能还在正常范围之内,这时可不要迷信于检验结果而耽误了对痛风的及时治疗。
2.高尿酸除引起痛风外,对人体多个组织器官都具有危害作用。过高的尿酸沉积在骨骼、关节处,会引起痛风。沉积在肾脏会引起肾病、诱发肾脏功能衰竭。高尿酸还会大大提高发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按照国际标准,尿酸的正常范围是:男性μmol/L、女性μmol/L。但是,对于痛风患者,把尿酸控制在参考正常范围是不够的,最新指南建议把痛风患者的血液尿酸应降至μmol/L以下,合并肾尿酸结石者降至μmol/L以下,从而减少痛风复发频率,使已形成的痛风石减小,并进一步避免晶体的沉积。
4.尿酸持续升高,即使没有痛风症状,只要尿酸超过了一定数值,就应该进行降尿酸治疗。如果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更应该积极治疗。
5.人体血液中的尿酸,80%来源于自身嘌呤代谢、只有20%来源于食物摄取。所以,靠单纯的饮食控制对降低血液尿酸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必须依据病情合理选用药物。
6.应用降尿酸药物后,有些患者便自以为从此高枕无忧,这样的想法不仅错误而且危险。对于痛风这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低嘌呤饮食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不在源头上减少嘌呤摄入、单靠药物也难以控制病情。而由于饮食无度导致尿酸明显升高,最终不得不依靠增加药物剂量来降低尿酸,这大大提高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得不偿失。
因此,单纯高尿酸血症,即使没有痛风,也应该积极治疗!
热点点击
看不释手
九寨
赖燕芬副市长亲临我院检查防风安全工作
常吃夜宵危害大,你还敢去“深夜食堂”吗?
做好这60条暖心细节,患者满意度保证No.1
立秋虽过,酷暑未消,清热养阴是关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