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血尿酸,痛风患者还应常做这类检查,能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的治疗可比喻为“五驾马车”,即饮食管理、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和痛风教育。对于痛风的病情监测,痛风患者做的最多的应该就是血尿酸检测了。其实,除了血尿酸指标之外,尿常规也应该是痛风患者经常要做的检查之一。

早期痛风患者的尿常规一般无改变,累及肾者可有尿蛋白、血尿、脓尿,并发肾结石者,可见明显血尿,亦可见酸性尿石排出。尿常规检查简单、易行、廉价,几分钟即可出结果。但和血尿酸指标相比,大部分痛风患者对尿常规的相关指标并不了解,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项与痛风病人关系较密切的尿常规指标。

1、尿液pH。24小时尿液平均pH为5.5~6.5,呈微酸性。几乎所有未经治疗的痛风患者尿pH都小于5.5。实验显示,当尿pH=4.75时,91%以上的尿酸为溶解度低的非离子化(即游离尿酸),容易沉积在肾,损害肾实质或形成结石;当尿pH为6.75时,90%的尿酸为溶解度高的离子化(即尿酸盐),随尿排出体外。

所以,如果尿pH小于5.5,有可能是尿酸浓度增高所致,还应进一步检测24小时尿尿酸含量,如证明体内尿酸生成增加,服用抑制尿酸生成的降酸药(如别嘌醇)是最佳选择;如果尿pH正常或增高,24小时排尿酸量也较低,说明肾小管近端对尿酸的重吸收过多或分泌功能下降,此时应首选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为宜。经治疗后痛风患者的尿pH维持在6.5~6.9是最佳水平。

2、尿比重。尿比重正常值1.~1.,晨尿1.左右。影响尿比重的因素很多,如饮水多少、留尿时间、尿中含物质的多少等。痛风患者尿比重升高,常见痛风合并尿酸性肾功能不全或伴发高血压性肾病,应进一步做肌酐清除率等相关检查。如果痛风患者的尿比重小于1.,则说明肾的浓缩功能下降,常见于痛风合并肾功能严重损伤时。

3、尿红蛋白和血。这两项的正常结果都应该是阴性,如果二者呈阳性,首先应考试痛风合并肾结石的可能。痛风患者的肾结石多由尿酸结晶构成,X线容易穿过结石,多不显影,而B超检查发现尿酸结石的阳性率高,即使结石直径小于1毫米也能检出。因此,痛风患者尿检时出现红细胞和血时,做肾脏B超是发现肾结石的第一选择。

4、尿蛋白。痛风合并肾病的机率高达30%~70%,痛风性肾病可有尿蛋白升高,但一般不严重。痛风患者尿蛋白产生的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种:1、肾小球性蛋白尿,尿中以白蛋白为主,尿蛋白可大于++,痛风性肾病肾小球损害不明显,这种情况在痛风性肾病中少见;2、肾小管性蛋白尿,以微球蛋白等小分子蛋白质为主,尿蛋白多小于++,痛风性肾病多以此类为主;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肾小管同时受累出现的蛋白尿称为混合性蛋白尿,此情况在痛风性肾病中也较为少见。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jc/1810.html